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灾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灾之后,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引言】

5・12四川大地震距今已一个多月,地震中的许多事让每一个人热泪盈眶,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悲伤、感动过后,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忏悔。反思,无疑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之一。

对四川地震中

大量校舍倒塌的反思

在5・12四川大地震中最触动国人神经的,当属那一间间倒塌的校舍,以及在校舍废墟下逝去的青春面庞。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在此次天灾中遇难的中小学生有6000多名……

【相关链接】

教学楼地震中瞬间倒塌

在都江堰的向峨乡,死亡人数为439人,其中向峨中学死亡学生就达327名。在绵竹市汉旺镇,汉旺幼儿园、汉旺小学、东方汽轮机厂附属中学全部垮塌,遇难学生过千人。在东汽中学门口,一位家长悲愤地说:“一个镇的一代人,就这么没了。” 在另外一些地方,如都江堰市聚源镇聚源中学、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等,周围的民房基本没有垮塌,学校却在瞬间成为一片瓦砾。

四川省教育厅独家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6日,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学生死亡4737人,伤1.6万余人,在全四川67000死亡人口中,学生占7%。

(摘自“人民网”)

教学楼钢筋仅筷子粗细

据《信息时报》5月28日报道,在聚源中学废墟前,在大面积倒塌的教学楼四周,依然屹立着虽严重受损但并未垮塌的楼群。在地震中痛失爱子的家长吴家永仍然在倒塌的教学楼前徘徊,他指着周边的建筑说:“你看,整个镇中心,无论是旧居民楼还是机关商场,都好好的,为什么只有这座教学楼倒了?”

随后,吴家永领着记者来到废墟上,扯着仅有筷子粗细的钢筋说,这不是钢筋而是铁丝,这可能是教学楼垮塌导致死伤如此严重的原因。他激动地说:“现在我们就是想知道,承建商在建楼时是否偷工减料?这样的伤亡是不是可以避免?希望有关部门能彻查此事。”

【反思】

在这次地震中有数百万房屋倒塌,特别是很多学校在地震中轰然倒塌,很多学生失去了生命。不否认地震的强度很大,但是房屋本身是否存在质量隐患,也值得探讨。如果质量更好的话,那些孩子活的希望也必将更大一些。正如林强所说:“校舍倒塌,当然有天灾因素,但天灾并不必然导致悲剧,把悲剧推诿于天灾,在道德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相关链接】

连线徐永光:“青基会”169所

希望小学基本完好

直接接受青基会捐助的希望小学在四川有172所,现在收到消息的有169所,还有3所没有联系上。所知的这169所校舍基本完好,没有倒塌,也没有师生死亡,其中中科院希望小学与北川中学仅一墙之隔。

我们的建设、监督过程是:捐赠方分两种,一种是把项目完全交给我们,他们只参加完工检验,并接收我们的报告;另一种是像苗圃一样,除了青基会的监督,自己还要参与全程监督。全国青基会在建设前就事先审查设计图纸,然后和县级人民政府签协议;资金分两步到位,先支付一半的费用,等建完通过省青基会验收后,再支付另一半的款项。我觉得保证质量要做到两点:一是要保证建设资金的足量发放,不能降低;二是要全程监督。

港方督建的校舍震中屹立不倒

据《南方周末》5月29日报道,汶川地震中,大部分校舍坍塌,但一些由香港慈善机构监督建造的学校却屹立不倒。据了解,香港苗圃行动在四川南部资助监督建造了61所学校,其中6所位于震中附近,既没有倒塌,也未出现伤亡。该机构义务总干事梁建华表示,6所学校中,3所在建、3所已经建好,有一所离震中汶川较近,地震后仅出现一些裂缝。

梁建华指出,不同年代的建筑有不同的抗震要求,苗圃行动资助的学校大部分是在2000年后建造的。在出钱建造学校时,苗圃行动要求由县级以上的设计院设计,建筑蓝图再交由香港认可的工程师复核。建好后,还需要当地县级部门及香港派出的义工一起验收。他说:“从电视新闻中看到的倒塌学校应该是在1980年或1990年建造的,当时的抗震要求没有2000年以后那么高。”

【反思】

如果我们的教育行政负责人能够像“苗圃”“青基会”的负责人那样尽职尽责,能够像他们那样对生命充满敬畏,那么我们的校舍就会跟这些希望小学一样坚固,那些老师和孩子就不会死去,那么多的生命悲剧就可能避免。这让人不由想起巴金老人说过的一句话:“忠实地生活,正直地奋斗,爱那需要爱的,恨那摧残爱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为了他,我愿意我预备贡献出我的一切。”让我们以此自勉吧。

对部分新闻媒体一些做法的反思

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有的失去了家园,有的失去了亲人,他们的精神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据心理学家分析,灾难带来的心理影响,可能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消除,而我们的某些新闻媒体在采访灾民的时候,一遍遍让他们重复地震时的可怕经历,有的甚至为了“抢新闻” 而置“抢救生命”于不顾……

【相关链接】

谁来保护孩子的伤痛

孔子非常注重内心的恭敬虔诚,厌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仁义道德,呼唤表里如一的真诚厚道。如果把这扩展开来,审视天地大爱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坚定地说:爱,不是喊出来的,是内心自然生发的,是血浓于水的没有私心杂念没有险恶目的的真爱。

然而,昨晚看到的某知名电视台的庆六一大型晚会,却让我悲从中来。用孔子的话说,是“吾何以观之哉”,即“我再也看不下去了”。孔子说,侍养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态度上的恭敬,要发自内心,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同样,爱灾区的儿童,不仅仅是给他们以物质、精神的帮助,还要把他们真正看成自己的孩子,像父母一样给他们以慈爱。

可悲的是,我没有看到。这是几十年来最令人伤心悲痛的一个六一儿童节,灾区的孩子们已经经受了心灵的巨大伤痛,那些恐怖的画面将永远埋在他们的心里,成为随时都可能导致他们心灵扭曲的罪魁祸首。特别是失去父母的孩子,不愿意别人一遍又一遍提及这些。这些痛,不应该在这个快乐的节日再次拿出来折磨娇嫩的心,否则于理不公,于心何忍。

你看,主持人面部凝重,看似大慈大悲,实际上,稍有智力的人都能看出来,他们的态度与文化界捐款晚会上人们的表现简直大相径庭。难道灾难已经使他们麻木,致使他们的表现更像是一种职业行为?如果爱是装出来的,这样的爱不如没有,因为这简直就是对爱的亵渎。再看看这些节目,一遍又一遍地揭示伤疤,反反复复地刺痛孩子的心灵,居心何在?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在这样的节日,难道你会让孩子端端正正坐在你面前,反复回忆灾难中的伤痛,不断地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吗?这同害人又有什么区别?要知道,这是全国直播啊,多少失去父母的孩子都坐在电视机前,期待着单纯的快乐能暂时拂去心灵的伤痛啊!

同一天晚上,同一个电视台,我看到了这样一次采访,按理说我应该记住这个记者的名字。采访对象是一个失去妈妈的不到八岁的儿童。记者问了很多问题,比如: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以前妈妈陪你逛公园吗?你经常梦见妈妈吗?梦见妈妈你会醒吗?醒来后你哭了没有?孩子哭着做了最简短的回答。如果他是你的孩子,你会这么问吗?你会拿着一把小刀慢慢切割孩子的心,看着它滴血吗?

(摘自胡之胡的blog,有删改)

“抢新闻”让位于“抢救生命”

方能凸显真正的职业精神

据5月27日的《青年参考》报道:“5月17日18时15分,河南消防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在什邡市蓥峰实业总公司穿心店生产基地综合大楼废墟下,经过70多个小时的艰苦奋战,成功营救出一名被困124小时的31岁茶楼女工卞刚芬。”这本来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值得额手称庆的大喜事,但是,在救援现场,“当卞刚芬被救援人员抬出来的一刹那,几十名记者蜂拥而上,不顾武警的阻止,将其团团围住拍照,以至于现场的武警指挥官动了怒,救援人员才挤出人群,将卞刚芬抬上救护车。一名现场医护人员不满地说:‘生还者刚被救出来的时候,眼睛蒙的布太薄,照相机的强光会对她的眼睛产生强烈刺激,会伤了她的,你们记者就不能照顾点吗?你们要抢新闻,可我们抢的是生命啊!’”

实际上,类似的行为在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已经出现过多次,这不仅让现场的救援人员恼火,也让广大新闻受众忧心,而同在营救卞刚芬现场的一名美国记者和一名韩国记者,却没有参与到那种抢新闻的过程中,他们说:“记者太多太乱了,我们担心妨碍救人,所以就闪到一边了,那不是抢新闻的时候。”

【反思】

没有灾区人们的经历,就永远无法体会到他们内心的创伤。他们不需要在镜头和话筒前讲述自己的悲痛,他们需要的不是记忆,而是忘记。新闻工作人员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具有真正的人文关怀,是否具有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

反思:爱会不会像潮水一样退去

汶川大地震,社会各界的捐款之巨,创了历史之最,奔赴灾区的志愿者之多,创了历史之最,多家电台、电视台并机,24小时直播之铺天盖地,创了历史之最。在爱还像潮水般涌来的时候,我不禁要想,几个月后,爱会不会像潮水一样退去。

【相关链接】

爱像潮水一样来了

不能像潮水一样退

媒体总要追踪最新的热点,四川灾区的报道不会永远占据报纸的大部分版面。疲劳的战士、医生、志愿者在完成了最急最重的抢救任务后,会陆续返回自己的家园。社会的悲怆情绪也会渐渐舒缓,小区门口的捐款箱会逐渐撤去。

生活要继续,此地的伤痛终有一天会被大众淡忘,而劫波过去,永远也躲不过去的是那些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的人们,他们要面对的,是一辈子的伤痛。

除了去灾区,我们可以做、应该做的还有很多。

比如收养地震孤儿。对于失去家人的孤儿,善待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为他们选择一个有爱心、有条件的家庭。没有什么帮助,比给予一个孤儿家庭的温暖更加有益。健康的家庭生活,能够最大限度地抚平孩子的创伤。

比如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可以和一个家庭结成“对子”。请他们来我的家里做客,过一段时间再去他的家里看看。给老人寄点儿药,给孩子带去几本辅导书,和他们通通电话,聊聊天,为他们的生活出出主意,为他们的心理减痛。

一时的激情容易,持续的爱与关怀更琐碎,更需要耐心,更与那种居高临下的自我道德完善格格不入,这才是最实在、最有用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大灾之后,在短时间内,很多人的痛感是麻木的,这是人类情感自我保护的一种本能。也许几个月以后,他们才会慢慢地发现,很痛,很痛。这个时候,请和他们在一起,不要让他们独自面对悲痛。

(摘自《中国青年报》)

让爱心变成制度

汶川地震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创伤,但同时也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爱心。无数人捐款献血、组织赈灾活动,甚至有很多人自发赶到现场帮忙。很少有一件事,能够如此集中地展现中国人的万众一心和悲悯情怀。

不过,泪水终会渐渐风干,灾民也总有一天会退出媒体的头版头条,而苦难却不会因为媒体不再聚焦而消失,也不是所有的苦难都会以地震受难这样惨烈的形式发生。我们今天目睹的“爱心大爆发”会不会很快成为过眼烟云呢?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稍稍固定住爱心,使它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空间?

据统计,中国2006年筹集的慈善捐款为100亿元,为GDP的0.05%。相比之下,美国2006年的慈善捐款为2950亿美元,为美国GDP的2.2%。更鲜明的对比是,中国的慈善捐款中只有20%来自于个人,80%来自于公司。美国83%的慈善捐款来自于个人,只有4%的捐款来自公司。事实上,2006年75%的美国家庭给慈善机构捐过款,人均捐款额是税后收入的2.2%,中国当年人均捐款额则是7元,为人均收入的0.06%。

更明显的差别在于志愿者服务的规模。美国人不但大量捐钱给慈善事业,而且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参加慈善或者社区服务。比如一项调查表明,有一半的美国人参与过志愿者活动。就大学生志愿者来说,美国每10个大学生,就有3个于2006年从事了志愿者服务工作。因此,美国自豪地宣称自己为“志愿者的国度”。很多中国人在跟美国人打交道之后,常常笑话他们“小气”,好朋友结婚可能也只送50美元的礼物,但这些小气的美国人,却可能在同一年里慈善捐款达到500美元。

我相信,个体的、草根的、自发的、小额但持续的捐助,最能体现“慈善”的真谛,可惜到目前为止,这种捐助在中国还没有形成潮流。付出时间、精力为社区提供服务,对很多人更是闻所未闻,相反,从这次震后的反应来看,不少人不追问自己为灾民付出了多少,却死死盯着名人们“够不够大方”。

为什么中国缺乏慈善文化呢?这固然跟中国的经济水平相关,但与制度也不无关系。目前中国的慈善事业存在不少制度瓶颈。

中国人绝不缺乏爱心,问题只是如何使爱心的火炬长明。一次地震可以激起一场“爱心大爆发”,但爱心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需要制度改革。一个好的政府,不但是一个帮助民众的政府,而且是帮助民众帮助自己的政府。有了鼓励慈善的制度,才会有热爱慈善的文化;有了慈善文化,我们才会意识到我们对同胞的责任。

(摘自刘瑜的《让爱心变成制度》,有删改)

【反思】

在此次地震中我们的心跟灾区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但冷静思考,这次“爱心大爆发”能够持续多长时间,的确值得思考。对比美国的慈善事业,我们确实有很大差距,要让我们的爱心火炬永远传递下去,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拿出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