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肯尼亚移动支付模式与中国农村对比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肯尼亚移动支付模式与中国农村对比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移动支付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移动支付在中国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之后,发现肯尼亚的农村移动支付发展的历程无疑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从而与中国农村进行相对比分析,借鉴肯尼亚移动支付发展模式,寻找中国特色移动支付之路。

[关键词] 肯尼亚移动支付模式;农村移动支付;对比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21

[中图分类号] F8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30- 03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手段,由于其本身的明显优势,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的研究探索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

迄今对移动支付最为详尽的文献研究是Tomi Dahlberg《移动支付研究的过去、现在、将来——文献回顾》。文中对移动支付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对ProQuest Direct,EBSCO(Business Source Premier),Science Direct,IEEE Xplore,ACM Digital Library,AIS eLibrary,M-lit online bibliographical database dedicated to mo-bile business literature,Google Scholar for academic conference papers等数据库进行了搜索,共找到1999-2006年期间发表的73篇学术论文(其中会议论文57篇、研究期刊论文16篇、理论研究为43篇、实证研究30篇)。[1]本文以研究主题为线索,对这73篇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就每一个研究主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移动支付后续的研究领域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中国移动支付业务始于2001年,基本上一直在大中型城市推行,但事实上,农村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需求非常迫切,并且在农村推行移动支付也具有很大可能。首先,目前农村手机普及率已高达90%以上,存在着高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低银行服务渗透率的不平衡现象。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崔玮在《我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建议》一文中指出目前农村支付环境问题有“金融网点少,满足不了农村支付结算需要及结算方式单一,现金使用量大,不能满足客户的用现需求”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方便农村支付结算业务办理。”[2]其次,移动支付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恰好可以与农村支付环境相对应。正如钟玲在《探析移动支付对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作用》中指出移动支付可以积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并且与传统支付方式相比,我国移动支付具有其特有的优势:移动用户群数量庞大;移动支付具有随时、随地、随身的方便性;移动支付的覆盖范围更广;用户开办移动支付业务相对比较容易;移动支付可以部分解决信用问题;开办移动支付业务所需资源投入少,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3]因此,移动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村的支付问题。在这方面国外已经有了先例,并且经验丰富成果也要突出。

综上可以看出,各国的移动支付发展均结合了当地的金融和产业链发展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从目前来看,比较成功的模式如日韩模式和非洲模式,都是从满足某一个用户群体的特定需求入手,找准有自己特色的方向,形成基础稳固的产业链合作模式,并以点带面,逐步实现产品的规模突破。由于肯尼亚与我国情况基本类似,因此我们国家也可以借鉴肯尼亚手机支付经验发展我国的移动支付。

2 肯尼亚移动支付发展

2.1 肯尼亚概况

肯尼亚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大约700万工人在农业部门工作,占劳动力总量的3/4。肯尼亚面临资金不足和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的制约,因此金融业机构较少,金融业也并不发达。普遍的贫困化和自然地理环境限制使得农村成为肯尼亚移动支付的主要市场。

2.2 肯尼亚移动支付发展情况

肯尼亚的移动银行服务m-Pesa掀起了移动支付的一阵狂潮。这项服务由Safaricom和沃达丰研发,并于2007年推出。人们只需要有一部低端手机,并在肯尼亚移动支付巨头Safaricom注册信息,就可以购买任何想要的东西。

M-Pesa,革命性的创新金融支付手段改变了非洲地区的经济。这项服务让客户和商户在支付过程当中不需要任何现金、银行账号,甚至永久性住址的参与,到2010年已有超过50%的肯尼亚人使用这项服务。也就是说,偏远地区的农民也可以通过m-Pesa就农产品价格讨价还价,并最终使用自己的诺基亚手机完成交易;当地的游牧民族马萨伊人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家畜交易,然后购买生活必须品回家。

2.3 肯尼亚移动支付特色

移动支付在肯尼亚的成功应用在于它独特的操作模式和国情。肯尼亚移动支付模式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2.3.1 方便快捷

只需要一部手机,并注册到肯尼亚移动服务商Safaricom,你就可以在几秒钟之内付费,无需现金,无需前往银行排队。

2.3.2 操作简单

这种支付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因为简单才得以推广。以前肯尼亚人要想汇款还要先获得银行账户,而银行账户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现在,肯尼亚人可以在数秒之内就把钱划到收款人账上,汇款的数目也可以是几美元这样的小数目。所以极其简单,容易操作。

2.3.3 安全有效

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们,m-Pesa服务意味着他们不必带着大量的现金去市场或城镇交易,这样就不必冒着被劫或被盗的危险。

2.3.4 受益面广

对于那些没有固定住址或银行账户的人们,这项服务可以使他们把自己持有的任意一种现金充入m-Pesa账户,获得移动支付额度,并进行支付、转账或存款,进而从一个经济体内的被排斥者成为参与者;对于移民来说,m-Pesa服务可以使他们以安全、简单的方式把钱转给家人或村民。

2.3.5 成本低廉

这样一种移动支付手机要求并不是很高。它并不一定是智能机,只要是一般的手机,都可以完成移动支付。而且它只需要在零售店开设,所以大批m-Pesa的零售商出现,随处都可以进行充值等业务,而且这些商的出现也进一步促进了一批人的就业,例如为了确保各个零售商之间的现金流动,不少中介应运而生,一些中介和零售商每月可以通过m-Pesa交易获得1 000美元的佣金。

2.3.6 与国际接轨

Safaricom的国际转账服务使用了类似的系统,可以进行便捷的国际汇款和支付。对于肯尼亚企业来说,m-Pesa服务意味着支付货款或维修款可以即时完成,不必依赖效率低下的银行或存在缺陷的基础系统。

3 肯尼亚与中国农村移动支付对比分析

中国的农村和小城市状况和肯尼亚很相似。m-Pesa并不是为了在非洲重新创造发达国家的银行系统,而是适应肯尼亚本土环境的理念。它没有放弃贫穷和偏远地区的人们,而是把服务拓展到最不可能的人群。而中国这样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农村人口占很大比例,相似的国情为肯尼亚和中国农村移动支付对比提供了有效前提。

3.1 用户增长率对比

据统计,2010年肯尼亚的移动银行用户使用率是最低的,但通过与2011年比较之后我们发现,肯尼亚增长率达到200%,在被统计的6个国家(包括中国)中是增长最为迅猛。而中国增长率仅屈居第2,其增长速度也是显而易见。中国与肯尼亚这两个国家移动银行用户增长情况充分说明了两个国家在移动支付需求方面的迫切性。

3.2 发展过程对比

3.2.1 发展进程

与肯尼亚相比,移动支付在中国开始相对较早,从2002年,移动支付发展元年至今已有10多年的历史,发展基础雄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移动支付体系,其中产品较丰富。肯尼亚移动支付发展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很快。从2007年开始,肯尼亚开创了移动金融服务m-Pesa,极大地弥补了当地金融机构的不足,后期又推出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善后的产品M-shwari,其功能支持小额贷款,节约资金,获得丰厚利息。近期,谷歌和东非最大的银行Equity合作推出NFC支付卡BebaPay,此产品用于公交支付。

3.2.2 标准之争

在中国,多年来,移动支付技术标准始终围绕由中国移动主导的2.4GHz标准和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展开,直到2012年,中国银联和中国移动达成合作,将其标准定为以银联为主导的13.56MHz的NFC卡,而肯尼亚没有移动支付的标准之争,一直以运营商为主导。

3.3 消费方式对比

肯尼亚居民的现金有一半是用于移动支付消费的,大约1/3是手持的,用于公共交通、储蓄各占了大约1/10,其他各项所占比例较小。对于这样一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家,居民消费最多的不是现金而是m-Pesa,可见移动支付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此说明,移动支付给肯尼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中国主要的金融业务包括,各种账单(占25%)、取款(占15%)、工资领取(占15%)。其中,52%的消费者使用手机钱包业务,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3%的消费者称他们对手机钱包不感冒。

3.4 技术模式对比

肯尼亚采用SIM卡模式,SIM卡是安全支付的认证和加密容器,这是运营商主导的形式。在我国,基于移动支付的金融属性,银行和银联在技术模式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不愿完全依附于运营商,因此出现了MicroSD卡、贴膜卡、音频口设备、NFC等各种模式,何种技术模式未来能成为主流,还要拭目以待。目前这几种模式都在商试中。

4 我国农村移动支付的建议

4.1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消费者的传统支付观念

应借鉴肯尼亚国家发展移动支付业务的经验,在我国农村地区大力推广移动支付业务,让消费者充分了解并逐步接受这种新型支付工具。对于与移动支付产业链相关的其他行业企业如银行、商家等,也需要充分认识到移动支付可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商机,做到联合宣传推广,共同做大做强,切实让农民感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惠利。

4.2 加大农村金融基础建设投入

效仿肯尼亚的做法,我们可以在每个人群较集中的地点设支付网点,方便人们直接使用移动支付进行交易。因此我国应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改进支付结算,为移动支付创造环境,并且出台支付结算的辅助配套的扶持政策,加大科技投入,硬件设施的改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方便农民生活生产。

4.3 整合各方资源,优先在农村地区推广移动支付业务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农村地区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可以在不增加银行和移动运营商运作成本的基础上,打破农村金融服务的瓶颈,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投入成本上远远小于建立相应的银行、信贷等金融机构,因此可以先选择合适的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服务进乡村”试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全国推广,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效果。

4.4 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能

用户对于移动支付普遍有安全性方面的顾虑,因此我们在农村推广移动支付时一定要切实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目前在安全性问题上已经有了很好的保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运营商、银行和政府三方积极合作,出台保障安全的制度,真正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丹,房宪鹏.移动支付国内外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09(25):106.

[2]崔玮.我国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现状及改善建议[J].才智期刊,2010(6):207.

[3]钟玲.探析移动支付对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作用[J].消费导刊,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