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静静阅读,慢慢欣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静静阅读,慢慢欣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语文课堂是教学活动展开的重要载体,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由本来的“一潭死水”变成“这边掌声雷动,那边争论不休”。沉默的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静态的文本变成了动态的语言,沉闷的课堂变成了多彩的舞台。

这样热闹的课堂背后,留下的会是什么?学生收获的又会是什么呢?笔者认为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动”有余而“静”不足,我们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只片面地追求外表上“动”起来的“热闹”,而忽视了在课堂中让学生静下心来慢慢阅读,静静欣赏文本并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忽视了阅读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目标变得不明确。同时我们也痛苦地发现所谓的“热闹”,很多时候是一小部分学生在参与(读、演、讨论、发表看法),是部分学生的秀场;而更多的学生只是在看热闹,他们成了无聊的看客。

基于此,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尝试“静态阅读教学”。

一、“静态阅读教学”概念浅析

(一)概念浅析:什么是“静态阅读教学”

笔者所提倡的“静态阅读教学”中的“静”是静心默读、沉静深思。“静态阅读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静下心来不带任何功利性的,只带满心的欣赏、感激、热爱之情去阅读经典作品,是单纯的阅读;让学生静静地走进文本,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试着跟文本进行对话交流,试着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碰撞。

“静态阅读教学”是学生自主阅读的需要,是学生深入思考的需要,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需要,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静态阅读教学”也是学生接收、参与和再创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多捕捉灵感,多记录,多表达。

(二)“静态阅读教学”的目的

本文提出的“静态阅读教学”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目的,关注学生个体在对文学类作品的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上,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二、“静态阅读教学”理论基础浅说

(一)理论基础之一:高中学生的特性要求阅读认知时突出“静态阅读”

我们面对的对象是高中生,他们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无穷的探索精神,具有足够的心智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是带着知识、经验、思考、智慧与情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的活生生的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挖宝人,教师是领路人。

(二)理论基础之二:语文课的特性客观上也要求阅读认知时突出“静态阅读”

语文是一门最富有开放性和最富有活力的课程,也是一门通过品味语言来感悟文本内涵的课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立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经验去体验作品,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三、“静态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感受“静读”之妙

阅读教学中,朗读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语文老师都注重课文的朗读,课堂中教师范读,学生集体齐读、个别读,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有些教师在学生朗读完课文后,就马上让学生说说对课文的理解,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就会不停地启发他们,或鼓励学生再次大声朗读。这其实是教学的一个误区,试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学生如果没有事先的默读静思,他们的思考能有多少深入呢?即使大声朗读,也不会有所感悟。

阅读教学是文本的阅读,真正的阅读要体现在对文本语言的感悟上,从文句中感受形象和精神,从文段中感受思想和哲理。文本阅读是一个从有形到无形的意境生成过程,也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精神升华过程。大声朗读是阅读的初始阶段,而默读静思则是阅读的提升阶段。作为语文教师要耐住性子舍得花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读文本,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静读的时候弄清楚三个问题:1.文章是“写什么”的?2.文章是“怎么写”的?3.要思考作者“为什么写”?这些是阅读教学内容的最基本的知识,在完成上列要求后,进一步赏析文本,归纳自己学习本文所得。

笔者在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课文题目是《我与地坛》,为什么第二部分要写到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母亲?笔者就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认真读文本,试着跟文本对话跟作者对话,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母亲的爱:母亲是永远的地坛,是“我”的精神支柱。母亲除了给“我”感动之外更多地给了“我”生活的启示:以坚忍的意志面对苦难,要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

对于一些较深奥的文章(鲁迅的作品),学生如果一味地大声朗读,不但不能领悟到文章的精髓,久而久之还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在教学《祝福》时,对于作品的主题――谁杀死了祥林嫂,学生并没有透彻的认知,对于封建礼教的无形之刀还缺乏深刻的领会。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如果祥林嫂第一次没能逃出来,她的生活和结局会怎样?如果祥林嫂第二次婚嫁生的儿子阿毛没死,她的结果又有什么不同?如果祥林嫂穿越到了现在,你觉得她会拥有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接着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重读文本,找出鲁四老爷、柳妈、鲁镇的人们是如何对待祥林嫂的。学生在对文本的重读中意识到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和自私的人,都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只要封建礼教仍然存在,祥林嫂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悲剧。

(二)品味“静听”之美

1.创设情境,让学生静听老师营造的感性之美。

语文课是一门能制造美的学科,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用他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飞扬的文采为学生创设唯美的意境,带着他们徜徉于美妙的文学殿堂中,激发他们阅读作品的激情,他们就会主动地投入,积极地思考,热情而耐心地进入语文天地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丽。

如在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笔者就采用配乐示范读的形式,试图把学生们带入一个优雅、朦胧、幽静的世界(这里不仅有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还有朦胧的幻梦,飘缈的歌声),让他们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笔者有时喜欢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用生动的画面和声情并茂的录音引领学生进入感性思维的殿堂。精美的画面,抒情的声音,丰富的色彩,多媒体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境界。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正与日俱增,在教学中教师以此为突破口无疑是正确的选择,而学生心灵深处欣赏美的因子也许将被唤醒并激活。如笔者在教《边城》这篇文章时,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后,再运用多媒体来组织课堂,让学生欣赏电影,从而获得对文学形象以及对作品中人物之间矛盾的进一步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共同讨论,选择有效信息,达到对作品的较好的鉴赏,来增强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独特体验。

2.合理引导,让学生倾听同学交流的理性之美。

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具体实际,倡导“三步三课型”学案教学模式,学案教学可分为自主学习、学案交流和展示讲评三个部分,其中学案交流环节尤为重要。学案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的交换,是个人风采的展示,这些都需要倾听者热情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学会倾听在这里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习惯。在这个舞台上,倾听者往往比发言者更重要。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既要引导学生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勇于参与小组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同伴的发言,要引导他们学会有礼有节地交流。在静静地倾听中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学习成果,学会理解、欣赏和分享他人学习成果,学会善于从相互的交流与倾听中开拓自己的视野并进行理性的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作为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在过去,为了急于完成教学计划,为了把课堂教学进行到自己精心设计的下一个环节中去,笔者会变相地制止或打断学生的发言,现在笔者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会静静地听完学生的发言(不论他们的回答是对是错,是流畅还是疙疙瘩瘩)。如果他们的回答离题远了,笔者会稍作提示;如果回答浅了,会稍作点拨。

(三)体悟“静思”之深

学生在“静读”中获得的阅读体验,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指点,但缺少学生个体体验的阅读课是苍白的,没什么生命力可言的。课堂是学生用心思考的地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无不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深思、沉思、静思。“学而不思则罔”,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静读”“静听”的基础上,还要学会“静思”。让他们在“静思”中,感受作品的文学性,培养自我的审美意识,从而帮助他们增强理解力,提高作品的鉴赏力。

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时,笔者就特别注重让学生对其中“曝背谈天图”“寒村微雨图”“午后冬郊图”等画面的赏析。这些图景在江南学子的印象中是并不陌生的,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几个赏析的角度:1.画面感;2.揣摩作者心境;3.点睛之笔;4.修辞手法。笔者想当一段段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真实的生活图景时,学生的真情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就走进了文中的意境,走近了作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斑纹》一文,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大量的对斑纹的描写:蛇的斑纹,动物的斑纹(鲑鱼、螺壳、瓢虫、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等),美女的文身,病变的皮肤,母亲的妊娠纹,遇害者的抓痕,大地、春夏秋冬四季在大地上表现出的不同的斑纹。读这些段落,首先引导学生读出文字所呈现出的斑纹的含义;其次读出这些斑纹所呈现出来的作者的心灵世界、精神感受;最后把这些文字画面上升生成一种理性的力量、哲学的启发。让学生在读思中明白:斑纹无处不在,人在大自然眼中也是一个斑纹。

(四)享受“静写”之乐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视为阅读过程中对原著文化内涵自觉能动认识的活动,更应体现在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如阅读之后的写作,写作过程中的思考重塑。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表达出来,那么语文素养的提高就会更直接、更有效。

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思索、感悟和体验更多时候是零散的、随意的,一闪即逝的,如何让学生及时捕捉这些灵感呢?笔者理解为有想写点东西的冲动时,就将阅读过程中获得的冲动及时记录下来。笔者的经验是上阅读课随时随地让学生动动笔,可以就某一个词语,就某个情节,就某一段话,让学生作出个性化的评点。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评点,不是回答高考题目类型的“写”,而是意随笔到的“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中的一些评点来展示,让学生一起来品评,当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说说自己的观点,支持并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评价思索,让学生享受“静写”之乐。

三、结束语

读懂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目标,只有准确读懂文本,阅读才有快乐和成功感,才能启智并陶冶心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抛却形式,要摈弃浮躁,要耐住性子,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默默读书的机会,一个静静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静心默读、沉静深思中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跟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静态阅读教学”正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文中送给青年朋友的那句话一样:“慢慢走,欣赏啊!”

参考文献:

[1]周红央.静思默读,点亮我们的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07,(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海林.如何构建一个可用的阅读教学内容体系[J].高中语文教与学,2011,(02).

[4]王琨武.倾听:语文新课堂的理想追求[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3).

(刘沈凤 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31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