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方课堂互动策略的观察与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方课堂互动策略的观察与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和互动策略原则来看西方课堂教学的互动模式,笔者从大量的教学观摩中总结其教学互动的特色,进而对互动教学进行进一步深入思考。

【关键词】西方课堂 互动策略 建构主义

布鲁纳(J.S.Bruner)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这个模式涉及储存信息的内部系统,而信息是通过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布鲁纳由此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知识结构就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观念,它不仅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懂得基本原理可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有利于记忆,适于迁移;能够缩小知识间的初、高级水平层次的间隙。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通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显然,这种知识观是对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巨大挑战。照建构主义看来,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是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肯定还会有更真实的解释。更为重要的是,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让学生接收的理由,用社会性的权威去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只能由他自己来建构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理解新知识,而且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互动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旨在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建构最适于自己的英语学习,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

笔者在英国拉夫堡大学访学期间观摩了该校英语系本科生写作与语言学两门课程的课堂教学。该校2015年被评为全英最受学生欢迎的大学,因而该校的教学模式与策略极具代表性。在教学模式上教师普遍使用互动式课堂教学,其策略特色如下:

(一)互动目标的多维性。对于一个议题教师从多种角度不同层面提出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一个或多个问题发表看法。教师会提前给出问题,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查阅资料,充实内容。对相同问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成组,可以预先讨论,而后在大课上再与全班进行讨论。讨论后学生将讨论稿整理成文交给老师。

(二)师生互教互学。在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常常要根据所教学的内容或主题来变换互动的模式或方式,如有时采用问答式,有时采用讨论式,有时采用质疑探讨式等。可以是师生互动,也可以生生互动。往往一次讨论衍生出多次多层多角度的讨论,在讨论中丰富了知识,加深了理解,为开拓新知识新理论奠定了基础。

(三)确保互动教学效果的有效性。许多文章强调课堂教学中重视互动的作用,但对确保互动教学效果的有效性的研究还是空白,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笔者的观察,该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保存十分重视。讨论后的议题学生都要整理成文交由老师批改,学期结束前将整个学期的论文进行分析、评价、总结,进一步巩固课堂互动的成果,完成从单一思维到多维度思维的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这一点没有给予重视,甚至被忽视。

互动教学让学生在人文的光照中探究科学,在科学的探究中享受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潜能,促进学习成果的内化。教师“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非外在的专制者”,这就要求师生互教互学,不断提高互动水平。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思想与情感实际,形成人与文本、人与媒体、人与生活以及人与课堂氛围的交互影响,以达到多维互动,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样,教学就充满“人情味”,成为师生之间的生命交往与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不至于失去生命的投入和情感的体验,而异化为一种机械的模拟过程。

【参考文献】

[1]任红杰.关于高校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7(05):43-46.

[2]刘鹏辉,李乃乾.互动式多媒体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探索,2006(08):46-47.

[3]徐飞.国内外课堂互动研究状况述评[J].国外外语教学,2005(02):55-63.

[4]Andrew D. Cohen .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