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职业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职业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通过对职业教育师资失衡的法律制度、政府责任、预警机制等方面的理论思考,提出加大经费投入是实现区域教师均衡的保障;开展人事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实现区域教师均衡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完善区域教师交流制度是区域教师均衡得以深入推进的有效措施;加强对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等促进职业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职业教育 区域师资 均衡发展

[作者简介]施滋英(1964- ),女,江西南昌人,徐州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陈澎(1959- ),男,上海人,徐州工程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徐州 22100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苏北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JD880034)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80-02

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指示,提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建成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多层次体系、拥有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保证。

一、职业教育教师均衡发展的理论思考

(一)通过立法,为职业教育教师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没有法制建设和制度保障,职业教育教师均衡发展难以实现。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必须通过教育地方立法的形式,将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等固化。同时,为切实办好职业教育学校出台地方性法规,特别要明确师资均衡发展各方面相应的职责,使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有法可循、有效实施,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如教师待遇、区域交流的规定等。

(二)强化政府责任,制订可行措施,保障教师均衡配置

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政府,增进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政府的责任,必须强化政府的主体地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新体系,办好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同向同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因此,在职业教育教师均衡配置方面,应扩大优质资源共享的区域范围,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流动有序、合理。这也是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高质量普及职业教育的一条有益经验。

目前,我国在均衡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方面需要体现政府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调控来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基层地方政府及省、中央政府应以“零差别”作为推进区域职业教育教师均衡发展的抓手,实现区域职业教育的公平发展。均衡配置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优质的职业教育依靠优质教师资源做保障。

从职业教育发展看,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积极性,只有将相同业绩下教师的收入差别不断缩小,使同等级别、同质业绩的不同区域教师享受同样待遇,才是实现区域职业教育教师均衡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在制定基本统一的职业教育师资工资标准的基础上,向薄弱地区的教师倾斜,提高他们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薄弱地区任教,带动薄弱地区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强化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由国家、省区政府统筹安排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确保资源配置到位。

(三)立足于区域,逐步推进区域教师均衡发展

推进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均衡是长期的目标,存在很多困难;区域教育多元化的均衡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区域教育均衡的意义所在。通过点面结合,逐步推进区域均衡,特别是区域内不同层次(市区各个区、县内城镇等)的均衡;先在一定区域内达到均衡,才能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整体均衡发展。因此,在探讨职业教育教师均衡问题时,应立足于一个地方、一个区域,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逐步实现教师均衡发展。

(四)建立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标准、有效的监督预警机制,确保区域教师均衡发展

根据国家制定的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标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各地职业教育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后监测报告,并根据监测结果向政府主管部门做出预警,敦促各地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各地职业教育实现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二、区域职业教育教师均衡的改进举措

(一)加大经费投入是实现区域教师均衡的保障

目前,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职业教育薄弱是影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学校建设好、条件好、适宜教师的成长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1.加大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提高农村及薄弱地区的教师待遇。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乡镇,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职业教育专项发展经费,建立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特别岗位津贴,改善农村教师尤其是偏远地区教师的生活、福利待遇,落实农村职业教育教师“五险一金”社会保障机制,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别,使职业教育教师能安心地在农村和薄弱地区工作。

2.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农村和薄弱地区的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如果缺少培训、进修,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无异于空中楼阁。应保证职业教育教师用于继续教育的经费在教育费中按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2.5%和教育费附加中不低于5%的比例安排,学校教师培训费在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范围内安排。还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实施教师远程培训,鼓励教师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提高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3.多渠道筹措资金,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在办学条件实现逐步均衡的条件下,区域教师均衡发展才得以保障。

(二)开展人事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为实现区域教师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1.淡化教师的单位角色,变单位人为系统人。要使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均衡发展,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必不可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内容,促进校长和教师定期双向交流。同时,通过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和全员聘任制,将不适宜的教师采取提前退休和买断工龄等方式,出让其岗位,有序补充优秀高校毕业生,逐步实现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年龄、知识、能力、学科结构的优化。

要实现教师的定期交流,应逐步实施全员合同聘任制和无校籍管理,必须将教师的管理权限收回到县(区),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聘任、统一管理、统一配置教师资源。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对教师的人事管理实行有关部门总量控制、教育行政部门动态调整的管理机制,在总编制范围内调剂余缺,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

2.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优先配齐、配强薄弱学校的校长和其他领导成员。建立职业教育校长交流制度,实行校长定期轮换交流,每届任期3年,任满两届必须交流;学校其他领导在同一学校、同一岗位任职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年。以县(市)为单位,每年选派优秀校长、校级后备干部和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优秀教师到办学困难的学校任职;选派办学困难学校校长、后备校级干部和优秀教师到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挂职锻炼。在双向交流中让学校领导体会到艰苦学校任职的价值和意义,使真正优秀的人才在教育教学管理的一线,带好一所学校、成就一番事业。

3.制定政策,选拔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充实职业教育教学一线。目前,针对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城区薄弱学校、乡镇农村学校工作的现状,可规定:只有具备至少1~2年在农村及薄弱地区职业教育学校工作经历的大学毕业生才可以转为正式编制教师;大学生到艰苦地方工作可以按照年限抵偿部分贷款或返还部分学费;将在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工作作为教师评定职称的必备条件。

(三)进一步完善区域教师交流制度是区域教师均衡得以深入推进的有效措施

一是建立城乡教师、校长双向任职制度,在县级区域内实行城乡及强弱学校之间的双向任职交流和挂职培训学习。二是建立区域内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对市区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6年的职业教育教师分批进行异校交流;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每年要有一定比例在学区范围内流动。三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校长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和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区域教师均衡配置。

建立教师流动激励机制,将教师流动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与晋升、干部选聘等方面挂钩,并向同区域内薄弱学校、偏远地区学校、农村学校的职业教育教师倾斜。同时,可以考虑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流动办法,通过校际走教、跨校兼课等以解决区域间部分学科教师紧缺的矛盾。

(四)加强对教师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建立健全培训制度,探索职业教育教师多元培训的有效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多样化、多渠道的适宜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要求的培训机制和继续教育体系。将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与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和职称晋升制度相结合。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将政府投入与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相结合,从教育经费中专门将教师培训经费作为专项费用,专款专用以确保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2.构建并完善县、乡、镇学校三级培训网络。使之成为上挂高等院校,下联职业岗位实际的新型教师学习机构,以适应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发挥其服务教学、研究的辐射功能。对有条件建设网络环境的乡镇职业教育学校,充分利用优质教师培训资源,高质量、高效率地开展教师培训。

3.进一步利用网络资源,充实名师讲坛、同步课堂、网上图书馆等。免费开放网上名师课堂,让农村、薄弱地区职业教育学校学生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引进和拍摄名特优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通过教育城域网免费向职业教育学生和社会开放,作为学校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和家庭教育的有力补充,让职业教育的学生都能享受优质的课堂教学资源。

4.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思想觉悟。在注重制度和法规建设的同时,应当强化师德修养。通过多种途径树立典型,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觉悟,让教师认识到在艰苦地方工作是职业教育教师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认识到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实行职业教育师资均衡发展是实现职业教育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均衡发展,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周进军.西部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2).

[2]范文晶.德国职教师资培养特色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34).

[3]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均衡测度与比较分析――基于京津沪渝的实证调查[J].教育研究,2013(8).

[4]陈建武.论我国台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

[5]承英.城乡教师流动谈[J].内蒙古教育,2007(4).

[6]孟庆国.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