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医眼看奇闻怪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透析一些奇闻怪事,能够启迪人们注意体检,及早发现潜在疾病。
易被误诊的湿疹样癌
最近一段时间,丽丽感到非常烦恼,也不知什么原因,外阴和周围出现一些红斑,奇痒难忍,晚上更厉害,只要四处无人,就不停地搔抓。由于害羞,丽丽不愿到医院看病,王大妈只好陪女儿就医,医生说是湿疹。看完之后,王大妈顺便也请医生帮自己检查一下,因为,自己左侧也出现瘙痒,有暗红色的斑片。检查发现王大妈所患的是湿疹样癌,所幸是早期,经手术治疗已经愈。
点评:
湿疹是很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全身各部位皮肤都可发生,也常发生于女性的和男女外阴或等处。但是有一种湿疹样癌,其好发部位也是女性的及乳晕和男性的阴囊及处。这两种病有时会误诊误治。湿疹多对称发生,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瘙痒较剧,皮损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多形性皮疹,边缘不清,无回缩、浸润及破坏现象,本病按湿疹治疗有效。对于久治不愈的湿疹,应该警惕湿疹样癌。 湿疹样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特别是40~60岁女性的单侧、乳晕及其周围皮肤,先从开始,为暗红色斑片,表面糜烂,多有渗出结痂或角化脱屑,逐渐扩大后出现浸润,境界清楚,边缘有色素沉着,回缩内陷,甚至溃疡,病程缓慢,常多年不愈,在扩展过程中,边界鲜明且稍隆起。此外,亦可发生于外的其他部位,如腋窝、外阴、肛周等及男性的,称为外湿疹样癌,可向邻近淋巴结转移,患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疼痛感。湿疹样癌一旦确诊应迅速做单纯切除术,如合并乳腺癌时,则应做根治术。外湿疹样癌亦首选外科手术切除,其次可用放射疗法。
以便秘出现的直肠癌
杨奶奶今年60岁有余,最近一年多经常便秘,有时两三天解一次大便,有时四五天才解一次,虽然多吃蔬菜与蜂蜜,大便依然秘结,家人误认为是老年人的通病。直到有一天,杨奶奶因为腹痛、呕吐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是患了直肠癌,手术切除病变的直肠后,便秘就再也没有出现。
点评: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都有上升趋势,它极有可能在数年后成为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但是由于结、直肠癌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因此,患者从有了症状到求医就诊,往往已失去了治愈的机会。 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包括:①大便习惯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加或腹泻、便秘);②大便带血(容易与痔混淆)或呈黑色;③大便变细;④里急后重(大便后仍想再解);⑤间断腹部绞痛。 一旦出现这些表现时应尽快就诊检查。直肠癌的治疗采用手术与化疗相结合。接受根治性手术的大肠癌患者,尽管手术时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已被切除,但复发者仍多见,尤其在肿瘤累及浆膜或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如果患者已有肝或肝外转移,则术后复发率更高。为了预防局部复发,除可采取放疗外,也可采取局部的化疗。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肝脏和腹腔,这些转移灶是在患者初诊时就已存在的微小转移灶发展而来。为预防远处转移可采取全身性化疗和局部化疗。全身化疗可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实施,局部化疗则可在手术前、手术中或手术后实施。
“舔”出来的黑色素瘤
李明是养宠物一族,他特别喜欢那只波斯猫,每天一回到家就把它抱在怀里,波斯猫也非常讨人喜欢,静静地躺着,任由主人抚摸,有时还用舌头舔李明右手上的那颗痣。开始李明感到很好玩,可猫好像特别喜欢那颗痣,只要一到主人身上就去舔。时间久了,李明觉得不好,就到医院切除痣,谁知切下来后,进行病理检查,竟然是黑色素瘤。
点评:
恶性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为少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人体上既有的痣变成,属黑素细胞的癌症,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皮肤癌,发病后即迅速扩散。在发病性别上几乎无差别,唯病灶部位与性别有关,发生在躯干者以男性居多,发生在肢体者女多于男,尤以面部雀斑型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妇女。通常是出现皮肤色斑、痣的颜色改变、出现新的痣,病变累及产生褐素和黑素细胞。应该特别注意皮肤上深色的斑、点或痣的变化,警觉新痣的形成、痣出血、新旧深色斑点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如果发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应立即就医。及早治疗,恶性黑色素瘤往往可以治愈,如果能及早发现,展开治疗,治愈率约为75%,年龄小者一般其恶性程度较低,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置之不理,则癌细胞会扩散至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能侵袭各重要器官。
色素性皮损有下列改变者常提示有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①颜色:大多数恶性黑色素瘤有棕、黑、红、白或蓝混杂不匀,遇皮痣出现颜色改变,应特别提高警惕。②边缘:常参差不齐呈锯齿状改变,为肿瘤向四周蔓延扩展或自行性退变所致。③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鳞形或片状脱屑。有时有渗液或渗血,病灶可高出皮面。④病灶周围皮肤可出现水肿或丧失原有皮肤光泽或变白色、灰色。⑤感觉异常:局部常有发痒、灼痛或压痛。当发生上述变化时,强烈提示有恶性黑色素瘤之嫌,可以说,皮肤痣一旦出现任何变化均应行切除活检术,以除去恶性黑色素瘤,毫不为过。
“跌”出来的骨癌
小军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整天爬高下低。前几天独自一人爬到树上去掏鸟蛋时,一不小心从树上跌下来,摔断了左腿,父母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摄片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小军不仅有骨折,而且还有骨的其他异常表现,经过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为骨母细胞瘤。
点评:
骨母细胞瘤(良性骨母细胞瘤)以往曾被命名为成骨性纤维瘤、巨型骨样骨瘤等,目前均已被废弃。本病很少见。肿瘤的主要组织成分为血管丰富的骨样组织,新生骨质以及大量骨母细胞。随着肿瘤发展,上述组织可相继引起各种变化,因此,难与骨巨细胞瘤及骨肉瘤鉴别。过去本病一直被认为属良性肿瘤,近年有肺部转移病例的报道,但其组织学检查在此时仍无明显恶变,其生物行为可能发生恶变,故认为有潜在恶性变可能。发病年龄多数在10~25岁之间,女多于男,发生部位以脊柱最多见,手足部次之,其他部位偶尔发生。起病缓慢。大多数患者仅感轻度疼痛。发生在脊柱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X线表现 可因肿瘤的钙化或骨化程度而呈各种透明阴影,甚至密度增深阴影。一般肿瘤与周围骨组织分界清晰,两者之间常有明显骨质硬化。骨皮质常变薄并有一层骨膜新生骨。治疗以手术抓刮植骨为主,病变在脊柱者手术不能彻底,可在减压后加用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