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然审美参与模式与环境模式之逻辑辨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然审美参与模式与环境模式之逻辑辨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自然审美中,参与模式环境模式是两种重要的范式,代表了人们对自然审美的两种态度。两者在反对分离静观式审美上有着一致性,但在科学知上又有根本分歧。对二者的逻辑辨析有助于恰当的自然审美欣赏的形成。

关键词:环境美学;参与模式;环境模式;阿诺德·柏林特;艾伦·卡尔松

中图分类号:B8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092-03

环境美学所关注的是如何能够更好地对我们生活的世界进行审美的构建,其中,如何能够更好地欣赏自然一直是环境美学家讨论的焦点。在这些争论中,艾伦·卡尔松的环境模式和阿诺德·柏林特的参与模式最引人瞩目。这两种模式有着某些相似的联系,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于二者的辨析有助于我们厘清自然审美中一些混淆不清的观点,并引起我们对环境美学的核心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一、分离与连续之争:参与模式与环境模式共同的哲学起点

18世纪以来的西方哲学侧重于主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其发展的典型代表就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康德美学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由于受到夏夫兹博里和博克等人的影响,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论述审美鉴赏的第一契机时总结道:“鉴赏是通过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而对一个对象或者表象方式做判断的能力。”康德在此提出了审美的无利害性或非功利性的特征。审美的非功利性表现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静观”:“审美判断只是静观的,也就是这样一种判断,它对于一个对象的存有是不关心的,而只是把对象的性状和愉悦以及不愉悦的情感相对照。但在这种静观本身也不是针对概念的;因为鉴赏判断不是认识判断(既不是理论上的认识判断也不是实践上的认识判断),因而也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乃至于以概念为目的。”康德“静观”的审美方式实质上表现为一种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分离,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之外,而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通过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来实现对其欣赏。

之后的西方哲学开始出现了反对主客分离的二元论,其中杜威的经验论就是代表。杜威的经验与传统理解的经验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经验是主体受到外部刺激从而产生的一种被动的感受,而杜威的经验是指一种参与到周围环境中去的积极主动行为。杜威的经验论的理论基础就是连续。他认为人与自然是有着连续性关系的,这种连续表现在艺术审美中就是艺术与非艺术具有连续性,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有着连续性。由此,杜威认为所谓的审美并不是人对于审美对象的非功利性的静观,而是一种全身心参与其中的结果。“不存在自我隔绝,没有将之分隔开,而是存在着参与的完满性。”同时,现象学代表梅洛一庞蒂同样强调了人与世界的连续性问题,他的知觉世界不是与主体相分离的外部环境,而是主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对这种环境与人的对话交流,梅洛一庞蒂用“肉身化”这一概念来表述,强调了人与世界的连续性。

柏林特在杜威和梅洛一庞蒂连续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杜威的关注点还是在艺术欣赏上,而柏林特将他的理论演进到环境美学之中。他根据连续性理论认为,人的内部与外部是连续的,人与自己生存的环境是融为一体的,不存在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人。由此他认为无论是在艺术审美还是环境审美中,主体都应该是参与性的而不是非功利性的静观。正如他所说:“美学所说的环境不仅是横亘眼前的一片悦目景色,或者从望远镜中看到的事物,抑或被参观平台圈起来的那块地方而已,它无处不在,是一切与我相关的存在者。不光眼前,还包括身后、脚下、头顶的景色。”柏林特的审美参与模式是在非功利审美之外寻求另一种审美的新途径,确立了人与环境的一种全新关系。

另一位环境美学家卡尔松通过对西方传统的自然审美传统的考察,以期解决如何欣赏自然和欣赏自然的什么等问题,从而提出了“恰当的自然审美”的概念,并得出了许多与柏林特相似的观点。

他首先考察了西方传统自然欣赏的两种范式,一种是对象模式,一种是景观模式。在分析对象模式时,卡尔松认为这种将审美对象孤立于环境之外,作为独立存在的对象进行欣赏,对雕塑这样的艺术是合适的,因为它是一个自足的审美整体。正如卡尔松对形式主义自然审美的批判,我们不能从想象中或者在实际行动中将自然对象作为一个孤立的对象,从整体自然之中将其分离,然后对其形态、色彩等感官特征进行非功利性的静观。“自然对象拥有所谓的与它们所创造的环境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些环境中,通过作品力量的作用,这些对象是它们环境的一部分,同时,它们在环境因素之外逐步发展。因而创造的环境在审美上与自然对象相关。”也就是说,自然欣赏应如其本然,不能将对象与环境进行分离,自然是环境的。针对景观模式卡尔松认为,这种模式如同欣赏景观画时采用的方式相同,将自然作为一幅风景画,在特定的地点、特定的角度进行欣赏。这种自然欣赏的方式不是对自然本身的欣赏,而是根据欣赏主体的位置、距离和角度的选择而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卡尔松提出自然不是风景画,自然是“自然”的,不应将艺术欣赏中的静观方式引入自然的欣赏。

通过对传统自然欣赏范式的分析,卡尔松认为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对于自然欣赏而言都是不充分的。他受罗伯特·赫伯恩的启发,提出了自然欣赏的环境模式。他指出,我们欣赏自然既不能将对象与其环境相分离,又不能如同欣赏景观画那样静观,而是将对象融入环境,全身心投入其中,动态地、全方位地去体验和感受:“我们必须用所有那些方式经验我们背景的环境,通过看、嗅、触摸诸如此类的方式。然而,我们必须不是将其作为不显著的背景来经验,而是作为引人注目的前景来经验。”

无论是参与模式还是环境模式,柏林特和卡尔松都是从对审美的非功利性的批判开始的,他们提出的这两个概念都是反对传统美学中的主体客体分离的静观模式,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连续性和融合性。虽然这两位环境美学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概念,但在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模式就是一种参与模式。

二、经验与认知:参与模式与环境模式的分歧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在反对对自然的非功利性静观欣赏模式上,参与模式与环境模式有着共通性,但是这两个概念又有着内涵上的分歧。如果说参与模式是一种经验美学的话,环境模式则是一种认知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