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再说“见谅”之“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再说“见谅”之“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知识》2005年5期有傅炳民老师的《见谅≠原谅》一文,文中认为“自己已经不可能见谅于”中的“见谅”使用有误,应改为“自己已经不可能得到的原谅”。马兰刚同志在《也说“见谅”》(《语文知识》2006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并认为“见谅于……”属于文言被动句式,而笔者认为前者的说法是正确的,马兰刚的说法反而更为不妥,就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以就教于方家。

在古代汉语中,“见”确实经常用于表示被动,这里的“见”属于助动词,放在动词前面,和后面的及物动词一起构成“见+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式。例如:

①才高而见屈,遭时而然。(《论衡》)

②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楚辞》)

在需要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时经常使用“见……于”的句式。例如:

③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史记》)

毫无疑问,“见……于……”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被动句式,所以在文言文中有着较为普遍的使用,为大家所熟知,所以才会把“见谅于……”这种错误的说法看成是文言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其实在“见谅”这种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中,“见”已经不是表示被动的助动词,而是副词。因为古汉语中表被动的助动词“见”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例如:

④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见仇”即仇恨我或自己)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见用”即录用我)

⑥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见恕”即原谅我)

以上例证足以说明,“见谅”中的“见”决非表示被动的助动词,最后一例最有说服力,“见恕”是“原谅我”,而不是“被原谅”,而这种具有指代宾语作用的副词“见”放在动词前面时是无须用“于”引出什么行为的主动者的,因为它根本不表示被动。

我们再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看一下这个问题。在现代汉语中并非所有的动词都可以用于被动句,只有处置性较强的动词才可以,并且动词后面多有补语或别的成分。例如:

⑦自行车被我弟弟骑了。

⑧小鸡被黄鼠狼叼了一只。

“原谅”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用于被动句,我们只能说“得到了……的原谅”,而不说“被……原谅”,更不能说“被……原谅一次”等。

总之,无论是古代汉语的“谅”还是现代汉语的“原谅”都不能用于被动句,我们常说的“见谅”是“请对方原谅我”的意思,而不是被对方原谅,“见谅于……”的说法是错误的,是对这一表达方式的误解。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