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地城市与步行空间引导与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地城市与步行空间引导与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山地城市是我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近几年,山地城市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山地城市的发展对于步行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山地城市步行空间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城市,其对于步行空间的要求更高。山地城市在步行空间构建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实际构建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本文旨以重庆渝中半岛为列,研究山地城市步行空间构建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山地城市在步行空间构建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可行性思路。

【关键词】山地城市;步行空间;引导构建;分析研究

山地城市地形复杂坡度大,非机动车交通少,人们出行以汽车和步行交通为主,步行占居民出行比重大。随着人们对环境关注程度提高和居民生活观念改变,步行交通将受到越来越多人青睐。当前步行空间在山地城市规划建设中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步行空间系统极不完善,缺乏必需步行道,影响了居民步行出行需求。本文主要研究重庆渝中半岛山地城市步行空间构建影响因素,探讨步行空间构建策略,为山地城市在步行空间构建方面的进一步开闸提供借鉴。

一、山地城市步行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1、自然地理因素

重庆渝中半岛地区的地形大体上可以分为谷地、山脊、丘、山坡、阶地、河漫地、冲沟等基本的类型。这种多样性的地形通过的相互融合,在空间上形成了三维态势。这种三维态势尽管使得步行道创造提供了便利,人们可以根据地形实际需要创造多样的立体空间。但是另一方面,这也给步行道空间设计部门以及设计人员带来了困难。在实际的步行空间设计时,既可以利用高低差设计成立体空间,还可以分开布置人行道以及车行道,进而实现人车分离。如下图一所示:

图一 人车分离布置

2、政府行为

政府是山地城市规划的重要决策者,从某种程度上讲,山地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政府对于山地城市规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城市经济发展以及形象发展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知名度以及各方面综合发展,当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形象建设。很多城市为此开通了步行空间环境建设,例如一些知名的名词:林荫大道、传统文化街、商业步行街、历史文化保护街、城市滨路观光带等。这些步行空间环境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以及鼓励下进行的。

3、城市规划布局

山地城市布局同普通城市布局一样,也是有着新城区、旧城区以及商业中心的区分的,这些不同的分区直接影响着城市步行孔间的设计。举例来讲,商业中心,商业中心车流量大、人流量多、车人交叉的频率极高,因此,在实际的城市步行孔间设计时,采用人车分流的布局更加的合适,在山地城市中往往设计成立体多维以及网状。再如,对于旧城区,旧城区有着历史原因,道路建设以及建筑规划不合理不规则,因此,步行道往往呈现出多样化的布局,可以和绿地相结合,使得旧城区侧重点以及功能分区更加的合理,这样更加有利于步行空间的完善。

4、居民行为

在实际的山地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以及布局中,居民也是其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毕竟山地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以及布局实际上是为了满足居民的需求。在复杂的山地城市环境当中,居民要上下爬坡,使得行人体内能量消耗过大,居民很容易出现疲倦的现象。著名人士莱文曾经提出了著名的“霍道罗辑空间”理论,指出山地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为了满足人们体能需求,需要在安全性、短距离以及最小工作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取得最佳路线,而不是简单的直线路径。

二、山地城市步行空间构建策略探讨

对山地城市步行空间影响因素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之后,下面我们主要是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方面对山地城市步行空间构建策略进行探讨。

(一)宏观层次步行空间建构

山地城市宏观层次步行空间建构主要指的是步行空间建构应该与公共服务体系、城市绿地体系以及其他城市建设体系相结合,使得步行空间系统与其他系统相结合,实现山地城市布局的完美化。宏观层次步行空间建构主要包括轴线鱼骨状发展、绿心环形楔状发展这两大类型。

首先,轴线鱼骨状发展。轴线鱼骨状发展主要体现在:以山地城市多条或者一条景观大道为主轴线,将其他枝状步行道以及城市绿色通道相串接,进而形成轴线鱼骨状。这种轴线鱼骨状主要是连接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公共活动场所以及重要的建筑,可以很好地适应河流水岸以及城市郊区的各种特殊地形,尤其是重庆渝中半岛地形。轴线鱼骨状主要存在于城市地理中心,主要是针对城市主要服务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的城市格局。如下图二所示,云阳县轴线鱼骨状步行空间:

图二

其次,绿心环形楔状发展。随着山地城市的不断发展,很多的山地城市越来越注重对于自然以及生态资源的利用,往往形成环绕自然山发展的绿心环结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种绿心环结构是带状城市发展的一种变体。一般的城市主干道也往往采用绿心环绕的环状布局,甚至绿心环形楔状可以深入到城市中心,直接可以通连市郊自然区域。四川乐山市就是这种绿心环形楔状步行空间发展模式,如下图三所示:

图三

(二)微观层次步行空间建构

微观层次步行空间建构主要是针对地块单元建设的详细规划,主要分为轴线发展、中心发展以及带状发展等。首先,轴线发展。以一条或多条步行轴线为依托展开地块的空间布局,一般位于地块相对的地理中心、人流活动集中的地带,围绕轴线布置地块的主要出入口、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公共汽车站等。这种轴线发展模式是山地城市步行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山地地形趋势,建设成步行道与车行道相交合的形式。其次,中心发展。为了增强地块的向心性、领域感,引导居民自由参与和交往,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整体,一般在地块相对的地理中心、人流活动集中地带布置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并以步行道为骨架连接中心及中心以外的绿地、活动场、公共服务建筑、文化建筑等不同活动场所。最后,带状发展。结合地块的自然特征,比如冲沟、河流、山丘脊线等形成带形的步行道布局,带形的步行道一般与地块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文化设施、公共汽车站等相结合,可以位于地块的内部或边缘。整个地块的空间围绕带形步行道展开,常形成带形鱼骨状步行系统。带形的步行道顺应地形一般贯穿整个地块并可与相邻地块连接构成更大范围的步行道。

总结:

综上所述,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系统设计在宏观上需要规整,体现城市形象、特征;在微观上多样,体现对居民关怀、体贴。在充分研究山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城市功能基础上,对山地城市步行空间系统进行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建构。尽管我国山地城市在步行空间构建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步行空间引导以及构建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山地城市步行空间构建质量与水平。为此,深入研究山地城市步行空间构建现状,创新步行空间构建策略,为我国山地城市在步行空间构建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江征. 山地城市公共步行空间无障碍设计研究[J].重庆大学,2011(03)

[2]倪莉莉. 山地城市新区促进步行出行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重庆大学,2012(04)

[3]雷诚,赵万民.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08(03)

[4]夏斌,黄德志. 山地城市步行交通空间与交往空间的共生研究[J]. 山西建筑,2012(15)

[5]顾浩,何刚. 山地城市步行梯道的空间和行为研究——以湖北巴东新城西瀼口千步梯为例[J]. 华中建筑,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