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116-02
急性腰扭伤(acute lumbar muscle sprain)以腰部不适或腰部持续性剧痛,不能行走和翻身,咳嗽、呼吸等腹部用力活动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小关节突等组织急性扭伤。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多系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故称之为芒针。它是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芒针因其体长刺深,通过穴位刺激,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有疏通经络止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等作用,适宜治疗“深邪远痹”。芒针透刺拔罐加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7年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患者206例中,男125例,女81例;年龄15-72岁;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1周;服用药物治疗不见效者40例。本病多数患者伤后随即出现腰痛,多呈强迫,活动受限,坐、卧、行走均困难,咳嗽、打喷嚏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轻者扭伤当时腰部疼痛不明显,数小时或1-3天后疼痛逐渐加重,以致腰部不能活动。检查可见伤处明显局限性压痛,肌肉紧张、痉挛,重者可见代偿性侧弯。压痛点多在棘突旁骶棘肌处、腰骶关节、第三腰椎横突尖、髂嵴后部和腰椎棘突上与棘突间等。部分患者可有臀及下肢牵涉痛,但直腿抬高踝背屈实验阴性[1]。X线片显示:一般腰椎生理曲度侧弯,重者反凸,椎间隙无明显变化,骨质正常。
2 治疗方法
2.1 芒针透刺加拔罐治疗
患者平卧床上,暴露腰部皮肤,选阿是穴或明显索条状隆起处作为针刺点。常规消毒皮肤后,用直径0.35mm,长150mm毫针快速刺入皮下,针尖顺肌肉走行方向斜刺入约60~125mm,施以捻转泻法,待指下感觉有沉重涩滞转为轻松流利感时,将针缓缓退向皮下,摇大针孔,再轻轻退出。约需4-6分钟。针毕,迅速在进针处用闪火法闪罐数次后,留罐10-15分钟,至淤血留尽起罐,取下罐后擦去皮肤上的血[2]。
2.2 推拿治疗
患者俯卧位,术者站其患侧,施滚法、弹拨法于腰骶部,按揉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拿委中。待腰部肌肉放松后,嘱患者侧卧位,施腰部斜搬法,左右各一次。推拿施术约15-20分钟。
3 疗效及结果
3.1 疗效
痊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好转: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但因天气变化或劳累后偶有不适;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
206例中,痊愈181例,占87.86%;好转25例,占12.14%。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44岁,教师。2009年4月10日就诊。主诉:腰部疼痛2.5小时,患者晨起锻炼打篮球时,不慎扭伤腰部,疼痛剧烈,不能弯腰屈背,不能独立行走,咳嗽时疼痛剧烈,不能左右侧弯,舌质紫,脉眩涩。诊断:急性腰扭伤。经芒针透刺拔罐加推拿治疗45分钟后,痛除病愈。
5 体会
5.1 急性腰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和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柱的枢纽,骶髂关节是脊柱与下肢的桥梁,体重的压力和外来的冲击力多集中在这些部位。当腰部在活动或负重时,若用力过猛,或扭转过度,或负重过大或不正等,均可造成腰骶、骶髂关节和两侧骶棘肌的扭伤、错缝,产生局部充血肿胀、软组织痉挛、小关节紊乱等,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腰痛,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尤以前屈为明显,患者多不能站立与行走,亦有部分患者疼痛向臀部放散,咳嗽、喷嚏与用力大便时可使疼痛加重。
本病多因搬物时负荷过重、不当,或无准备时突然变换等造成腰部肌肉、筋膜、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撕裂伤;或
腰椎后关节紊乱,滑膜嵌顿,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使代谢产物及渗出物不能及时排除,不通则痛。《内经》明确提出“菀陈则除之”、“血实宜决之”的治疗原则,用芒针透刺后,再用火罐在其压痛点上吸拔,可去除淤血,同时配合推拿,三种方法相结合可以疏筋通络、活血祛瘀止痛,纠正小关节功能紊乱,使腰部痉挛的肌肉得到缓解而疼痛消失。
5.2 本病患者伤后及早到医院就诊者,大多数一次即获痊愈,重者5-10次可康复。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以25-45分钟为宜。推拿手法应轻快、柔和,力量由轻到重,腰椎斜搬时,切忌粗暴及过分追求弹响声。对于腰椎椎体后缘及后关节增生明显者,慎用或禁用坐位旋转搬法。患者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防止受凉,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初期避免做腰部旋转活动。
参考文献
[1] 高等中医院校协编教材,针灸推拿治疗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83.
[2] 中国针灸学会.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J].中国针灸杂志,2001;(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