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腔气管套管的使用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腔气管套管的使用对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三腔气管套管;吸入性肺炎;预防感染

气管套管主要应用于气管切开的患者,通过气管套管接呼吸机支持呼吸,气管切开后,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功能,刺激上呼吸道导致分泌物增多,并且会在声门及套囊之间积聚,经过套囊旁侧流入肺部,从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我科原先使用的普通气管套管,无法将气囊上方及声门下方的分泌物吸出,而易发生肺部感染,在使用三腔气管套管后,通过冲洗和定时的吸引,可有效的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科收治气管切开患者31例,均行机械通气。其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1岁。

1.2 方法 将31例危重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使用三腔气管套管对囊上分泌物进行定时冲洗吸引,对照组使用普通气管套管。

1.3 判定标准 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①昏迷期间发生呕吐,或在口腔内、鼻腔内、衣物处发现呕吐物;②伴有或不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增多;③24 h内胸片或CT片显示散在肺野内斑片状阴影,可伴有局限性肺不张;④排除肺挫伤和既往肺炎[1]。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P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率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16例,采用三腔气管套管的患者中,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发生率6.25%。对照组15例,采用普通气管套管,发生3例吸入性肺炎,发生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护理

3.1 气管套管常规护理 每日为气切患者做两次护理,用碘伏先清洁切口周围的皮肤,用无菌纱布垫于切口周围,保持敷料干燥。气管套管保持一定的套囊压,固定气切套管的寸带松紧适宜。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不使用呼吸机时采用氧动雾化面罩进行吸氧,以保证气道的湿化。痰液干燥时采用持续湿化,100 ml注射用水加30 mg氨溴索,每次加5 ml进行湿化效果很好。

3.2 气囊的护理 气囊密闭气道,是保障呼吸机疗效的基本环节。气囊的质量重要,护理也不能忽视。气囊充盈能密闭气道、固定套管:充盈过度,会增加气囊的损耗和局部的压迫。理想的套囊压应小于毛细血管灌注压(约25 mm Hg),判断标准是逐渐增加一次注入的气体量,直至能密闭气道的最低充气量。以往主张定时给气囊放气,每日至少1~2次,时间可根据患者耐受脱离呼吸机的的情况酌情掌握,但是盲目放气囊会导致大量的分泌物误入气道,造成误吸、窒息,使患者病情加重[2]。

3.3 三腔气管切开套管的护理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三腔气管切开套管,其冲洗和吸引的两个头,用无菌纱布包裹,每日更换。每小时或者根据痰液的多少进行冲洗。操作时,注意冲洗前先将套囊上段的分泌物吸干净再进行冲洗。有报道吸入性肺炎的病原菌85%于声门下分泌物的病原菌一致 [3]。因此,每次吸痰前都应该先吸引套囊上段分泌物再进行气管内吸引,最后用无菌生理盐水5 ml进行冲洗,保证套囊上段的清洁。

4 讨论

4.1 有效的控制误吸 是预防吸入性肺炎的重要措施。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的主要危害在于呕吐物内的有形食物残渣阻塞支气管分支引起肺通气障碍,消化液内的化学成份进入肺泡后引起广泛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发展加重将导致严重呼吸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酸中毒,对治疗极为不利。

4.2 鼻饲前需要检查气囊压力 并将床头抬高45度,鼻饲后30 min内禁止吸痰,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误吸造成吸入性肺炎。通常在误吸后48 h会形成肺炎,重要的致病物质是胃酸和食物[4]。误吸发生的主要原因:鼻饲时不当,套囊压力不够,吸痰的刺激,胃潴留,是误吸的主要因素。

4.3 气管切开的患者 能经口进食者,进食后及时清洁口腔,以防食物残渣遗留口腔内,随吸气时吸入造成窒息,另外对胃肠压增高的患者,及时留置胃管或胃肠减压,有助于减少胃肠液反流和误吸,造成的肺部感染。

我科自使用三腔气管套管以来,通过有效的冲洗与吸引及气囊的护理,减少了误吸的发生,有效地预防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赵会民,王熙斌,阮玉山,李其兵.急救气管插管预防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对照研究.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9,12(12):1057-1059.

[2] 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42-245.

[3] 黄丽丽.可冲洗气管套管囊上分泌物定时吸引对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5(5):24-25.

[4] 秦环龙.管饲喂养发生误吸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肠内与肠外营养,2003,10(4):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