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美印第安人之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美印第安人之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语]1888年,一位科罗拉多州的牛仔因寻找被风雪驱散的牛群,来到查科峡谷并发现绝壁之上的崖屋,没有让他想到的是,这一意外收获却揭开了北美印第安人生活的秘密。

1888年,寒冬季节,深长狭窄的南犹他州查科峡谷中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理查德・维士利尔,一位科罗拉多州的牧场主。连日的暴风雪驱散了他的牛群,为了找回自己的牛群,这位西部牛仔在皑皑白雪笼罩之下骑马来到峡谷偏远地域,站在从未到过的悬崖边,透过飞舞的雪片,他竭力向前、向下望去,所见之物着实让他吃了一惊。一里以外,峡谷的那一边是一间间的崖屋,静静的空无一人。维士利尔和他的妹夫趁着天色还亮就下到谷底,再寻路向对面的悬崖爬去。接着他俩一间屋一间屋地逛,随手拿走了那里的文物――那些静静躺在那里,600年来从没人动过,甚至没人知晓的文物。维士利尔和他的家人把这些废墟遗址当成赚钱的好机会。整整一个冬天他们都忙着去那里收集文物,开春即以3000美元的价格在丹佛卖掉一批。

谁也没有想到古印第安查科文明就是这样被发现的,而发现者竟然是一个唯利是图的“盗贼”,也许是命运不济吧,古印第安文明以这样的方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绝壁之上的“史前公寓建筑”

在公元前1500年就存在的古印第安文明,至今还有后裔生活在新墨西哥和亚利桑那州北部。从10世纪到11世纪,查科峡谷一直是它的主要文明中心。在这片方圆3万多公里的砂岩峡谷中,散落生活着3万居民,他们被称为“普韦布洛人”。

查科峡谷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就是自然条件恶劣:冬干冷、夏酷热,绝大多数时间里干燥无水。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要想生存,普韦布洛人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利用仅有的自然资源。他们修建蓄水池来蓄水,修筑简单堤坝来拦河水进池。他们挖沟引水灌溉玉米、大豆和地瓜,这些是他们每日的主食,此外,山上的鹿、羚羊、兔子和岩羊也是他们的食物。

普韦布洛人建造了辉煌万分的建筑,许多幢高达五层的建筑耸立在坚硬的岩石之上,它们被称为“史前的公寓建筑”。为了躲避战乱,大约在公元1250年,普韦布洛人开始在绝壁之上建造住宅,查科峡谷干燥的气候和悬崖峭壁的环境让这些房屋幸存于世,至今在那里还散落着数百处遗迹。这些建筑非常优美,普韦布洛人为自己的房子作了很多漂亮的装饰,外墙用软的红泥涂抹得十分平滑,房屋的正面墙外层用奶白色的颜料加以覆盖,墙与墙之间的缝隙用石膏涂抹填充,房屋的上方有巨石加以遮蔽,即使现在看起来它们也像刚丢弃不久,而不像经历了600年风雨的老房子。

普韦布洛人是怎样建造房屋,又是怎样进出房屋的?考古学家对遗址进行了挖掘,在向崖屋进军过程中,考古队在攀爬好手们(其中有的人甚至攀登过喜马拉雅山)即使用现代登山工具到达位于绝壁之上的房屋也十分困难。专家研究发现,普韦布洛人可能是通过一种奇特方法到达住处的,他们首先用石斧将大树伐倒,用枝枝杈杈和树皮做成绳梯,再用石斧在峭壁上凿出一个一个的小坑,作为小的立足点,然后攀援而上,将绳子一段固定在岩石之上,另一端就放下一直垂到地面,最终形成一个长达上百米的绳梯。

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几处崖屋仅仅用绳梯是不可能到达的,而且在绝壁上攀爬,稍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人的自由落体运动,坠入深渊而无生还可能。这其中有一处建造得格外惊险的房屋是在150米高的绝壁边上,上下绝壁的坡度几乎为直角,这意味着从外面劳作回来,房屋的主人几乎要垂直上下才能到达家里。除了上下的不便之外,水和食物的运输也是一件艰巨的工作。

选择如此的绝境来建造安全的居所,仅仅是为了躲避攻击吗?目前还没有人给出公认的答案。也许是我们低估了这些长期生活在峭壁峡谷之间的古代印第安人,也许长期的艰苦生活早已让他们拥有了娴熟地上下居所的技巧和那个时代独有的攀爬技术。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背井离乡?

不知为何,到了13世纪晚期,普韦布洛人纷纷逃离了家园,迁移到了小科罗拉多河流域。普韦布洛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录,虽然今天普韦布洛印第安人的后裔仍然口头传唱着祖先移居出查科峡谷的历史,不过故事细节仍然受到族人的保密,外人无法知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巨大的谜团在考验着考古学家的智慧。

一直以来,专家认为是自然因素迫使印第安人不得不移居别处。从树木年轮的变化中,研究人员得知,在1276年―1299年期间,查科河谷一直处于极其干旱的状态,在这23年中,很可能老天爷连一滴甘露都没有赐予这片褐红色的土地,除了气候干旱,印第安人滥伐树木作绳梯、家具和其他木制品,烧木头取暖做饭,也破坏了环境,没有了涵养水分的树木,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得更快。

但是环境问题并非可以解释一切,研究者又将视线转移到普韦布洛人自己身上,结果发现,在1150年前后,查科河谷发生了两件大事,引发了印第安社会整体恐慌。

1150年前后,印第安人内部出现了分崩离析的迹象,几个部落组成联盟来对抗另外的部落联盟,内部冲突最终演变成为杀戮游戏,胜利者往往会杀掉所有的成年男性,甚至也包括妇女和小孩。13世纪下半期,当战火蔓延到查科河谷的时候,一切都没有逃脱,即使居住在绝壁之上的普韦布洛人也没有幸免。在离查科峡谷不远的乌鸦峡谷中,考古学家克里发现了8个死去的印第安人尸首,他们并没有按照印第安人传统(在尸体的四周放有陶罐、神物)下葬,尸体胡乱地摆放在墓穴里,而且这些尸体生前曾遭受过暴力!最近出现的一些证据发现,有零散的头皮和脸皮在某些遗址附近被发现想象一下印第安人对待战俘的野蛮程度,不难想象出他们是战争的牺牲品。而且民间早有传说流传,查科河谷地区发生了长达一个月的大屠杀,最终,剩下的普韦布洛人不得不收拾东西匆匆离开家园,逃命去了。

他们也有吃人的历史

为什么历史的重复总是以悲剧开始?歌德著作《浮士德》里的这句话让人记忆犹新。原始人类愚昧时代因饥饿而食人肉,近代北美印第安人中也出现过同类相食的现象。这种极端暴力现象在美国西南部80多处遗址中都有发现。1893年,在犹他州的第7号洞穴和科罗拉多州的长屋,考古学家首次发现了这种现象。研究人员在那一共发现了1000多块骨头和骨头碎片,而且,所有的骨头都从关节处分离,所有的头骨、脸颊骨和长一些的骨头都被折断。在粘附有肌肉的骨头上,有清楚的切割痕迹。头骨等骨头被烧烤过,许多长的骨头被砍断,长度适合进锅熬煮。而在查科峡谷,专家发现,有些尸骨被烧过,甚至有的骨头被砸开了。这是印第安人把骨头放在石头上然后用另一块石头砸开,然后吸食里面的骨髓,再把骨头扔弃了。“敲骨吸髓”式的传说得到了证实。此外所有骨头表面都有一种特殊的光泽,专家说,这是骨头在陶罐中长期煮沸后留下的特殊色泽。

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这种同类相食的现象是出于无法忍受的饥饿,相反它也是和战争密切相关的。当时的印第安人只食用被俘获的战俘,而族人之间基本上没有同类相食的现象。

这样,战争和残酷的同类相食迫使普韦布洛人离开家园,然后再也没有回来。

印第安人一向有追随祖先的传统,不会轻易离开有祖先灵魂保佑的土地。随着战争的结束,被迫定居在他乡的印第安人理应回归故土,然而定居在小科罗拉多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一直生活到了现在,他们为什么没有回归故土呢?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不少考古学家认为有某种神奇的力量托拽着普韦布洛人,让他们不再重返故土。而这种神奇的力量,专家认为就是“卡奇纳神”。印第安人相信卡奇纳神拥有非凡的神力,是沟通人和其他神灵的媒介,卡奇纳神会让幸福降临到他们身上,定居在小科罗拉多河流域的印第安人也不例外。也许正是这种对信仰的虔诚让印第安人坚信最后的幸福一定会到来,而没有必要再回去过崖居的苦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