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强中江县中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中江县中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中江县有着优越的中药资源,本文整理了该县发展中药产业的历史及近况,分析了将中药产业打造成县域战略产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应对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中江县;中药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241-2

中医药是华夏悠久文化宝库中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产业是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特点,中药产业一度萧条。伴随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及对中医药支持力度的增大,尤其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中药产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对于有着悠久中药产业历史的中江县,更应抓住难得机遇,发挥优势、打造特色,推动中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中江县发展中药产业的自然基础

中江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龙泉山脉北段南麓,东经104o 26'36″―105o 10'17″,北纬30o31'57″―31o17'05″,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涪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绝大部份为丘陵,一般海拔500―600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总降雨量880毫米、多年平均日照1310小时。

中江中药材栽种的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该县境西北龙泉山脉地区,该区域内植被良好,山峦重叠,沟谷交错,风景秀丽,无工业污染和其它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是名副其实的无公害药材基地。

二、中江县中药产业发展历史

中江县中药材种植传统悠久,长达200余年,尤以丹参、白芍闻名遐迩,畅销海内外。据史料记载,中江的白芍栽培,源于清乾隆时期,始载于公元1812年《中江县志》(嘉庆版)。1930年修编《中江县志》(民国版)卷之二物产专章记载丹参为:“丹参一物,吾邑种之已数十年,尤莫盛于民国之初,殆岁及三四十万斤,销路专恃重庆番舶,运出海外。”解放后,中江的白芍、丹参主要出口苏联、日本,自1986年后,四川省计委、医药局、经贸委以(1986)第54号文件批准中江为白芍出口基地,白芍产量的85%出口日本,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宝贵的外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江县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并取得一定成效。中药材加工、制药、营销企业蓬勃发展,县中药材协会组建和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为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005年获全国首批中药材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县,并通过2007年、2009年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创建县年审;2008年获得“中江丹参”、“中江白芍”原产地证明商标及“中江丹参”地理标志;2009年获“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丹参基地”;2010年中江丹参获国家GAP认证中心专家组现场认证;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四川省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基地强县。

三、中江县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到2010年,中江的中药产业已颇具规模。2010年全县药材面积10.32万亩,产量2.26万吨,产值2.95亿元,药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7.68亿元。县域现有丹参种植基地公司1个,出口型中药材加工外贸公司1个,以本地特色中药资源为原料的药品生产企业4个,涌现了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的药业企业。

中江的中药产业虽已具有一定规模,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资金短缺。发展优势产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中江县为丘区农业大县,财政比较困难,资金保障上存在“先天不足”,导致一些企业有想法没办法,或者是想了“十分”干了“五分”,极大影响了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人力资源素质低,科技创新能力弱。2011年,中江县人口达143万,是四川人口大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总体素质水平较低,大部分人口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在中药生产中,多采取“口耳相传”的传统粗放方式,先进科学技术采用的较少,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虽然有丰富的特色中药产品资源,但生产出的产品规格不统一、品质差别很大,附加值低,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三是政府宏观规划不够成熟、完善,致使药农对市场变化感知较弱,抗灾能力较低。中药材产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产业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抗灾能力低,生产期间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产业效益不稳定,年度间种植规模变幅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江县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强调了发展专业市场和专业合作社组织、打造农业品牌,加强药农的市场感知能力和抗灾能力。

四、将中药产业打造成中江县战略性产业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更为健康的产业结构。中江县正处于农业县向工业县快速转化的过程中,三次产业比例调整较快。2007年,一、二、三产业结构为36:33:31;2008年,该比例调整为31.1:40.2:28.7;到了2010年,产业比例为31.1:39.5:29.4(5)。从这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政府着力加大工业(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力图甩掉农业县的帽子。而将中药产业打造成战略产业,在农业上,可以增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避免农业出现空虚化倾向;在工业上,通过制药工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夯实第二产业的实力;第三产业方面,通过打造“中国芍药谷”等乡村旅游项目以及中药养生保健等项目,可以扩大服务业从业人数、规模,增强第三产业实力。

(二)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和转移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出路。中江的中药产区地处丘陵,是中江县的传统贫困区,区内农民生活水平较为低下,发展中药产业,有利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中药材属于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经济效益较好。据统计,2012年,种植中药材为药农年人均增收300元,为生产合作社入社成员实现年人均增收1400元以上。

中江人多地少,人地矛盾较为突出,因此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是四川丘区农村萧条的一个典型剪影。乡村空心化,引发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问题,是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隐患。发展中药产业,可以让劳动力们在本乡本土致富,既促进了就业,又维护了乡村的稳定、繁荣。这也是寻求丘区农村稳定繁荣的一种可能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中药产业是污染较小、可再生的绿色产业。药材原料方面:按照GAP标准对中药材进行栽培,不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有利于涵养水土,提高森林覆盖率;药材加工利用方面:提高技术水平,科学利用资源,提高产品综合利用及后续利用率。可以参照循环经济的模式,建设“资 源 ―产 品 ―废物―资源”的生态产业链,达到资源永续利用;附属产业方面:中江盛产的中药材中,白芍花大而艳,颇具观赏价值。在历代诗文中,芍药是“别离”和“多情”的象征,又被称为“中国情花”。中江的白芍种植区域广大、密集,每到芍药开放时节,漫山花海,灿若朝霞,是一项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中江县政府以白芍基地为依托,已开发出国家4A级景区“中国芍药谷”,并已对游人开放。这一项目,很好的提升了中药产地的生态环境水平。

五、改进措施

因此,在生产经营中需要国家扶持,国家的直接投入仍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来源。还可实行资助、贷款、自筹、招商引资等多渠筹措资金门路,同时要集中力量抓“强项”开发,创造“拳头”产品。

(一)培育扶持中药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保健品、新药品)、引进新品种、新工艺,企业要努力开发科技含量高药品,努力开发以中江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同时,发挥中药农业龙头化企业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基地的“桥梁”优势,推进“市场 + 龙头企业 + 农业专业化合作社+ 基地 + 农户”的中药产业协作链的形成。

(二)建立和完善专业合作社,增强药农组织化程度,增强应对或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在政府的指导下,某些白芍产区药农已成立合作社,通过合作社与多家企业联合合作,建立了较稳定的营销网络体系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白芍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进程。2012年,合作社种植面积达1400亩以上,年产优质中药材总量达1400吨,实现年总产值700万元,为入社成员实现年人均增收1400元以上。

(三)将中药产业及其附属产业整合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力。利用白芍的可观赏性,打造国家4A级景区“中国芍药谷”,将中药产业和乡村旅游有机联系起来。与此同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制中药保健品、药膳、中药化妆品等中药产品,发展中药洗浴等保健服务业,拓展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范围和价值,打破过去中药只能治病的狭义理解,让中药既能吃,还能看、能玩,将中药文化、中药服务和中药产品深深根植于大众心中,通过文化渗透和产品创新培育稳定庞大的新型中药消费群体。

(四)做好重点规划,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道路、田网、电网等基础建设,打造以丹参主要产地石泉、白芍主要产地集凤为中心的现代农业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同时在种植园中引进一定实力的 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将中药产业这一优势项目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中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中江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2]中江县政府门户网站关于中江白芍的介绍[EB/OL].http://www.

/WebPublic/InfoShow.aspx?id=101.

[3]彭劲松.将中药产业打造成三峡库区战略性产业[J].经济前沿,2007,(8):30―33.

[4]中江县人民政府.2008―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LmZwgk/InfoMore.aspx?CId=3004.

作者简介:王方(1982-),女,汉族,四川中江人,硕士,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