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此时此地的场所回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诗人住宅位于高淳县凤山石臼湖边,是诗人进行创作和居住的场所。文章是对张雷老师所设计的诗人住宅的一次探访体验,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探讨建筑于此时此地的场所回归。
关键词:诗人住宅;院落;材料与建造;场所
1 引子|集市与“敞篷车”
2011年一个初春的早上,我和朋友有幸来到高淳,去参观张雷老师的“诗人住宅”。从高淳出发的中巴车向着凤山方向驶进,距终点接近一半路程,因A镇的集市而被迫停下。在习惯了城市的拥堵后我们只能选择步行穿越,而穿越的正是一个充满着用当地材料制作的手工艺品的集市——淳朴而热闹,也愈发的让我们对终点产生好奇。穿越的最后是面对着没有公共交通工具的尴尬,这时正好一个老乡驱车路过朝我们招手示意,于是,我们搭上了当地特有的“敞篷”三轮车。
2 “内”与“外”的对立统一
诗人住宅处在通向石臼湖岸边的一条公路的尽头,房子有机的融入了周围的乡村环境。两座宅子分别采用了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布局(如图1),同时置于临湖的高台上,房子本身就有了观景的属性。院子向湖面开敞,向街道封闭,诗人不希望被世人打扰的心绪和渴望亲近自然的浪漫主义,通过院落的虚实关系,实现了“内”与“外”的对立统一。
这种“内外”关系不仅体现在建筑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上,冥想院、入口前院、采光天井这种存在于建筑内部的次一级的庭院与主庭院也产生一种独特的内外差异,后者是对环境的吸纳,而前者更多的是对诗人内在情绪的包容。内外逻辑在建筑表皮上的体现则是通过对外墙体的开放程度的控制。临近街道的墙体整体而封闭,只有少数窗户点缀;面向庭院景观的外墙则被大面积的窗洞所取代(如图2,图3),使院落作为建筑和湖面的中介成为了诗人的精神空间。
“内”与“外”、“实”与“虚”、“新”与“旧”、“开放”与“封闭”,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立统一的思想,正如张雷老师所说,我要做的是“简单的复杂性,熟悉的陌生感”[1]。
3 融入“情感”的材料与建造
由于现代居住对保温的需要,房子在建造层次上便分为两部分:一是内附保温层的结构本身;二是附着于结构的砖砌表皮。包裹着建筑的红砖通过凸半砖、凹半砖的不同砌筑组合和无规律的窗洞共同进行着立体主义式的抽象编织,其背后正是建筑师对于材料内在逻辑的娴熟控制。同时砖表皮所呈现的多种砌法(如图4,图5),既强调了材料本身的存在感,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种语言所带来的丰富的对话。砌筑所用的红砖则直接取材于当地的砖窑,至今周围仍有几处砖窑在正常运转,供应当地农房的建设所需。
诗人住宅和张雷老师的另一个项目“三间院”在材料上都使用了红砖,然而用张老师的话说,三间院“并没有诗人住宅成功”,原因在于建筑的不同建造方式。三间院是由建筑施工队负责建设,而诗人住宅是由当地的农民自己参与建造(如图6),他们对于盖房子有着独特的情感。平时的村房都是村民集体建设,他们娴熟的传统技艺以及集体的归属使他们对于建造诗人住宅充满了成就感。只有项目的参与者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工作过程当中,材料才有意义,意境才会显现。[2]
4 “无意识”的在场
正如诺伯舒兹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谈到,场所精神的形成是利用建筑物给场所的特质,并使这些特质和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建筑基本的行为是了解场所的使命。[3]而诗人住宅作为基地中的“新建筑”,正是基于对现有场所的回应,给人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在场感受。首先是对自然场所的回应,石臼湖作为一个特定的景观包被了基地的东面和北面。作为水岸的基地隆起,建筑在此时此地最大限度的吸纳湖景,尤其表现在临湖一面的开放程度上,也就是院子和窗户的朝向。其次是对人为场所的回应。背湖一侧为废弃的厂房,此时,建筑所呈现的是尽量保证完整性的实体感,立面上尽量少的开窗,这种做法似乎是在强调建筑的私密性,同时以这种极具雕塑感的形态呈现更凸显出厂房的历史价值,废弃的厂房的虚体和住宅的实体在这里形成了强有力的对比,在空间效应上,其实是为厂房这种室外场所的限定围合了边界(如图7)。
5 此时此地的“失忆”
顺着凸砖的墙面爬上阳台,建筑与身体也发生了关系。广阔的湖景伴着西下的夕阳映入眼帘,我惬意的享受着此时此地建筑给人的愉悦与亲切,却对即将回归的城市产生了“失忆”。
诗人住宅更多的是在向我们展示此时此地的材料表达,通过院落组织、砖砌构筑、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回应,让我们看到建筑既满足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同时又以低技的手段建造了一个和环境相协调的居住场所。这也是我们在未来的设计中需要学习的,此时此地,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周庆华,张雷.对立统一张雷教授访谈[J].时代建筑,2013,01:68~71.
[2]付蓉,张雷.张雷:融合情感的材料与建造[J].城市环境设计,2010,07:138.
[3][挪]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