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请来文本背后看一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请来文本背后看一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本是立体的。我们习惯了多角度、多层面和多主题的文本解读,却很少绕到文本的背后去思考并挖掘更深层次的意蕴。文本的背后,即对文本叙述内容的对立假设或文本中被主体叙述忽略了的细枝末节。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叙述,另辟蹊径,思考“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那样”“怎么就会这样”等问题,进而读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深意。例如,教学传统名篇《烛之武退秦师》,师生们多将注意力放在领会烛之武说服秦伯撤军的精妙辞令上,这当然无可非议。但前人有评:“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清朱彝尊《经文考》)“高深若山海”何从见得?笔者教学此文时,要求学生在读懂文本内容后将思考朝前再跨一步,从故事发展的对立可能性入手,作情理上的探究,从而体会到文本内在的勾连契合之美和启人益智之美,领略了其“山海高深”。

一、 晋为什么不独自伐郑

首段交代了晋秦联合伐郑的原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显示矛盾的主体是晋郑,秦来伐郑只是作晋的帮手。晋为什么不单独伐郑?而且,在秦撤军后,为什么“亦去之”?

背景资料显示,在此前两年(公元前632年)的城濮大战中,以晋为首、秦为辅的军事集团击败了以楚为首,包含郑在内的军事联盟,晋得以一战而称霸诸侯。秦在晋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过晋。加之史上的“秦晋之好”,晋伐郑带上秦似乎是出于回报。其实不然,面对巨大的战争利益诱惑,晋不独享而邀请秦加入,更多的还是对自身单独行动底气不足。郑“贰于楚”,暗示楚是郑的后盾靠山。对晋而言,单独伐郑当然绰绰有余,单独应对楚郑联盟怕就力不从心了。而有秦的加盟,晋秦合力足可以震慑楚,使其不敢轻易助郑。所以,晋邀秦出兵是利用加依赖。

明晓了晋秦的这层关系,在秦撤军后晋“亦去之”便在情理之中了。晋侯撤军的理由冠冕堂皇,“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好像都是从维护晋秦联盟关系角度说的,但他还有更重要的难言之隐:一方面,秦已“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此时晋再伐郑必然将秦置于敌对位置,而破坏原有的晋秦联盟是晋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秦“倒戈”撤军后,楚在郑危急关头出手相救的可能性陡然增大,这也正是晋最初的担忧。

首尾两段看似寻常的语句都有“潜台词”,且相互呼应成理。

二、 烛之武为什么不去见晋侯

在国家几近灭亡之时,佚之狐建议郑伯请烛之武去见秦君。按常理,战争矛盾的焦点在晋郑之间,从晋侯处入手做工作方能釜底抽薪,最不济也可请盟友楚来相助。但佚之狐为何偏偏建议郑伯派烛之武去见秦伯呢?

晋出师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灭郑来壮大自我,郑求晋撤军显然是徒劳。洞察“国际”局势的郑人当然也知道,楚面对晋秦强敌的震慑,为求自保,一定不敢引火烧身。

而“晋军涵陵,秦军氾南”的局势分明又显示,晋秦两军是分开驻扎的,这让郑人看出了端倪:两军本可以合兵一处增强战斗力,分开驻军是因为他们各怀鬼胎,各有打算。佚之狐虽不知道后人本杰明·迪斯雷利的名言“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他还是揣摩出了秦伯并非真心助晋伐郑的心理,看出了晋秦间的联盟基础并不牢固,这就找到了消除国难的突破口。试想,如果晋秦联军驻扎一处,烛之武何以能见秦伯而不为晋侯知晓呢?如果秦不是只顾自身利益,烛之武何以能劝说其退师呢?

“晋军涵陵,秦军氾南”一句看似闲笔,却为后文情节的展开作了情理上的铺垫,使得文章情趣盎然。

三、 烛之武为什么不爽然出使

烛之武出使前抱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整个故事在剑拔弩张的大背景中的一个小插曲,似也可有可无。在《左传》如此精练的文笔之下,作者不忘带上这一笔,自有深意。

相传《左传》是阐释《春秋》微言大义的史书。史书不是政治教科书,更不是革命传单和口号,“大义”要隐含在“微言”中,后人揣摩习得方能化为己有。烛之武长期受冷落,已年近七十,仍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心里自然不平。笔者认为,烛之武的抱怨恰好也暴露了郑国内部的矛盾,但即便有矛盾,郑国君臣也很快捐弃前嫌,共赴国难。烛之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的博怀是郑取得胜利的前提。相比之下,晋秦两强国名为结盟,实际各怀鬼胎,貌合神离。双方内部力量整合配置的差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暗示了故事的必然结局。因此,郑系安危于一人,民系生死于一行的决策绝不是盲人瞎马,铤而走险,而是同仇敌忾,胜券在握的举动。文似看山不喜平,史家不经意的一笔既增添了情节的曲折美,又富含了事件的情理美,给了后人深刻的启示。

四、 烛之武辞令为什么不易一字

烛之武说秦伯的辞令仅九句话,但天衣无缝,确是不刊之论。笔者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是第一层,表明了郑对眼前强敌压境局势的正确态度,“服软”让秦伯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为下面游说的展开奠定了基础。第二句到第五句为第二层次,烛之武从秦的角度分析了“亡郑”和“舍郑”两种情况对秦的利与弊:亡郑陪邻,邻厚君薄,于秦有害无利;舍郑为东道主,共其乏困,于秦有利无害。这四句话都在放眼长远,明析利害,点醒了“梦”中的秦伯,让他透过眼前微利看到了将来的隐患,茅塞顿开,撤兵之意已有。第六句到第九句为第三层,烛之武进一步从晋秦的历史矛盾“朝济而夕设版”入手,挑起秦伯的宿怨,让他进一步认识到“晋,何厌之有”的事实。烛之武暗示秦伯,即便取下郑,寡信贪婪的晋最终能让秦得到预想的好处吗?更厉害的是预想未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阙秦利晋”是必然结果。这四句话好比钢刀直扎秦伯之心,让他对自己先前的鲁莽举动想而后怕,撤兵助郑之意已定。三层意思层层递进,直说到秦伯的心坎上去了。试想,这三层意思更换思路角度,变换言辞语气,其结果又会如何呢?

五、 郑伯为什么不曾重用烛之武

这似乎是个古怪的问题,因为它看似与主体事件无关。但佚之狐为何直接建议郑伯让烛之武去见秦君,不得不令人生疑。

回头再琢磨烛之武的外交辞令。从郑和秦的立场上看,这段辞令都是精妙绝伦,天衣无缝的,烛之武堪称杰出外交家。但平心而论,烛之武辞令的第一、二层(参照上文第四部分分析)句句言之凿凿,但第三层便包藏祸心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此处的“晋君”并非晋文公,而是晋惠公(晋文公之弟)。烛之武利用秦穆公和晋惠公的旧恩怨来挑拨他和晋文公的联盟之谊,实属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之举。难道兄弟间在处事方式上还“遗传”?不过秦穆公居然就信了。再者,“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更是一种推测,没有丝毫的客观依据。居心叵测的烛之武只是想让秦穆公进一步加深“夫晋,何厌之有”的印象,便使出了无中生有的伎俩。多疑的秦穆公当然宁信其有,也采信了。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是靠智慧加诡计。这虽是应敌之策,但在信奉仁义的古人看来绝非君子之举。烛之武的不择手段足以让人对其人品产生怀疑。佚之狐当初看重的就是他惯用此等下劣手段。可见,生活中人们对烛之武是钦佩其才华,鄙薄其为人。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左传》旨在委婉地向世人昭示:才有余而德不足的烛之武,不到万不得已是得不到郑伯青睐的。

《烛之武退秦师》全文共四段,看似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但从文本叙述的背后入手展开分析就会发现,字字珠玑,句句暗合,段段关联,浑然一体。知其意,悟其神,得其趣。文本中常常隐含着出人意料的言语智慧,只有通过深度解读,方能涵泳文本,品味语言魅力,彰显文本意义。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