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们怎样培养“名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们怎样培养“名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学科教学知识”是名师区别于普通教师的重要因素,在“课例研究”中“把握学科高点”、“研究核心知识”、“聚焦个人课题”、“提炼教学思想”,对发展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十分有效,是我们培养名师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名师培养;学科教学知识;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51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2-0062-03

名师应具有高质量的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舒尔曼认为PCK是“教师独特学科内容和教育学的特殊整合”,是如何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掌握学科知识的“知识”,这种知识通常被称为学科教学知识。大量研究和实例证明,无论新手还是名师,都有“自己的PCK”,区别在于多少和优劣。课例研究是形成和提升教师PCK最为重要和有效的方式。我们培养“名师”的视角和思路,是以教师PCK的优化、突破、创新为线索,循序渐进展开把握学科高点、研究核心知识、聚焦个人课题、提炼教学思想四个层面的课例研究。

一、把握学科高点

一般性的课例研究对名师发展作用不大,只有更新处于他们头脑深处的“基本教学信念”,才能撬动停滞不前的PCK。就学科教学而言,“体会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和理念,但“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怎么行”,是不少名师的真实想法。很多学科活动被教师过度设计和指导,验证性活动居多,探究性活动不足,活动程序讲得很细,分析讨论简单潦草,学科思想和思维方式仍然残缺。因此,落实“体会学科思想和方法”这一要求,是教师PCK获得突破性发展的切入口。

像“获得学科思想和方法”这类牵动学科价值、教学目标、课堂形态、教学评价的重要理念,就是“学科高点”。我们让名师把握“学科高点”,在课例研究中促进名师把“让学生获得学科思想方法”的观念内化为“实践性知识”。以初二物理课《平面镜成像》为例,新手教师和优秀教师都会在教学理念中提到“通过探究体会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句话,但实际教学却有非常大的差异。

新手教师的主要表现是:将“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收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板书在黑板上,作为程序性知识传授给学生;抽问学生“为什么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并让学生将“因为使用平面镜不能看见后面”这一答案记录在学案上;组织学生汇报小组实验结论。优秀教师的主要表现是:在过程中深入体验“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收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强调“即使是日常观察发现的现象,也只能是‘猜想’,只有经过科学实验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结论”;总结“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以及用与蜡烛1一模一样的蜡烛2替代‘虚像’,这是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替代法’”;组织学生呈现和分析小组实验搜集的数据,再让学生汇报结论。从教学效果看,由于新手教师没有让学生充分、细致地呈现和分析“在三个或以上不同距离,与蜡烛1一模一样的蜡烛2都能与虚像重合,这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所以在检测时,很多学生仍然认为“平面镜成像是近大远小”;优秀教师组织学生充分、细致地呈现和分析了这一点,在检测时学生能指出“像与物是等大的,近大远小只是人类视觉的‘误读’”。

可见,优秀教师不仅知道“要让学生获得学科思想方法”,而且知道“到底什么是学科思想方法,它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怎么才能真正获得”。我们通过不同发展阶段教师课例的比较研究,使名师们的“理念”具有深刻内涵,并经由实践、比较、反思获得真切具体的个人意义,从空洞的公共语汇转变为意蕴丰沛的个人言说和内在思考。

二、研究核心知识

不少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形式和方法,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更不注重学科知识的“备课”,对学科概念、规律等核心知识把握有偏差、理解不到位、自觉程度不高。我们引导名师关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使其自身的学科知识在丰富的课例研究中日臻完善,理解把握直指学科本质,在课例研究中我们始终注意了两个方面。

(一)课堂时间更多分配在概念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上

笔者曾就三种性质知识的时间分配,对有代表性的三位化学教师上的《金刚石、石墨和C60》做了如下观察和分析(见表1):

(二)站在学生内在思考的立场安排知识呈现、引导学习过程

首先,名师提供的例子、材料、情景和链接要能巧妙揭示知识的本质和意蕴,要逼使自己在面对学生时“深入浅出”。史宁中教授给学生讲“先乘除后加减”这一运算法则,有学生问“为什么要先乘除后加减”时,史宁中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操场上原来有3名同学,后来又来了一群同学,有4排,每排2人。现在操场上有多少同学?怎么计算呢?”这个故事不仅巧妙回答了学生“为什么会先乘除后加减”的问题,而且意味深长地渗透了一种回到“生活原型”思考问题的数学思维方式。华应龙老师上《角的度量》,让学生找到量角器上的“角”(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复印有多个量角器的练习单,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复印的量角器上用铅笔勾出不同大小的角),这一设计生动地揭示了量角器的原理,学生量角的“技能”获得了“意义”的升华。

其次,名师要关注学生回答和行为背后的内在思考。如张齐华老师上《认识整万数》,敏锐捕捉并巧妙利用学生“把两个计数器拼在一起”的课堂生成(当时张老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万,有同学将两个计数器拼在一起,在第五个数位上拨了3颗珠子,表示3万),引导学生感知和深刻理解“个级”和“万级”计数单位的内在联系。

三、聚焦个人课题

当资深教师完成一轮“地毯式”的核心知识课例研究后,其学科知识的宽厚、对知识本质的感悟理解、教学的深刻和创造都会站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时的课例研究,需要进入更高层面——聚焦个人课题,为此,我们强调了三个方面。

(一)将在实践中感觉到的模糊问题,建构为一个清晰的课题

如张齐华老师感到数学课堂充斥着机械重复的训练和枯燥乏味的讲解,绝大多数学生害怕和讨厌数学。他受到语文、音乐等教师的启发,萌发出在数学课堂中带给学生美和快乐的愿望。这一愿望在他第一次上的《圆的认识》得以实现——他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形式上的美和惊奇。但是,数学的美就是那些奇妙精美的图像吗?数学文化就是“图片+音乐+数学故事”吗?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学习和反思,“学科历史”、“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科学理性”、“精神人格”渐次纳入他的视野和教学实践,“数学文化”这一课题就从内涵层面得以丰厚、清晰和确立。

(二)开辟一个开放、生长的“个人实践领域”

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是一个典型例子。《三打白骨精》之前,主题教学更多是对传统教学“咬文嚼字”的个性化张扬,力求通过主题词句的深度感悟铺垫儿童生命的底色。从《牛郎织女》开始,主题教学有了“文本特质”这一新的视野和关注。至《三打白骨精》,“以文学理论对不同体裁和样式的鉴赏方法为依托,展开带有文学鉴赏意味的阅读理解”,将主题教学的立意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追溯其历程,发现窦老师从文学原著进而至文学评论又至文学理论,以课题为核心如水波不断扩展,在它们与语文教学的交叉处、连接处生长出新的思考、实践和创造——个人实践课题不是一个点、一口井,而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它是个人的,但更是开放的、生长的。

(三)课题最重要的成果是经典课例

课题的展开是在打磨“经典课例”中学习、研讨、反思、发展,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经典课例,往往都具有“经典的视角”、“经典的立意”、“经典的手段”、“经典的方法”等等——概括起来就是“经典的创造”。这些创造集中表达了名师PCK在实践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创造性,它们是教师课题“最好的研究报告”。

四、提炼教学思想

名师经过“聚焦个人课题”的课例研究之后,对教学有了较为独特的、深刻的、系统的想法,形成了可供提炼的“思想原料”。

怎样让学生有兴趣学习?学了怎么记得住?怎么能理解?怎么能掌握(做题、考试)?不少教师乃至名师思考和回答的多是这类问题,历经“把握学科高点”的课例研究之后,应当选择那些对“周围常规知识”最具突破性的做法加以提炼,形成个人的教学“工具”思想。

应该学哪些知识?为什么是这些?这些知识到底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能发生这些变化?这类问题受到个人“学科知识水平”的制约。历经“核心知识”课例研究之后,应当选择那些逼近学科知识本质的理解和感悟加以提炼,形成个人的教学“知识”思想。

这门学科到底该学什么?到底该怎样学?学这些和这样学到底对学生的成长起什么作用?——这些思考受到“教学现实、教育现实、社会现实结成的行动框架”的暗中制约。经历“聚焦个人课题”的课例研究之后,应当选择那些起开创格局和立意作用的“基本教学信念”加以提炼,形成个人的教学“价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师。

(作者单位: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成都 610041;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