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子信息反转尚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子信息反转尚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仍未出现足以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完全走出阴霾的重大有利因素。

自2012年第三季度开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和出口增速出现小幅回升迹象。进入2013年以来,除投资方面暂无明显好转之外,产业在增加值、销售产值、出口等关键指标方面均呈现高开走势,体现了国内外经济整体逐步复苏的积极影响。但是,目前仍未出现足以推动产业完全走出发展阴霾的重大有利因素,尚不能断言产业整体是否已经进入反转上升的较快增长轨道,对第二季度的产业走势仍然需要谨慎判断。

行业回暖明显

受全球经济有所回暖、国内经济延续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复苏态势的正面影响,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开局情况较为良好、生产以及出口增速均有明显回升。

2012年~2013年2月,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16852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6.8%,相较去年全年15%的增长率略有提升,但仍较往年低位运行。

1~2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比2012年同期(10.9%)高出2.9个百分点,比工业平均水平(9.9%)高出3.9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12829亿元,同比增长14.4%,比2012年同期高出4.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平稳增长,占比持续扩大。1~2月,信息技术咨询、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分别同比增长26.2%和24.9%,比去年同期低6.3和2.5个百分点,比2011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以上。

软件出口延续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低增长,1~2月软件出口实现业务收入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6%,比去年同期低4.5个百分点,其中,外包服务出口14.9亿美元。

从所占比例来看,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所占比重持续加大,由去年同期的48.3%提高至50.5%。从收入结构看,企业从卖软件许可证向服务转变,“定制化开发+软件服务”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盈利模式。

基础领域待突破

产业潜在增长率步入低速发展阶段。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年均30%的高速增长历时20余年,自“十一五”起步入增速放缓的新阶段。2013年初产业虽有渐趋企稳回升的势头,但往日的高速增长已难以再现,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潜在增长率步入低速发展阶段。

部分行业初步呈现出海外产业转移趋势。受制于我国的要素成本上升、汇率变化,以及受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和东南亚国家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的影响,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部分行业向海外转移的趋势初步显现。惠普、苹果计划将部分电脑、手机的生产线迁回美国,谷歌则计划在美国生产自有品牌的平板电脑和智能眼镜;富士康、广达等代工企业投资上百亿美元加快在印尼、巴西等地区进行全球生产布局;广东、江苏等电子信息制造业发达地区的本土企业也开始向东南亚转移产能,联想计划在美国、日本设立新的个人电脑生产线,创维在墨西哥新设工厂。

基础领域技术创新有待进一步突破。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重大专项和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基础领域的创新较为活跃,取得的部分创新成果甚至可能推动现有产业格局深刻变革,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突破。比方说集成电路领域,设计能力已达40纳米并具备45纳米的生产能力,但发达国家技术已进入20纳米节点,3D制造、封装等新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芯片研发和生产进程。专用设备领域的国产首台量产型MOCVD已下线,一批02专项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也进入验收阶段,但需要在大规模商用、提供配套工艺技术和解决方案方面实现突破。新型显示领域的氧化物TFT等新技术已应用于OLED显示产品生产,但大尺寸OLED生产工艺的稳定性仍难保证。

软件业方面,服务业务层级不高和信息系统复杂化制约本土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业务层级处于中低端,主要在基于国外硬件和基础软件的平台上提供解决方案。在银行、电力、能源等行业的核心系统上,国内信息技术服务企业难以渗透。政府、电信、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信息化建设向系统扩展和整合优化发展,信息系统愈发复杂,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解决核心技术、路径依赖的瓶颈制约,即使智慧城市建设、行业信息化投入的加大等行业利好因素密集爆发,本土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仍无法摆脱“订单多却利润薄”的尴尬境地。

出口优势不断弱化,面向海外的外包业务亟待转型。自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国软件出口需求逐年下降,占软件业务比重从2008年的13.1%下降至2013年1~2月的9.8%。我国以软件出口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面临收入增速放缓、成本增长过快的“增收不增利”的两难困境,行业进入整合阶段。我国软件出口业务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环节,附加值相对较低。人力成本持续上升和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软件出口优势不断弱化。欧美、日等国家经济不景气,使得这些国家的服务外包业务大幅减少,或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延伸产业链

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曲折而漫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形势。世界银行在年初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大幅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6月的的3%下调至2.4%。其中中国增速由8.6%降至8.4%。

Gartner预计2013年全球IT支出将增长4.1%,高于去年的2.1%。其中,硬件开支涨幅最高,预计接近8%,规模将达到7180亿美元,占整体IT开支的19%。其次是企业软件,今年的开支将达到2970亿美元,涨幅为6.4%。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与发达国家间的关系已从“合作共赢”的垂直分工向“明争暗斗”的水平分工转变。目前,我国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持续性冲击主要包括:美国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对我国通信企业打压,日本仍然是我国上游关键元器件的主要供应来源,韩国围绕手机终端的“小产业链”向网络设备的“大产业链”扩展。

2013年第二季度,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还将面临愈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不仅是传统的“两反一保”手段,围绕知识产权的专利诉讼也会被广泛使用,在智能手机、LED和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都有着较高的专利风险和潜在的知识产权危机。

为顺应单一产品竞争向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竞争转变的趋势,国内部分企业正在加快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像彩电企业海信、长虹、TCL等达4000万模组生产能力,华星大批量生产光电面板,中智联研发智能电视操作系统。手机企业华为海思通过较强的核心芯片研发能力,增强了华为智能手机的市场竞争力。2013年第二季度,在产业国内外竞争更为激烈的背景下,我国IT企业将加速寻找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机遇。

(作者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