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黔东南农村小学生学习压力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黔东南农村小学生学习压力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心理上产生了与年龄不相称的过重压力。在广大农村的学校中,主要体现在小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的认识、能力、积极性不足,形式化严重。通过结合农村的切身环境,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与归因,主要为农村学生家长“现实”化的教育逻辑、农村教师懈怠的教学态度、农村学生场依存性的学习态度以及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的匮乏和评价体制的不健全。本论文就是要发现黔东南州教育小学生学习的问题,以供决策者或教育者思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学习心理压力 解决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但小学生学习压力增大的现象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就需要学校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的行政部门需增加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努力营造有利于农村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与氛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小学生在学习上更加的有活力和积极性。

1.造成小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几个方面

1.1 家长与老师对小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或老师带有功利色彩看待孩子的学习,并把孩子的成绩作为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平时孩子的状态和态度家长或老师很少会记得,对于孩子的成绩有所提升时,家长或老师不能及时的有效的予以表扬鼓励;孩子成绩一旦不能达到家长或老师的要求与目标时,就会对孩子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学习就会丧失兴趣。

1.2 家长与老师满足不了小学生的需求。学习的兴趣对于孩子来说属于较高层次的认知需要。现在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安全的需求有保障。如果家长过于严厉,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他们往往会缺乏归属和爱的需要;老师讲授的课程内容孩子不喜欢,成绩不好,孩子就会遭遇挫折,缺乏自尊自信;内向的,不善于沟通交流的,很难融入到班集体的小学生,会缺乏归属感。

1.3 传统文化的影响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教育模式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但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它造成了教育中的“分数至上”、“考核领导、教师的标准”等弊端,导致学生学习死记硬背,出现了考试与升学竞争的白热化的现象,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这是学生课业负担原因之一。

1.4 片面追求成绩。热爱关心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这里的关心热爱应该是全方面的,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的关心,也包括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但许多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只停留在对学生的学习关心上,认为只要自己教出的学生比别人强,自己就尽了教师之责。因此,不顾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如何,也不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过度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竞争,目前小学竞争也很激烈。这也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学校考核教师的方法,主要是教师所带班的成绩,这也促使教师片面强调成绩而丢失了教师的初衷。

1.5 家庭因素。由于祖祖辈辈务农,既没有读过书,又没有偿到过知识的甜头,即使极个别读过书的,反倒起着反面例子的作用,所以仍然是务农。因为没技术没资金,没有胆量,没有开拓创新意识,经若干次的幻想落空,若干次的碰壁,若干次的失败,仅有的一点积极性经衰减再衰减,不得不演变成封闭保守,带有浓厚“乡土特色”惰性。

1.6 家庭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来源。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愿更加强烈,有些家长为了购买辅导资料,省吃俭用,不遗余力的强迫孩子博取高分,孩子成为家庭的学习机器。也有些家长不惜重金选择重点中学,为了考取高分,要求孩子不断机械重复那些单调的基础练习。随着社会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提出更高的要求,家长依照个人主观意愿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必然给孩子造成较重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

1.7 自身因素。模糊的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活动的内部动力,许多孩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因此,学习缺少必要的压力,上课不专心、不能集中精力,学习态度不积极,不会主动寻求适合自己的灵活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为了“奉父母之命”,实现家长的愿望,应付老师的“差事”,完全在家长和老师的检查督促下被动学习。孩子的精神压力、学业负担过重。家庭、社会、学校的压力这“三座大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要有好前途就必须“小学力争上游,初、高中争取重点,大学要上名牌”,把孩子学习的那根弦绷得太紧,把孩子逼得很累,孩子深受应试教育的高压,片面升学率的威逼,心理负担的困扰,根本享受不到任何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把学习视为一种苦“差事”,并由对学习的不满转变为对学习的厌倦。

1.8 教育教学方法不当。现在枯燥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尤其是山区教师,漠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

1.9 师生关系不融洽。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当师生关系融洽时,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特别有干劲;当学生与教师关系紧张时,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破罐子破摔,干脆不学了,反正老师也不能把我怎么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转化为对学习的厌烦。

2.解决小学生压力的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农村的社会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一些不健康的社会风气就会侵袭校园。由于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的影响,加之家长没有及时、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很容易侵蚀他们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那么,要解决小学生的压力,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学校、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要求他们一下子改变这种制度是不切合实际的,可以从教育方面来寻找突破,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与学习有关的意志品质主要是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等坚强意志。因此,学校教育应在提倡愉快学习的同时,重视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使之克服厌学。

2.2 树立教学新观念,调动学生主动性。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教会学生学习和学会如何学习的新型教学体系,更好地让学生明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的参与程度,由消极被动地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厌学问题。

2.3 减轻学生负担。要使学生从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只能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社会、学校及家庭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理论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2.4 学校、社会、家庭齐努力。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社会,家庭要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来解决厌学。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出表率,多为孩子着想,使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切忌急躁,教师和家长不能对学生随意迁就,也不能严厉粗暴,要多和孩子交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就社会而言,通过教育体制、就业体制改革给学生制造实现人生理想的有利条件,使广大学生在升学、就业方面少一点思想压力,多一点进取精神,在公平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农村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我们要结合特殊的实情寻找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方案。比如: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有效的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往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单向度、“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广大教师应当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们个个都是好孩子,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和复制的个体,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一切教育教学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独特而全面的发展。教师的作用应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潜力,使之乐学、会学,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赋予学生应有的自主性与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探索新问题,并能主动的寻求答案。教师要学会重新审视和定位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也要重新思考自己是否处在“平等”中的首席,要从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过渡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意识,化被动为主动。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为实现自我生动、活泼的发展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要发展学生的这种主动性,就要与学生多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把握的问题视角和学习生活的处事原则,从而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拥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来说,新奇的事物很多,大千世界中有太多的事物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感与探索欲望,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从而来精心设计课堂实施的手段和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游戏等直观和生活化的场景来吸引学生注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真正从“要我学”走向“我要学”,就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最终,学生成为在生活世界中生成的人,是具有完全人格意义的人,是得到充分发展、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是具有怀疑品质、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而不是在理论的科学世界中得到成长的单向度的人。

加大学校教育经费的投入。我国投在教育中的经费总额一直不足,并且其中大部分的资金都流向了大城市的重点小学,留给农村学校的经费就严重短缺,造成农村与城市的学校之间产生巨大的剪刀差。要改善农村的教育现状,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教育投入,使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水平有所提高,缩小与城市学校的差距。“穷了谁也不能穷了教育”,国家应给予落后农村学校以经济上的帮助与支持,完善对于自主学习所需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农村有再好的教师、再努力的学生,但没有提供学生学习的物质前提与基础,农村学生的自主学习实难开展。所以,改善农村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大经济上的投入,提高现有的办学条件,从而对农村学生学习的教育资源有所保障。

总而言之,无论是城里小学生,还是农村的小学生,我们都应该要合理的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他们,让他们在快乐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学习,让他们有个美好的童年。同时也要不断进行自我的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喜好,使他们不断地发展它、实现它,最终使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既是作为老师们的期待,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郭黎岩.《小学生学习压力与辅导》.

[2] 王一军.《创建语言文化环境,树尚德博学师风》.

[3] 伍新春.《儿童学习与教育心理学》.

[4] 《现代教育教研》赵玖平2011年第10期.

[5]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