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汉字学角度谈谈当今的网络汉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汉字学角度谈谈当今的网络汉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运用汉字学知识对当今诸如“”“”等网络汉字进行了古字起用、古字新用和方言字的网络化的分类,并对它们意义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通假及引申的分析。

[关键词]汉字学 网络汉字 古字新用

[中图分类号]I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1-0043-02

本文所说的“网络汉字”是指在网络上流行的而日常不常使用的汉字,如。其实甲骨文就有“”字了,其本义为窗户,引申义为明亮,现网络意义表示郁闷、无奈、尴尬等义。像这样的网络汉字还有、、、、、、、、、、雷、、、、、、、、和等。笔者认为,这些网络汉字的归属、意义产生原因等问题是值得汉字学界研究的。

一、网络汉字的分类

(一)古字起用

一些不常用或生僻的汉字会隐藏起来,要查找需专用的大字典,使用就更稀罕了。但有时人们为了特殊的需要会起用一些生僻字,也会创造一些新字,以利于交流和文化传承。例如:,依《说文解字》,小篆为 。,高也。一曰大呼也。从口。它的网络义,依互动百科为“因情绪激动而大叫。因为它有四个‘口’,所以比‘叫’叫得更大声。”可见“”的古义一直沿用至今,没有多大变化,只是不常用,而突然出现在网络上,使人具有新鲜感罢了。又如:,依《康熙字典》,同“ ”,古文溺字,义为沉没、沉溺。从造字法来看,“”从水从人,为会意字。现网络上有溺水义,同时“”也指经常潜水(即在论坛、聊天室里只浏览不发言的行为)的网友。再如:,音qiǎng、jiàng,古文为“ ”,说文解释为“迫也。从力强。”《广韵》解释为“追也,勉力也。”,是现魔兽游戏中流行的汉字。

相似用法的网络汉字还有(音wěng,可作地名,另有天色清明义);(音rén,《康熙字典》引《五音集韵》解释为“如切,音人。也,仁也。”);(音guāng,古同“光”);(音lè,象声词,石头撞击声)等。

(二)古字新用

汉字随着历史的发展,会产生古今意义的差别,即有古义和今义。本文的“古字新用”字是指其意义在历史文献中找不到根据,完全是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和运用的汉字。其意义即网络意义,不同于传统上的今义,因为今义是社会上普遍运用的,而网络意义一般只在网络中运用。这种情况的网络汉字比较多,例如:雷,音léi,甲骨文是象形字,小篆变成了会意字。本义是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巨响。现网络义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如他穿的雷死人。又如:,《康熙字典》没有“”字,只有“ ”,本作“ ”,音淫,光明义。而其网络义最先出现在游戏中,意义衍生为富有斗志。如“男人,重要的不是帅,是!”等。再如:,依《康熙字典》,见《玉篇》,为古文“梅”。《说文解字》解释“梅”为“也,可食。从木每声。 或从某。”《集韵•灰韵》:“梅,或作。”清龚自珍有《病馆记》。的网络义已和“梅”毫无关联了,和“呆”关系甚密,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

相似用法的网络汉字还有(古“天”字,音tiān,网络义是王八);(音hǎo、hào,《康熙字典》引《张欣订正篇海》解释为“欲也”,现网络常用为“好”的通假字);(音xīng,《康熙字典》释为“火烈、火热”,现在网上当两个字用,意为火星(行星));(音bìng,雷声义,网络义是三个雷叠在一起,指太雷了(程度比雷更深),用法同雷,如我被《赤壁》中赵薇那句“天下兴亡,匹女有责”当场倒);(音sù,意义有:1.有疵点的玉;2.琢玉的工人;3.姓。现网络义为“俗”,因为有瑕疵的玉就是俗,且两字的读音相近,以“”代“俗”更富新意)及火热一时的“”等。

(三)方言字的网络化

方言字的网络化是指有些只在方言区使用的字,在网络上却突破方言界限而盛行使用的现象。例如:,见《汉语大字典》,音jiào,吴方言连词,只要的意思。其读音也是只要的快读连接而成。如关注乌龟王八的人。相似的字有(音biáo,不要)。又如:,其可作两词:1.音zī,义双生子,即双胞胎,同文会意字;亦作“滋”,滋生,应为引申义。2.音mā,方言词,成对的,双,实为作名词“”的引申义,如子,即双生子。现网上主要用第二义,最早出现于2005年小灵通出现的“机”(克隆机)现象。再如:,音kūlüè,本是蒙古语音译词,又译为“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现网上把两字拆开再重新组合成“四面八方”义。

二、汉字网络意义产生的汉字学原因

就一字多义的产生而言,依张桂光先生的《汉字学简论》,可由引申、假借和不同时、不同地的使用习惯而产生。就汉字的创造而言,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书是从共时的角度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是从历时的角度揭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现在的网络汉字的字形在历史上都已存在,但意义有的基本沿用(如古字起用字和网络化的方言字),有的偏离或决然无联系了(如古字新用字)。笔者认为,网络汉字特别是古字新用字是网友们先看到有如此可调侃的汉字,再结合自己当时的心境,配备该汉字属于个人的意义,如果富有创意,经传播就成为流行的网络汉字了。那么,这一过程只能是一个用字的过程,而非造字。而假借也是一种不造字的造字法,我们可知汉字的网络意义大多是假借产生的(也有引申)。

(一)本无其字的假借

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例如:,网友们把“八”当做眉眼,把“口”当做嘴,网络义为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等,义似同“窘”。就其网络义的造字方法而言,应为象形中的纯体象形(绘形象物)字。又如:,原本为,为下形上声字,光明义,网友却把其形体分开再组合为开火,赋予富有斗志义。就网络义的造字法而言,它是会意字中的以形会意(比形象事)字。再如:,网友想当然的把它想成两个呆的合体,意义也是比呆更呆,又傻又天真。就网络义的造字法而言,它是会意字中的以形会意(比形象事)字。再如:,原本为古“天”字,网友把其形体分开再组合为王八,意义也顺承此义。就网络义的造字法而言,它也是会意字中的以形会意(比形象事)字。又如:,网友把其形体分开为火星,意义顺承为此义。就网络义的造字法而言,它也是会意字中的以形会意(比形象事)。

(二)本有其字的通假

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早晚的“早”写成“蚤”。古字新用的和就是此类型:,网友结合sù与sú的音似和朽玉与俗的义有联系的特点,就假借表示平凡、庸俗的意义(俗为本字)。,因为音是hǎo,网友根据有“好心”的组合形态,就干脆把它借为“好”了。

(三)引申

依张桂光的《文字学简论》,字义的引申是语言中词义引申的反映,一般都与字形所体现的字面意义有关。古字新用的雷和就是运用引申而产生的:雷,网友借日本动漫中的“受到强烈电波冲击”言语为雷,赋予雷的“使人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的动词含义,这是从名词雷引申出来的。,网民则把它看成三个“雷”叠在一起,再结合网络汉字“雷”得使人震惊义,那就是雷上加雷,太雷了,且用法也同“雷”。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网民们所用的网络汉字,特别是那些古字新用的网络汉字大多是依据本字的形体特征,也就是“形借”而产生其网络意义的。这与网民们的求新求异心理是分不开的,因为现在的网民大多是青少年,依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他们正处于需要个性的年龄段。我们也大可不必对这些稀奇古怪的网络汉字抱敌视态度。一个新的网络汉字的产生,一个字的网络意义的出现,对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添砖加瓦的过程,汉字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辉煌灿烂,与这种包容万象的气度是分不开的。况且语言和文字都有自身净化的能力,“约定俗成”的语言法则同样适应文字,所以我们不必对内涵深厚、源远流长的汉字担忧。

【参考文献】

[1]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K].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商务印书馆,2007.

[3](清)段玉裁注,(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注[K].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清)张玉书.康熙字典[K].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5]张桂光.汉字学简论[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