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微历史》看微博书的出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微历史》看微博书的出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微博足以影响人们生活的时候,作为文化产业的传统阵地——出版业,势必受到它的冲击与影响。于是,与之共生的微博书也从线上走到线下,进入传统出版领域,比如《微博改变一切》、《大头条》、《发财说史》、《有权懦弱》等。

微博的特征很明显,碎片化、口水化、快速传播,当然也快速消逝。很多言论、信息都依托在特定的时间、事件或者环境下,一旦时过境迁或者环境改变,就不再有意义。此外,微博非常依赖互动,一旦离开互联网,失去互动性,也就盛况难现。所以,选择微博内容时必须从全局考虑。本文以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微博书《微历史》为样本进行简要分析。

图书名《微历史》其实有两个意思,从字面上说,是用微博体写史,俨然1840~1949年的历史剪影,像现代版《世说新语》。另一方面,《微历史》乍看之下,可以让读者生出字面之外的联想。它绝对不是讲述细微到不让人注意的历史,而是尘封久远的历史信息的集萃。

历史方面的题材,是出版界的“常青树”,《微历史》的内容及表现形式与几年前热销的《非常道》几乎一模一样,所以,从表现样式上,这本书并不算独出心裁。事实上,在余世存的《非常道》之后,出版界跟风出版了一批“语录式”的所谓反映历史细节的图书,今年,余世存的《非常道2》出版,市场反应平平,正是因为人们已经厌倦了这类书籍。而《微历史》敢于顶风炒冷饭,也正是因为借助了微博的概念,书的内容和语句字数完全符合微博的样式,其实是新瓶装旧酒。

从作者的选择上说,人们厌倦了学者、教授、专业人士讲历史,于是开始热捧平民讲史。作者路卫兵是传媒人,本身更了解草根的阅读兴趣。在这部《微历史》作品中,路卫兵别出心裁地将历史和微博联系在了一起。旧时的历史与现时的高科技绝妙地搭配,为读者编著了一部新颖的历史类作品。

选定题材,确定作者,接下来就是技术方面的实践。

从书籍的封面上说,美编确实下了工夫。书的封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震撼。如同电脑中显示版本的微博界面,以微博格局作布局,以历史内容作话题,以名人作感兴趣的人……一切恰似直接从电脑上截屏而出的一个文字版的微博。封面上橘红色的副标题,准确地勾勒书籍的内容定位。其实,深入探究其中的内容之后,读者还会发现其独特之处。书中包含的2000个经典段子再现史实,200张罕见图片重温历史现场。不同于以往其他的历史类书籍,我们看到的历史信息全然是归纳总结的精髓。篇幅短少、包罗万象。历史中的人物当年的话语在书中得以重现,当年发生的情节在书中得以展现;历史中可能数以万计的内容被归纳总结至精简的微博字数。正因为采用微博的形式,一书之中,洋洋洒洒,说东道西,所谈对象杂中有序。这本书归纳了国学大师的真性情、文人风骨、军阀的趣闻逸事、小人物的话语等百年历史碎片的精华。虽然只是历史上的一角,却让人回味无穷。从这个方面上说,这本书的出版和策划是成功的。

优点归优点,我们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在肯定了这部作品的特色之后,也会感到美中不足。作者通过微博的方式介绍历史,形式新颖的同时,也注定了它必然的缺陷,那就是内容过于散乱。这其实也是微博类书籍面临的尴尬局面——微博的特殊性造成了它与传统出版之间的交融困难,书是要留存下来的,是要传播思想的,在心灵的更深层面打动人,而微博是速食的信息传播,它的碎片化性质使其和传统出版的距离更远。

虽然互联网是目前最具传播优势的媒体,但国内读者的阅读习惯决定了他们对于书籍的认识和选择还是倾向于纸质。正如著名作家、出版人师永刚所说:“至少在二十年里,传统出版仍旧在思想传播上占有优势,对于从纸质书开始认识世界的人们来说,读书需要一种仪式感,这是电脑所提供不了的。”

所以,出版编辑不应该学习网络创作的快节奏和碎片化。毕竟,大多数读者对传统出版的思想性和严谨性仍旧抱有信任和期望,图书出版不应该放弃自己所长,反而在短处使劲。无论如何,出版者都应该引导互联网的阅读,而不是被互联网所消灭。

(作者单位: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