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解读文本不等于肢解文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解读文本不等于肢解文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节公开课上,笔者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春笋》。

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很多春笋和竹子的相关图片,课堂教学也按自己预设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虑到这篇课文只有两个自然节,篇幅很短,我把每一个自然节中的每一句话都逐一进行讲解,重点指导一年级孩子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感知、体会春笋蓬勃向上、永不满足的顽强生命力。两个自然节学完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原来嫩生生的春笋娃娃最后长成了什么?”孩子通过幻灯片展示,很容易回答出长成了高大的竹子。我紧追不放地问道:“那么,当你们看到郁郁葱葱而又高大的竹子,此时你们想对那些春笋娃娃说什么?”“春笋,你好好生长,千万不要死呀!”“春笋,你干吗要长这么高?别人会把你砍掉做东西用的。”“春笋,你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吗?”孩子高举着小手,回答得很踊跃,想象力也挺丰富,可没有一个能回答到“点子”上。于是,我一遍遍地引导他们:“瞧,阳光照一照,春笋娃娃欢快地舒展了四肢;春风吹一吹,它们勇敢地抬起头,又往上长一长;春雨淋一淋,它们咕嘟咕嘟地喝了个饱。”还是无济于事,所有孩子的回答都脱离了轨道,我只好无奈地对他们说:“你们这么小的年龄,真有爱心,将来一定会成为保护环境的卫士”。原以为通过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既可以让孩子学习这篇课文得到最后的升华,又可以成为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完美地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没想到会是如此偏颇的回答,糟糕的收尾。课是上完了,我的心情却因此闷闷的、沉沉的。

课后,很多老师围坐在一起进行评课。大家一致认为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学思路很清晰,只是很明显地把文本肢解了,从而使孩子解读文本时缺少整体感,整节课教学有些“散”。我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孩子、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熟稔于心。教学中教师带领孩子一同走进文本,师生运用一定的教法和学法解读文本,击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很多课文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者是标题,抑或是文中某个关键词、关键句,比如《春笋》一文中的“向上,向上,再向上”就是孩子理解的关键句。还有一些关键词语如“冲破”、“掀翻”、“冒出来”等等,都是整篇文章的支点,抓住它们往往能将整篇文章撬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孩子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而不至于将文本“大卸八块”,给人以割裂之感。

纵观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一是没有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去感知,而是每一句都详细讲解,指导朗读,正所谓“什么都抓,什么都抓不住”,导致教学缺少层次感,重难点不突出;二是每一节分句朗读之后,要把这一节再整体读一读,两节讲完之后,要把全文整体朗读感知,这样才能给学生文本的整体感。因此师生解读文本绝不等于将文本肢解开来,甚至将文本肢解得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