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与当前就业形势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文章剖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希望能为各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就业指导 大学生 课程体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根据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24号文件规定,从2008年起,全国普通高校要全面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所有高校都要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各高校需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列入教学计划。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正确认识自我,合理规划人生,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顺利步入职场和社会发挥着积极作用。

1.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首先,课程体系缺乏全程化,没有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其心理、生理是处于连续不断变化之中。就业指导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分段实施,连续进行。然而,许多学校就业指导课仅仅针对毕业生,而对低年级学生考虑不够,缺乏对低年级学生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有力指导,就业指导教育成为“快餐式”的教育。

其次,课程内容单一,知识介绍多,能力培养少。有的学校就业指导课内容偏重就业政策讲解、就业形势分析、择业技巧传授等理论,缺少择业观、创业观、职业能力测试等实践性的指导,课堂中也缺乏就业典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致使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不丰富,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少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陈旧”。

再次,课程形式不规范。许多高校往往把就业指导理解为在学生毕业时开几次求职讲座或举办几场招聘会等,上课人数众多,纪律较差,使得不少学生也错误地以为这是一般的知识性讲座,学习热情不高,而且这种课程形式随意性和临时性比较明显。

1.2 教学方式缺乏多样化。目前大多数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主要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一般很少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或人才市场等参观学习,进行实践体验,这样使得就业指导课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机与活力。此外,也缺乏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实施个性化就业教育与指导,因为每个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就业观念、择业心理、家庭环境和社会关系都是不同的,使用一套教材、一种模式、一个课堂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其直接的结果不仅是教学效果差,而且使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在遇到就业矛盾和问题时仍束手无策。

1.3 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的应用型学科,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应用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公共礼仪及职业指导理论等学科的知识,要求授课教师既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同时又要熟悉就业政策,了解用人单位情况,掌握人才需求信息。但目前,高校从事就业指导课的教师从数量和质量上远未达到要求,大多由就业部门工作人员、各院系学生工作部门的书记和辅导员兼任,他们虽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大都依靠书本完成有关职业指导的学习,对课程的设置、规范、建设、研究不够深入,难以保证就业指导课的实际效果。

2.建设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几点建议。

2.1 进一步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为了更好开展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就业指导工作者

应该进一步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为此,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把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按照必修课程的要求和规范进行设置、完善,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完善规范、系统的课程设置;第二,实行就业指导课全程化、全面化教学制度。

2.2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就业指导课过去单一、笼统的教学内容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首先,高校可以考虑增设职业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就业心理辅导、创业教育等相关学科来增强它内容的全面性。其次,高校可以根据各年级、各专业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例如,一、二年级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就业指导课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三年级着重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自主创业、心理调适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训练。

2.3 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效果。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上课教师,同样的教学对象,因教学方式的不同可能会收到很不一样的效果。就业指导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用性、灵活性等特点,单纯理论的课堂讲学方式显然是不适合的,故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这方面,高校可以考虑与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与职业规划、就业工作、创业教育、毕业后追踪服务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例如:讲述求职技巧,可以采用举办模拟招聘会第二课堂活动的教学方式;讲述就业信息,可以采用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参观招聘会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讲述职员的素质要求,可以采用邀请企业负责人举办相关讲座的教学方式;就是课堂讲学,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分小组讨论等方式,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教学实效。

2.4 组建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众所周知,师资力量是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业指导课涉及教育、管理、心理、公关、科研、创新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与能力,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建立一支稳定、专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实效性强有效、不可缺少的条件。这方面,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必须包括各相关学科的专业人才,咨询、市场考察、实践基地建立各个环节的工作能手,还应兼顾到男女、年龄方面的搭配。第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如在教学管理、理论研究上设专职教师,在市场分析、社会实践时设兼职教师。第三,完善集体备课、教学评估考核、专业教师职称评定与培训等各项规章制度;第四,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资格证。第五,搭建教师的社会实践、对外交流平台,拓宽上课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视野,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与知识,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总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任重道远,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大学生,它作为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高校应该尽早全面规划、统筹协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努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的建设,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觉得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就业指导课,从而自觉和乐于接受就业指导甚至主动要求就业指导,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