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看不懂 银行理财问号多 群众不满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看不懂 银行理财问号多 群众不满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客户的心目中,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是经过精密设计,是风险与收益完美结合的化身,像银行豪华大气的办公楼一样,稳当得很。理财经理应该是能够为他们解决一切问题的专家,股市、汇市、期市的最新走势和新发理财产品的各种特性应尽在其掌握之中。

然而现实往往难以让人满意,银行理财产品巨亏事件频发,投资者血本无归时有发生。理财经理要么横下一道买或不买的判断题,要么让云里雾里的我们在不同投资产品间做一道不得不选的选择题。而当我们真正有了理财的烦恼与困惑时,理财经理却是一问三不知。

不满之一:部分理财产品亏损太离谱

近几年,渣打银行的理财产品屡遭投诉,甚至有产品曾被曝巨亏九成以上。频发投诉,而且都标以“巨亏”、“重创”等字样,“百年老店,信誉卓著”的渣打银行理财能力饱受质疑。成都投资者朱小姐曾连续购买渣打银行两款理财产品,累计投入500万元人民币,赎回时只剩270多万元,半年多时间亏损223万元。

招商银行7款2007—2008年集中出海的QDII理财产品中,营运五年来仍有5款理财产品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招银商品指数投资组合”亏损最多,浮亏34.1%,主要投资商品类基金、债券类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金融资产。去年农历春节前夕,有部分投资者在招商银行某网点门前“控诉”招商银行是骗子,其中一女子称买20万理财产品到期只拿到13万,亏损达35%。

不满之二:解释不清收益与何挂钩

理财产品越做越复杂,越做越玄乎,金价走高银行扎堆发行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能源涨价银行又推出挂钩能源的理财产品。然而打算购买理财产品的消费者却越来越看不懂,所谓的“挂钩”到底怎么个挂法?

近期投资客记者调查了解到,某外资银行最近面向市场推出一款挂钩原油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与该行以往的理财产品不同,这次理财产品潜在收益率一栏并未给出明确的数字,而是一连串复杂的公式。在所列出的两个公式里,一个名为“参与率”的概念以及原油初价、终价等概念贯穿始终。这意味着投资者如果要了解潜在收益率究竟几何,必须先弄明白银行所谓的“参与率”和这堆繁复的数学符号背后的涵义。

记者就本款理财产品的收益究竟与何挂钩咨询该行理财经理陈小姐,却没有得到确切答复,让人大失所望。可是,如果不晓得这个参与率,又怎么知道你们这款一年期产品的潜在回报率?不晓得潜在回报率,怎么做投资决定呢?在记者一再坚持下,陈小姐在咨询发行部门后答复记者,原来这个所谓的“参与率”是银行的产品设计人员在向供应方购买此产品时定下的一个参数——60%。至于这个“参与率”与60%之间的关系,理财经理陈小姐又说不出了。

不满之三:理财经理只卖产品不理财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的理财专柜发现,理财经理并不能给出真正的理财建议,而只是在现有的产品序列中做排列组合,为客户做出一个最佳“购买”方案。目前来看,理财经理更像是销售经理。

一度被潜在收益率问题投诉怕了的理财经理们现在开口必提“投资风险”,至于理财产品本身、投资某款理财产品的利与弊,很少有人能说明白。“您觉得这产品有投资价值吗?”不少理财经理在被问及这个在投资者看来最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最直接的购买理由时,常常是兜圈子,并尽其所能地再次把产品介绍一遍,至于投资价值如何,那还得留给客户自己判断。

这是一个看上去相当讽刺的现象:很多人无法从银行那里得到“为什么要买这款产品”的答案,但最终仍然不得不选择它们。 “银行能卖出收益较低的产品,靠的还是中国老百姓对银行的信任多过其他渠道。”工商银行理财经理向先生如是坦言。

不满之四:理财经理不清楚自己在卖什么

“卖指定产品,才会有佣金提成,加

上每个月都有既定的销售指标,这些是理财经理的动力所在。”在银行工作多年的向先生低调地向记者表示,其实大多数的银行理财经理并不懂得理财产品本身。 “理财的销售很讲究策略,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人。3%一年的产品照样有储户会买。”理财经理卖得稀里糊涂,投资者买得也稀里糊涂。

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在中资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是通过购买信托计划得来,而产品本身的设计、细节,银行的理财经理根本无从得知,最多只能看到收益来源是投资于什么项目。而在外资银行方面,由于不断推陈出新的价格挂钩类理财产品本身已经十分复杂,理财经理其实未必真正清楚他们在卖的是什么。

对理财经理失望,记者转而试着求助于银行客服电话。遗憾的是,除产品的认购期、最低投资本金获得完整解答外一无所获。电话那端的银行电话客服人员甚至不愿意深谈下去,只是建议记者直接向开户行的理财经理咨询——于是,皮球又被踢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