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究性教学——作为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教学的基本核心就是: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向他们提供参与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探究性学习真正体现出“理念新、实施易、效果好”的良好态势。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才能做到让数学探究性学习有效、实效乃至高效。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的确,给学生生动、具体、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

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先用投影出示各种人民币,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人民币的认识:

生1:元最大。

生2:10分就是1角。

师:如果让你们把这些人民币分类,你打算怎么分?

生1:分两堆,纸币放一堆,硬币放一堆。

生2:分三堆,把“元”的放在一起,把“角”的放在一起,把“分”的放在一起。

……

师:我这里有多少钱呢?谁愿意帮忙数一数?(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数)

师:你手上有多少钱?请大家也各自数一数(让学生各自数自己手中的钱,同桌互相检查)。

师:(出示带有标价1元的一支铅笔)你准备怎样付钱?

生1:给你1元硬币或者纸币。

生2:给你2个5角。

生3:给你10个1角。

……

在这个教学情境中,由于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材料具有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迫不及待地投入学习的活动中(认币、换币、购物),初步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付钱、找钱,并且体验了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真实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构建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数学

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搭建合作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可以借助教材,先出示填空题:1分米=( )米,10厘米=( )米,100毫米=( )米;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学生完成后)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0.1=0.10=0.100,小数的末尾多一个0或少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同意这一观点吗?(有同意的也有不同意的),谁能说说自己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学生一下子沉默起来)

师:如果我们只是猜想而说不出理由,结论是不可靠的。现在请大家分组交流,相同观点的同学可以坐在一起想办法验证自己的观点,并想办法找理由说服与你观点不同的同学。(学生分组交流,合作验证)

小组1:我们小组同意这个观点。我们是这样想的:超市的可乐标价是5.50元,即5.5元,5.5=5.50,所以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少掉一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组2:我们小组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0.1里有1个十分之一,0.10里有10百分之一,因为1个十分之一等于10个百分之一,所以0.1=0.10,也就是小数的末尾加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挖掘潜在的游戏资源,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小学生天好游戏,所以益智游戏可以说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教师若能挖掘课本知识潜在的游戏资源,让学生有充分表现的机会,学生就能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要学习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弄清楚“可能性”大小的关系,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看谁转得最准确。制作两个彩色的转盘,转盘里有红、蓝两种颜色,第一个转盘红色区域有7个,蓝色区域有3个;第二个转盘红色区域有5个,蓝色区域有5个。在教学前,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规则:当转盘停止时,谁的指针停在红色区域谁就赢,然后进行小组比赛。先请第一、第二组的学生比赛,结果都是第一组赢了。在活动中学生刚开始还没发觉区域设计不公平,当第二次又是第一组学生赢时,第二组的学生才知道他们输的原因。轮到第三、第四组比赛时,学生都争着用第一个转盘,因为他们掌握了获胜的“知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在玩中探究了“可能性”大小的关系,既学得轻松,又理解得深刻,而且还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四、提供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数学

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而操作又是理解的主要手段,是理解的本质和内涵。有效的操作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巩固,更能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刻苦钻研的品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实现主动建构的高度,用比较、转换的策略来处理教材,以学生为主,改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探究型数学课的实效,构建富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教学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教育才有生机。

(责编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