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词组与小句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述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词组与小句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自探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本位”理念以来,语言学界已出现诸多优秀的“本位”论作,在成系列的“小句中枢”理论的文章中,徐杰先生以独特的视角,精准运用了比较、逻辑推理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了词组与句子的根本差别在于有无全句功能以及由此促发的系列法形式特征和句子“特有因素”等方面后,进一步论证了“小句中枢说”的“简明性”和“周全性”,进而深化了“本位”理念的探讨。

[关键词]词组;句子;差别;小句中枢说;词组本位说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5-0087-03

一、引言

《词组与小句的差异及其蕴含理论意义》是徐杰先生曾发表于《汉语学报》上的一篇文章。时至今日,重读这篇文章时,其深刻的理论阐析和理论观点,对于深化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是讨论语法研究中“本位”理念系列之一的文章。全文分为四个部分,重点从词组与小句差异方面讨论了这些差异所蕴含的理论意义,从而解释了“词组本位”与“小句中枢说”在概括语法现象和解释语法规律方面的是非长短。下面我们将首先对文章的内容作一简要介绍,然后再作简单评述。

二、内容解析

(一)语法研究的根基――“本位”理念的提出与讨论

在文章开头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法研究中需要“本位”思想这一核心纲领,它是“语法分析”的归宿地。在众多本位观点中,他同众多学者一样,认为熙先生的“词组本位”最具创造性。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词组本位”理念的观点及论据,然后则针对其论据和结论,对这一理念概括出了一个逻辑推理,即三个命题,连环套式的两对因果关系,即由“汉语无定式动词和不定式动词的区别”推导出“汉语的词组和句子的构造一致”,所以通过对词组的描写可达到对句子的描写,即“词组本位说”的最终结论。徐先生肯定了“词组本位说”在语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紧接着,又引出了邢福义先生的“小句中枢说”,同时对邢先生的观点也作了简要梳理和总结:即在众多语法实体中,小句因其具备完整的语法因素、语用因素和句子语气,它所蕴含的语法规律,可以反映汉语语法的基本规律。徐杰认为“小句中枢说”理论充溢着对其他语法体系的包容和尊重,毫无排他性。在分别简要介绍了“两说”后,明确选择将“词组本位说”作为切入点,点明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即探讨“词组本位”和“小句中枢说”在概括和解释语法现象和语法规律方面的差异。

(二)“词组”与“小旬”――系统性语法差异

“词组”与“小句”,不同语法学家有不同的理解,在综合了多种观点后,对“词组”和“小句”作出了精确的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肯定了词组和小句在语用上存有的差异,但对二者在语法学意义下的差别提出了质疑。即二者在语法层面有无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该部分,徐先生就此疑问为出发点,列出了三种逻辑可能性,并将“词组本位”和“小句中枢说”两种理念与其相联系,论证了两种本位思想。

他首先否定了第三种推理,即“词组>小句”的假设。紧接着就重点讨论了“词组一小句”和“词组

论证所引用的论据也十分有力,即词组和句子的对立建立在一系列语法差别之上,而并非某一方面的差别。在此,我们不妨先从词性的确立上举出一个实例,验证徐先生的这一观点。如:

(1)有人认为出大价钱就能够搞到好材料、好设计、好装修

我们可以看到该例句中有三个连用的“好X”结构,x的词性应一样,所以可以看作“设计”和“装修”在这里都用作名词。而表面上它们的形态未变,因汉语缺乏形态标志,但却不能说“设计”和“装修”没有由动词加标变为名词,就否定其名词性。

另外,我们可以再从另一个角度验证此观点。在不依赖语境或上下文条件下,由动作动词或形容词构成的,而且论元齐全的主谓短语,若缺少某些结构成分,即使带上语调,也只能是复句中的一个分句,而不能独立构成一个陈述句。如:

(2)老王哭枫叶红小红来

这都是主谓结构成分齐全的短语,但是他们即使带上语调也只能算作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不能独立构成一个句子。

反之,不少句子去掉语调也不能成为一般意义上的短语或词组。如:

(3)老张走了小明笑了起来他淘气着呢

可见,这些例句都不能分析成一般意义的短语或词组

以上论证说明,除去非包孕和语调,句子和短语在句法结构上仍有差异。故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词组和句子的区别是建立在一系列语法差异上的。

其次,在这一部分,徐杰还特别比较了“小句中枢说”的“句子观”与生成语法理论二者的区别,他认为二者在核心精神和思路上基本一致,不同之处仅在于具体细节和术语的选用上。表述不同之一为,邢先生受国内传统语法影响,将“句子语气”称为“语法实体”,而生成语法学则将其称为“语法范畴”(功能范畴)。另一表述不同为生成语法学将“句子”看作一种以功能范畴为中心语的向心结构。将句子功能范畴扩大到“话题”、“焦点”上了。

这一部分的最后,他归纳出词组转化为小句的真正过程,即“全句功能范畴”跟线性音节语法实体结合后,作为“语法实体”发挥作用,并诱发一系列语法操作,最终形成句子所特有的一系列语法特征。

行文至此,我们已清楚看到作者对词组和小句差异的论述,并看出作者对“小句中枢说”的认可。这也将为下文的论述奠定理据基础。

(三)“两说”的评判标准――“周全性”和“简明性”

首先明确指出对语法事实的分析和解释能力是评判本位理论的根本标准。并将其总结为:简明性和周全性。作者以“两说”对语法事实的解释能力有无差别为着眼点,以“周全性”和“简明性”作为评判标准,对其进行对比讨论。并以“疑问”功能范畴为例,展开了讨论。作者先以《语法讲义》为切入点,论证了“词组本位说”缺乏自身的周全性。他认为《语法讲义》用分析词组的方法达到对句子的分析,然而又另立章节,单独讨论“疑问句和祈使句”,实际已说明“疑问句”并非由词组直接拿来而实现的,应

有其自身作为“疑问句”的“句”的特点,可见,“词组本位说”已无法用自己的观点来解释了,故这一理论违背了“周全性“的标准。另外,作者在该部分还列举了许多与疑问句相关的语法现象来否定“词组本位说”的论断。最后,指明句子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从而论证了“词组本位说”不合理的地方。

(四)余论

这一部分作者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归纳出了两点结论:首先,词组与句子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连串性语法形式特征和有元句子专属功能;其次,“小句中枢说”的内涵更为丰富,对语法事实的解释能力更强。最后,作者补充说明了“小句中枢说”与其他本位理论的关系。指出“小句中枢说”不代表黎锦熙先生早期的“句本位”思想,同时,仍充分肯定了“词组本位说”在语法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不可全盘否定。

三、总体评述

徐先生的这篇文章是当今有关语法“本位”讨论与研究中诸多文章的其中之一,论述得十分深刻和全面。纵观全文,该文章与其他相关文章相比,独具特色。

其一,在论证方法上,该文最大的特点是比较。文章处处充满比较的手法,如“词组”与“小句”差异的比较,“词组本位说”与“小句中枢说”的比较,“小句中枢说”与生成语法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使各项论据表现的更为突出,论点表现的更加直观。

其二,善用逻辑推理,层层论证。在文章的许多地方都渗透出强大的逻辑思辩的气息,增强了文章的理性色彩,强化了文章的理据性。

最后,文章的切入点和观察视角选择的十分合理、独特。在讨论语法本位的众多文章中,大多数或直接肯定“小句中枢说”,围绕“小句中枢说”展开全面论述;或单选一种语言事实,从某一语法现象人手来论证“小句中枢说”,而该文则选取“词组”与“小句”的差异为切入点,以此来观察两学说的差异,用充足的事实论据来论证“小句中枢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当然,笔者也认为该文章也有些许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例如第三部分讨论两说在解释能力方面的差别时,仅仅通过一系列例子论证了“词组本位”解释能力的欠缺,而没有将“小句中枢说”与具体的实例相结合,从而直接从正面论证“小句中枢说”解释能力的优越性,造成了论证中的“一头轻”。又如作者在文章中并未明确标明词组与小句间所蕴含的理论意义,这与文章题目的呼应还不是很充分。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以全新的笔法,独特的视角、严密的思辩来探讨语法本位理念,是一篇很好的关于“本位”思想的参考模本。

[参考文献]

[1] 徐杰.词组与小句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J].汉语学报,2005:53-66.

[2] 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9.

[3] 邢福义.小句中枢说[M]//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0-21.

[4] 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