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日记,让生命在文字中起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日记,让生命在文字中起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赫总编推荐,我接触了张紫葳老师的《日记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研究》课题。张老师从分析初一新生的学情入手,通过日记展开作文教学,调整教学计划,强调积累和兴趣,带动了所任课的一个推优班和一个普通班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我想大多数人也要求学生写过日记,也看重日记的练笔、积累、自由与丰满心灵等各种功能,但少有人做得像张老师这样把日记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细致、系统、灵活的语文课程体系。面对应试的压力,张老师也迷茫过,痛苦过,纠结过,但她挺了过来,用鲜活的日记教学饱满了学生的生命,开启了学生真正的写作之路。约稿过程充满了曲折,那段时间张老师无暇他顾,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读者一起耐心等待。张老师自评“我是一个拖拉的人”,而我觉得这体现了她的认真和严谨,正是她的“拖拉”,才让作文训练远离了“速成”“催熟”,让学生的生命在文字中翩翩起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支独特的作文之舞吧。

——周.com

人生之路悠远,人生之行漫漫。中学时代曾经痴爱语文的我,自身的写作心得就是多练笔,勤写日记。而今,当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后,看到很多似我曾经的孩子一样在写作的道路上盘桓凝想,我愿意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多年的教学心得,带着他们尝试用日记练笔叩开作文写作的大门。

用日记带动作文写作的理想计划模式是:七年级上学期以拓展兴趣为主,七年级下学期以逐步规范为主:八年级上学期尝试初步的日记到作文形式转换,八年级下学期进行系统的日记到作文形式转换:九年级上学期进行作文题材到日记内容的回归。

新学年伊始,我在所带的普通班和推优班进行了日记布置的工作。时间是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字数要求32开的硬皮本写满一面即可,内容不限,形式上可以图文并茂,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要求如此简单,是觉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引导孩子们从最简单处入门,才能够更持续更耐久地向上攀登。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情况:

首先,日记练丰富了孩子们的素材积累。从踏入初中的大门,写出“新起点,新目标”为主题的日记开始,学生们在军训时记录了训练的酸甜苦辣,在迎新时记录了周围的老师同学,在国庆时记录了假期的欢欣鼓舞,在学习时记录了课堂的纪律习惯,在入秋时记录了秋天的悲寂辽阔,在秋游时记录了灶炊的烟熏火燎,在义卖时记录了奉献的积极热情,在冬天时记录了打雪仗的欢欣和谐……这样不仅详细地书写了这一时期的人生行藏,也为日后写作文积累了丰富斑斓的写作素材,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日记练习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提升了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此不再赘述。

初中的记叙文写作从内容上,不外乎是三种类型:写人、写景和写事。要想写好这三种类型,就必须把握一个最核心的诀窍,那就是——特征。特征的解释浅显一点来说就是:这个人(景或物)怎么区别于其他的人(景或物)。写作中,只要能够学会准确地用文字描摹出人物、景物和事物的特征,文章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每次的练笔开始之前,我都建议大家填一个写作的结构图(见下图),并用它作为自己写作的—个提纲。

这个结构图看似麻烦,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写什么”“怎么写”和“为什么写”的问题。如果孩子们每次练笔前认真构思并且提前填写,就能够在下笔时做到胸有成竹。尤其是“特征,特点”一栏,更应该提前确定,因为这就是文字真正要体现的“主题”。

日记转换之一 人物特征训练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个人之所以是“他(她)”而不是别人,就是因为这个人身上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我让学生先在日记中进行了写人内容的练习,尽管小学时他们已经训练多次,很多同学依旧犯了“词不达意”的毛病。比如李颖的日记片段:

每逢过年,我便可以见到她,这也是最令我激动兴奋的时刻。记得那一年,姐姐上高三,我好不容易见到她,一定要“瞻仰”一下她的作业本,便缠着她借给我。在我软磨硬泡之下,她终于答应了。我像拿着一本已经失传的秘籍一样,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在翻第一页时我便知道,她就是一个才女,每个字都清秀而又整齐,每一页几乎都被老师写了“好”,我一下子想到了自己,字不好看,学习不好,连姐姐的百分之一都未及。这时,心思细腻的姐姐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用纤细的手指揉了揉我的头,温柔地对我说:“怎么啦,你一定会比我更好的。我们要共同努力哟!”听姐姐这么说,我一下子来了信心,果然自己喜欢的人不管说什么都那么动听啊!我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越想越美好,嘴角也情不自禁地上扬,这时姐姐说:“呵呵,小颖笑的时候好可爱啊!”我不禁脸一红,低下头去,继续欣赏着姐姐的作业。

片段的前半部分,翻看姐姐的作业本的确突出了姐姐的成绩优异,但是后半部分的姐妹互动,却更多地体现了姐姐对妹妹的鼓励和关爱。尽管写得也不错,但是从整个段落上就弱化了姐姐“学习好”的这个特征。不如把这两个特征分别用两个段落来表达,使之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讲评后李颖进行了修改:

记得姐姐上高三的那一年,好不容易逮到她,我一定要去她房间“瞻仰”一下她的作业本。我小心翼翼地把作业本捧在手中,封面上“张颖超”三个字,颇有大家的书法风范。她写的字刚硬有力,在一撇一捺之间显出了舒展和随性。每个字既清刚又整齐,点横撇捺中流淌着她的刻苦和灵气,让人禁不住赞赏。作业每一页都被老师批阅了“好”,这简简单单的一个“好”字,不仅给这个普通的作业本锦上添花,也更证明了她的字体之工整、作业之优秀。这时,姐姐拍了拍我,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抬起了头,用眼睛的余光瞟了瞟四周,好多书啊!不大的房间里两面墙都是书架,书架上满满当当地“挤”满了各种书籍。书桌上、床头边也都码放着一摞摞的教参和课本,我仿佛能看到姐姐在平日里随时抽取一本翻阅的身影。

我一下子想到了在学习上经常偷奸耍滑的自己,连姐姐的百分之一都未及。这时,心思细腻的姐姐仿佛看透了我,用手温柔地揉了揉我的头:“怎么啦,羡慕了?来,我和你一起学!”听姐姐这么说,我一下子来了劲头。“你写几个字吧。”她端详着我的字说:“你是有功底的,你的字虽然很飘,可是只要肯下功夫,就不成问题。来,我送你几本书,还有我初中的笔记。要好好珍惜和利用啊,这些可是我的家底呢!”她起身从书架上翻出好几本资料,又变戏法似的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精巧的音乐盒放到书上,双手送到我面前:“小颖,把学习当成一种开心的游戏,你就成功了。姐姐会一直支持你!”看到姐姐这样关爱着我,我不由心里一热。

第一段看作业本的事件,从“好”字入手表现了“姐姐”的成绩之优秀,学习之刻苦。第二段突出了姐姐关爱妹妹的特征,姐姐敏锐地捕捉到妹妹的心情,先是语言鼓励,又慷慨送书和礼物,对妹妹关爱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日记转换之二 景物特征训练

我还进行了题为“景中有‘人’添生气,有‘我’之境更动情”的转换训练。此时的课堂教学对应的内容,是苏教版七年级上语文课本刚讲过的第四单元“多彩四季”。适逢北京下了入冬的第一场大雪,同学们先写了关于雪的日记,又在其他写景日记的基础上,整合了这次的讲评。

在这次训练中,我看到了人物特征作文讲评的效果,80%的同学都能够准确地写出景物特征,并且运用比较优美的语句把该特征描写出来。譬如李怡萌描写长白山“蠢蠢欲动”的特点:

夏季的长白山是蠢蠢欲动的。山上嫩绿色的植物开始疯狂地把黄土色的山包裹起来,滋润着冬日里干燥的肌肤。而山呢,就像一个乖巧的孩子。它们不再孤单,再一次回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它们不再像冬日那般庄严、肃静,使点孩子气,撒撒娇,又恢复了活泼、贪玩的性子。它们尽情地往母亲怀里拱,迫不及待地嗅着母亲身上的香气。呵呵,多么富有生机的山啊!瞧!它们正着天上的云朵,揪着她们的小尾巴不打算放呢!

作者的景物特点很新奇,选取了“蠢蠢欲动”这个词,来描写夏天的长白山,接着选取山上植物“疯狂”地“包裹”,山“尽情地”往“母亲怀里拱”,“揪着”云朵“的小尾巴不打算放”这些拟人化的句子,生动活泼地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蠢蠢欲动”的特点。此外,还有周墨同学描写桂花的“美丽”:

再细看,有的花儿含苞欲放,像一颗颗小米粒:有的花儿刚刚开放,颇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有的花儿已经完全开放,好似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花丛中,蜜蜂们忙碌着,嗡嗡地呼朋引伴。滴滴小雨牵着小花儿,在清风中飞舞,好像在跳优美的华尔兹,又缓缓地落入水中。

这些段落都是从学生的日记里原封不动摘抄过来的文章,她们能够用隽秀的字迹、优美的文字,准确地突出主题特征,收到了很好的日记练笔效果。

日记转换之三 “点题”和“结构”训练

学期末,为了应付期末的写事记叙文,我进行了题为“收获‘点题’不跑题,理清‘结构’得快乐”的日记转换训练。

此次的内容来自于某篇题为“收获快乐”的日记。从期中考后,我们的日记中出现了很多命题式日记,我不得不硬着心开始给孩子们削枝剪叶,从限制写作内容的角度给他们戴上变形“紧箍咒”,日记的功利性渐露端倪并且会越来越强。我曾经天真地希望至少在七年级让学生们的日记“随心所欲”地写,从而养成一种自觉的写作习惯。从这次训练可以看出,在面临期末考试的时候,日记的要求已经非常“功利”。虽然随后的期末考试两个班各取得了本年级普通班和推优班第一名的好成绩,但这已经和我的理想初衷渐行渐远。

当然,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必然是相克相生的“双刃剑”,一些难以把握和克服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无法回避。比如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差距问题、每天日记写作的评价问题、长期的文字积累和短期的应试得分之间矛盾问题等等,这些都让我不得轻松。

即便如此,我依然觉得,用日记来磨砺作文写作的方法还是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我愿意继续前行,也愿意与大家分享其中的利弊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