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板凳龙舞进小学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板凳龙舞进小学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2月6日,重庆市人民广场。“板凳龙,嘿好耍……”清脆的童谣响起,一群穿着黄衣黄裤、扎着红头绳、系着红腰带的孩子,高高地举着手中的板凳龙跑向舞台。

这群孩子是北碚区澄江镇小学学生。作为“重庆元宵龙舞汇演”的表演者,他们表演的板凳龙节目名叫《龙腾云山》。一条长1.2米、宽10厘米的板凳,披上龙鳞图案的布,就成了孩子们手中挥舞的龙。三个孩子舞动一条小板凳龙,在孩子们的配合下,24条板凳龙变化着不同的队形,舞出了少年中国龙的蓬勃生机。

现场的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人群中,掌声拍得特别响的是澄江镇小学教科室主任赖志刚,正是他把澄江镇北泉村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引进了校园。

偷师学艺

2003年,澄江镇小学发动全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研究课题。

“做什么课题呢?”看到其他老师纷纷上报课题,作为学校艺体组教师的赖志刚坐不住了。

正当艺体组的老师们发愁时,赖志刚突然想到妻子老家北泉村常见的板凳龙:“现在,这种民间艺术快要失传了。如果在体育课上教孩子们舞板凳龙,不仅丰富了体育课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传承人。”经过一番讨论后,赖志刚决定把课题定为《板凳龙在学校活动中的开发与运用》。

主意打定后,赖志刚找到北泉村板凳龙第五代传人王文祥老人拜师学艺。

“王大爷,你怎么把村里的板凳龙传授外人?这不是违反祖宗定下的规矩吗?”一些村民听说王文祥把板凳龙外传赖志刚,纷纷上门找他理论。

得知赖志刚要把板凳龙教孩子,王文祥很是高兴。但是面对村民的质疑,老人家招架不住,收徒一事只好暂时作罢。

“这可怎么办呢?”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赖志刚一时想不到应对的办法。

“我们村表演队经常有表演,要不你就去旁边偷偷观看学习。”王文祥赖志刚出了个主意。

赖志刚欣然同意。上课教书、下课“赶场”,一个月下来,赖志刚累得够呛。

每到周末的晚上,赖志刚就跑到王文祥老人家里,把偷学到的动作表演老人看,请老人指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赖志刚成了舞龙的能手,大小“板凳花”、“踏龙背”、“上天梯”等数十套花头、套路烂熟于心。

校园传承

2003年末,板凳龙教学在澄江小学部分班级的体育课上试点。

“板凳又被摔坏了。”一节体育课下来,赖志刚和艺体组老师赶制的板凳被学生摔坏很多。板凳太重,学生只能举起一小会儿,而有时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习,有的学生没那么大劲儿。

“必须选较轻的木材,板凳的长和宽都要缩减。”下课后,赖志刚就跑到镇上的家具店寻找适合做板凳的木材,最终找到杉木这种材质,重量特别轻。

板凳龙的重量减轻了,可是教学中又出现了问题。“‘踏龙背’的动作要领就是舞龙者将板凳扛于肩上,使三条板凳龙连接成一条长龙,前高后低逐次下蹲,形成一大斜排,这个动作孩子们很难做好,怎么办呢?”艺体组的老师们发起愁来。

赖志刚请来王文祥老人,对板凳龙的动作进行简化,使之更适合小学生。

为了让学生们更乐于学习,增加舞板凳龙的趣味,赖志刚和艺体组的老师们还在舞板凳龙的过程中增加了一些小游戏。

2006年,澄江镇小学在全校体育课上推广板凳龙教学。

从此,板凳龙由民间走进了校园。

但是,赖志刚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

走出重庆

2010年11月17日,北碚区教师进修校。

“舞龙的基本站姿是……”澄江镇小学的学生们正通过远程视频,向香港元朗商会中学的老师和学生示范舞板凳龙的基本动作。

这是由香港联校科技秘书处与北碚区进修校、澄江镇小学共同主办的“网上板凳龙课程”。

“我们要让北泉村的板凳龙走出重庆,让我们的学生到更广的舞台上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舞板凳龙。”赖志刚说。

传统舞板凳龙的伴奏乐器是大鼓、大锣等,不易被青年人接受。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赖志刚和艺体组的老师决定重新创作背景音乐。

“这首音乐太现代了,没有融合进传统板凳龙伴奏乐器的元素。”一次次创作,都被赖志刚否定了。

2010年,著名音乐人陈宏超得知此事后,特地为板凳龙的背景音乐作曲;北碚区文化馆的董进波也专门作词。

现在,赖志刚和艺体组的老师正在进一步改良条凳,期待能研制出轻巧、易携带的表演道具,为板凳龙到更远的地方表演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