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本识记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本识记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中最基本的层级。读书识字,常会碰到一些生字词,除了查字词典外,还可在句子中确认语义。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上下文具体的语境中,大可推敲出语义来。不过有所识别,不一定能融入记忆。要能在记忆中巩固下来,还得多费一番工夫。

朱熹说:“书只贵读,读多自然晓。今即思量得,写在纸上底,也不济事,终非我有,只足贵乎读。这个不知如何,自然心与气合,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读来读去,少间晓不得底,自然晓得;已晓得者,越有滋味。若是读不熟,都没这般滋味。……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读不只是看,更要读出声来,是很有道理的。朱熹很强调读,对于文本就是要反复地读,读得熟了,自会在记忆中留下印象,并有所收获。朱子读书法中,还有这样一个例子,“昔陈烈先生苦无记性。一日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书!’遂闭门静坐,不读书百馀日,以收放心;却去读书,遂一览无遗。”这里强调的则是收拢心思,把心思都用在书上,再反复地读,自然有助于识记。

朱熹又说:“读一件书,须心心念念只在这书上,令彻头彻尾,读教精熟。”反复地读,不等于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理解之义也在其中的。“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理,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是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理解作为更高的能力层次,自可把较为基础的识记包括在内。用理解来配合识记,或许效果更好。“唐彪曰:读书能记,不尽在记性,在乎能解。何以见之?少时记性胜于壮年,不必言矣。然尽有少时读书,不过十余行,而壮年反能读三四十行,或少时阅书一二张,犹昏然不记,壮年阅书数十张,竟皆能记其大略者。无他,少时不能解,故不能记,壮年能解,所以能记也。横渠子曰:‘凡人能透彻大原之后,书即易记。’此言先得我心也。惟经历者始知之。”(《读书作文谱》)这里所说的,仍就是用理解来加强识记。

再如黄山谷的《与李几仲贴》:“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馀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这里强调的自是精读的重要,精读才有助于识记。“读书要有记性,记性难强。某谓要练记性,须用精熟一部书之法。不拘大书小书,能将这部烂熟,字字解得,道理透明,诸家说俱能辨其是非高下,此一部便是根,可以触悟他书。……只是这部书,却要实是丹头,方可通得去。倘熟一部没要紧的书,便没用。”(《李榕村集》)这里所讲的是专读一部书的做法,以此来锻炼记性。在过去,这样的一部书自是经或史,而今则可落实到语文课本中来。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科,有其供教学用的教材,即课本。尽管课本的选文不尽如人意,但毕竟多是名家名作,可供读诵及识记。语文课本是经常要面对的,非读熟不可。十二年的中小学语文学习,若仍以一学年两册课本来计算,则二十四册课本颇有容量。若都读得熟了,有所识记,便可打下一些功底。且大多数人都是由语文课本进入人文世界的,语文课本的功用不可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