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伴接纳与拒绝个体影响因素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伴接纳与拒绝个体影响因素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其主要的影响人物就是父母与同伴,而同伴关系对儿童的社交、情绪、人格和认知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同伴接纳拒绝的影响因素,能帮助我们及时有效地干预儿童的心理健康。本文介绍了个体差异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情绪、社交技能和行为特征,探讨了本领域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生;同伴接纳;同伴拒绝;个体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22-0013-03

根据发展系统理论,发展的可能性由三个主要的因素决定:人格特征、环境因素(如教养策略和同伴经历)和个人目前的健康状况。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个体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成员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同伴接纳水平是个体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地位的反映。同伴拒绝是同伴接纳类型中的一种,指个体受到多数同伴群体的拒绝和排斥。同伴接纳或拒绝,对儿童未来的学业成就、问题行为、态度、自尊、情绪健康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明确同伴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内在的因素,个体的特征也会影响同伴关系。只有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采取相应的策略来改善同伴关系,进一步改善个体的健康。

一、性别对同伴接纳和拒绝的影响

Sureda等人的研究表明,尽管男孩和女孩对接纳或拒绝同伴陈述了相似的原因,但当考虑确定原因的先后顺序时,性别相关的差异依旧存在,并且取决于询问者的性别和回答者的性别。Smith与同事的研究表明,关系攻击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取决于攻击者的性别和评定人的性别。一项采用同伴提名技术的研究发现,对于那些在校表现不良的男生,暴力与同伴接纳有适度的积极关系;而对女性而言,暴力与同伴状况呈显著负相关。Braza等的研究表明,在男生中发现了语言能力对同伴接纳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在女生中发现了外貌特色对社交接纳的积极效应;移情对男孩和女孩的社交接纳都有显著的积极效应,该效应在男生中更明显,说明同伴接纳的能力因性别而不同。而Oberle等的研究与Braza等人的研究有一定出入,他们用同伴提名来测量同伴接纳或拒绝,结果表明,女孩的同伴接纳显著地由高水平的移情和乐观来预测,而男孩的同伴接纳则由低水平移情和低水平的焦虑显著预测。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在考虑同伴接纳和拒绝的时候,性别是一个不可以忽略的因素。同伴接纳和拒绝的原因、对某种行为的接纳或拒绝,以及对接纳或拒绝对象的要求都会随接纳者或拒绝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也会随被接纳者和被拒绝者的性别而不同。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性别是一个必须考虑的人口统计学变量。

二、情绪因素对同伴接纳和拒绝的影响

同伴拒绝会引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同伴接纳则会引发积极的情绪。那么情绪因素是否对同伴关系也会产生影响呢?

Schultz等调查了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积极与消极情绪与同伴接纳的关系,表明那些快乐得分高的儿童易被喜欢。Lyubomirsky等对成人快乐的益处进行了元分析,发现健康的情绪与积极情绪最终会让成人形成与亲密朋友更好的关系。Hayden等人将积极情绪再细分为高积极情绪和低积极情绪。认为高积极情绪有助于同伴接纳。情绪对于童年早晚期在形成友谊的社交技能的运用上起重要作用。同伴接纳与情绪不适应指数和日常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低水平的情绪调节通过高外化症状间接促进了后期的同伴拒绝;相反,高水平的情绪调节能预测高同伴接纳。

也就是说,同伴关系与情绪健康的关系是双向的,即相互影响。积极情绪有助于趋近行为,而消极情绪则会导致退缩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同伴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情绪的类型会影响同伴关系,儿童的情绪能力也影响着他们的社交结果。因此,应该多关注那些表现出不良情绪的儿童,教给他们有效识别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多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

三、社交技能对同伴接纳和拒绝的影响

社交技能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运用已知的社会知识,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积极交往,以实现自己与他人互动目标的行为方式。那么合理运用社交技能是否能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不良的社交技能是否会导致同伴拒绝呢?

儿童早期的社交技能能预测之后的同伴接纳。针对具体的社交技能,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研究。Escobar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接纳与他人的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即积极的应对方式会导致同伴接纳。关于语言技巧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者们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果,即儿童语言技巧的缺乏与同伴拒绝成正比,语言技能较差的儿童有更多被同伴拒绝的风险。男生的语言能力对同伴接纳有显著的积极效应。除此之外,亲社会技能与同伴接纳呈正相关。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学生,有自闭症的小学生经历了高水平的拒绝和低水平的接纳。

社交能力与社交接纳的强相关说明与社交能力有关的因素也有助于减少同伴拒绝。只有通过与同伴的联系,儿童才能获得探索新环境和发展社交技能的支持。善于社交的青少年能表达情绪,并展现积极的社会行为,如利他、同情,同伴对他们的回应也更积极。最终,一个关于获得与给予的积极模式就建立起来了。因此,家庭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适当的社交技能,例如如何对他人表示关心、说话的技巧等,以提高他们的同伴接纳水平。

四、行为特征对同伴接纳和拒绝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包括合作、帮助他人、同情他人等,而行为主要包括攻击、破坏规则、欺负他人等。这些行为特征肯定会对同伴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究竟是如何影响的呢?

研究表明,儿童的攻击、退缩以及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厌恶直接相关。对同伴更多攻击的儿童,在学校更多被拒绝。Kim与Cicchetti用同伴提名的方式研究表明,高外化症状促进了后期的同伴拒绝,而这又进一步与高外化症状有关;相反,同伴接纳与低外化症状有关。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攻击行为,尤其是心理攻击(如支配和傲慢),也包括身体、语言和肢体的攻击,是被拒绝的主要原因。受欢迎的儿童倾向于善良、合作、友善、乐于助人,而被拒绝的儿童则倾向于表现出高水平的攻击、破坏行为以及退缩和顺从行为。也就是说,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心理适应和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与攻击、不适应行为呈负相关。

但近年来的几项研究表明,有攻击性的儿童也能被相似的儿童所接纳。与和自己相似的人形成关系的倾向就是“趋同性”,这是社交网络中最一致的发现。Kreage的研究发现,那些在校表现不良的男生,暴力与同伴接纳有适度的积极关系;攻击性强的儿童在高密度的等级制班级中较受欢迎。细化到性别上,男孩也更多接纳有欺负行为的女孩。

以上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呈正相关,但是行为不一定都会导致同伴拒绝,这要看儿童所处的同伴团体以及儿童在该团体中的地位。因此,老师和父母要注重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教会他们与人合作的方法,学会如何帮助他人。由于儿童还没有形成完全的是非观念,家长应帮助儿童选择积极的同伴团体,因为消极的同伴团体会强化儿童的消极行为;及时纠正儿童的不适应行为,并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其适当的行为。

五、问题与展望

(一)采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尽管以往研究都较一致地表明了同伴关系与情感、认知和行为的关系,但这些结论很难明确因素间的先后关系。比如说情绪因素,究竟是之前的不良情绪导致了同伴拒绝,还是同伴拒绝导致了不良情绪,亦或两者是相互强化的关系,都没有明确的说明。并且由于涉及伦理问题,许多对同伴拒绝的研究倾向于将被试置于一个不明确的同伴状况中。比如说告诉被试他被同伴拒绝了,但是对于这种拒绝原因或者性质没有作明确说明,被试就会对这种拒绝是这一次的还是永久的作出自己的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作出反应。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多采用实验法确定几个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对于同伴接纳和拒绝的操作要领要明确。为此,Nesdale等人专门设计了一个范式,将被拒绝的儿童分配到新的团体中,即明确告知了被试已经不能回到原团体了。但是这个设计也有个问题,就是这种拒绝或接纳是一种想象的经历,这可能对儿童的表象能力要求较高,并且较难控制儿童是否已经想象了。

未来的研究应该设计出能有效操作同伴接纳和拒绝的范式,并且该范式不会伤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比如说可以通过软件的操作让其真实地体会到被拒绝的情况,但是之后通过一些手法(如告知实验目的、让其重新体验到接纳等)调节其在实验中产生的消极情绪。

(二)结合本土实际,扩展研究对象

对于同伴接纳和拒绝的研究基本上围绕的都是儿童和青少年,并且基本上都是正常的儿童。近年来,国外对特殊儿童,如自闭症儿童和阅读障碍儿童等的同伴接纳和拒绝的研究开始多了起来。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各研究者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研究,而不应该盲目追风。比如说国外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方式,是将其安排在正常儿童的班集体中,这样可以为其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以及榜样。但是在中国,自闭症儿童基本上在特殊学校就读,对他们来说同伴的定义与国外儿童就很不一样。再比如说,中国有流动儿童,即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且有学习能力的儿童,这些儿童的成长面临教育、健康、贫穷和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他们在同伴交往方面与非流动儿童可能存在差异。这些都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多贴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不要只研究正常儿童,也要研究一些特殊儿童,他们可能在情绪、社交技能、行为方面有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同伴接纳和拒绝的影响可能与对正常儿童的影响不一样。这些都需要得到相关研究的支持。

(三)研究中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并尽量控制

关于同伴关系的研究很多,有与个体差异有关的,还有与人际关系有关的。但是各研究都很少涉及如下的因素:接纳或拒绝的主体是谁(个人、团体或是二者);是在什么样的情景中被接纳或拒绝的(教室、游乐场、运动中等);是由于什么原因被接纳或拒绝的(儿童自身的人格特征、性别、行为方式等);接纳或拒绝的频率(每天、每周);接纳或拒绝的时间跨度(短期、长期)等。

因此,未来应该从以上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比较不同主体、不同情景、不同原因、不同频率和不同时长的同伴接纳或拒绝状况,以及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些接纳或拒绝。只有对接纳和拒绝有了不同方面的了解后,才能有效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积极的同伴关系。

(四)针对同伴接纳与拒绝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了解了同伴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因素后,可以研究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更好地建立同伴关系。但目前多侧重于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提出相应的方法。

比如说从个体差异方面来说,根据情绪、社交技能和行为特征对同伴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启示有:应该多关注那些表现出不良情绪的儿童,教给他们有效识别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多引发他们的积极情绪;让儿童多参与小组活动,增加他们和他人交流的机会,学会重要的社交技能。由于语言技能在社交中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儿童的语言技能也很重要,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角色扮演、演讲等)教给他们有效沟通的方法;要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教会他们与人合作的方法,帮助儿童选择积极的同伴团体,纠正儿童的不适应行为,等等。

因此,未来除了研究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同伴接纳和拒绝以及如何影响之外,还应该探索能有效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团体辅导)来验证其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Ahn HJ,Garandeau CF,Rodkin PC. Effects of Classroom Embeddedness and Density on the Social Status of Aggressive and Victimized Children. [J].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2010,30(1): 76-101.

[2]Attili G,Vermigli P,Roazzi A.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Peer Status ,and the Quality of Mother-Child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 A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pproach. [J]. European psychologist,2010,15(1): 23-33.

[3]Blackhart GC,Nelson BC,Knowles ML,et al. Rejection Elicits Emotional Reactions but Neither Causes Immediate Distress nor Lowers Self-Esteem: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192 Studies on Social Exclusion.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9,13(4): 269-309.

[4]Blandon A,Calkins S,Grimm K,et al. Testing a developmental cascade model of emotional and social competence and early peer acceptance. [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10,22(4): 737-748.

[5]Brandt C,Connie K,Erin RF. Involvement or isolation The social networks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in regular classrooms. [J]. Journal of autism developmental disorder,2007,37: 230-242.

[6]Braza F,Azurmendi A,Munoz JM,et al. Social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peer acceptance at age 5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gender. [J].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y,2009,27(3): 703-716.

[7]Dijkstra JK,Lindenberg S,Veenstra R. Same-gender and cross-gender peer acceptance and peer rejection and their relation to bullying and helping among preadolescents:comparing predictions from gender-homophily and goal-framing approaches. [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7,43(6): 1377-1389.

[8]刁洁. 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4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