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新课程教材中探究、拓展问题的几点尝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新课程教材中探究、拓展问题的几点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具有探索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新课程教材 思维起点 思维过程 思维迁移 发散思维 探究拓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45-01

有许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有部分同学的成绩呈明显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初中数学教学受升学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机械性的训练较多。而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往往注意不够。而高中数学课的教学容量多,思维容量大,如果学生仍满足于进行机械的模仿训练,那么就无法学好高中数学。对高中学生来说,仅仅“想学”是不够的,重要的是 “会学”。本文拟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请教于同仁,不当之处,敬请赐教。

一、指导学生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面是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尝试的一个案例。

由苏教版必修五第94页的探究,拓展中的第13题(例1)说起:

例1. 已知正数x,y满足x+2y=1,求■+■的最小值。

经过几分钟的尝试后B同学给出了解法:根据条件等式把其中一个字母用另一个字母表示,再通分,把分子看成整体,转化为分母二次,分子一次的模型,再将分子分母同除以分子,转化为分母为双钩型函数式求解。

接着C同学说提出,把分子1用x+2y代换,应用基本不等式也可以求最值。

这时E同学:在所求式子上乘以“1”,也一样转化成上述模式。

E同学的解法简洁,进一步优化了解题,思维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学生探讨的热情高涨,于是我给出下面一题:

例2. 已知x,y都是正数,且■+■=1,求x+y的最小值。

F同学说:在所求的式子上乘以“1”,即“1”的代换。

G同学说可以用x代换y转化成一个双钩型函数解析式。

二、“自主探索”中体现“探究学习”

众所周知,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悟”的过程。学生单单“懂”了、“会”了,但过不了多久就“忘”了。故我又给出:

例3. 已知x,y都是正数,且3x+2y=xy,求x+y的最小值。

看似没有“1”,如何创造出“1”来?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条件等式两边同除以xy ,这是用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把陌生的难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简易的问题上,从而问题得以解决。

类似相关问题如:(分母得到和为常数)

(1)已知0

(2)设a>0,b>0的常数,0

(3)若常数a,b是正数,0

这种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深刻,显然强于老师对知识的灌输,对解题方法的训练。

三、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法进行发散

如何使更多的学生思维具有灵活特点呢? 在教学过程中,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于是我就给出问题:

例4. 三个正数a,b,c满足a+b+c=1,求■+■的最小值。

立刻有同学化归成:■+■同上面的解法相同。

我又给出抓住基本不等式本质“积定和最小”,将分子常数用代数式a+b+c表示,而且把a+b当成整体,转化成乘积定的形式。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努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此我给出问题:

例5. 已知a>0,b>0, 2a+b=ab,则2a+b的最小值为多少?

G同学说运用函数的思想,把2a+b中利用条件减少一个变量。

H同学说还可以创造出“1”,再将2a+b乘上“1”:

K同学说直接用基本不等式,2a+b≥2■和条件等式求解。

趁着大家学习探讨高涨的热情,我于是给出了下面的例题:

例6. 已知a大于b大于c, 求证:■+■≥4。

同学们看到三个字母变量,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很安静,我就启发:找找分子分母的联系。很快教室里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大家相互讨论,这时L同学给出了下面的解法。

证明:因为a大于b大于c,所以a-b,b-c都大于0,

又因为(a-b)+(b-c)=a-c,所以■+■=2+■+■≥2+2■=4

最后我指出:当然如果令a-b=x,b-c=y,问题就转化为: “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4”。

通过本节课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我们的教育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把知识作为思维过程的材料和媒介。只有把掌握知识、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知识可能在将来会遗忘,但思维品质的培养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的理想途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教育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