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与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与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文章从如何确定人才标准入手,分析了人才标准的诸多条件,明确了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方向及适合于企业发展的人才标准的结构要求,确定了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与管理的方向。

关键词: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

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是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唯一“零基础”起步的新建单位。针对工程设计和工程咨询“双甲”资质空白、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现状,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完善企业资质的方案,在全国率先成立国网经研院地方分院,为经研院的核心业务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十二五”是国家电网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两个率先”发展目标的关键期。面对新形势,经研院提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把人才的培养作为企业的“第一工程”。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靠的是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所特有的、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其载体在于人力资源。为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素质,提出开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人才培养管理”,只有人才辈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才能牢牢地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1. 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标准

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一种传统的观念:领导者往往更加注重人才的学历、资历;培训师常常将已有的知识成果作为培训的首要目标,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培训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积累过程;对人才的评价经常立足于知识掌握了多少,而却忽视人的潜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观念的创新是人才培养管理创新的先导,科学大师钱学森一直非常关心培养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去世后,“钱学森之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企业的人才基地,“培养专业领军人物”是企业一直以来的期望,树立正确的人才标准、不断培养创新人才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企业期望的是员工能立足岗位创造出高绩效,这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从现实来讲,人才就是业绩优秀者,或者说,是可以在现在和未来都产生高绩效者。另一方面说,人才又是高综合素质者,因为素质是可以产生高绩效的潜在特性。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学习研讨,我们明确了适合于企业发展的人才标准的结构要求。

1.1 道德修养是人才标准的首要条件。德,是人才的灵魂。人才之德也有不同的层次。较低的层次包括人才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一般的伦理道德,具体表现为专注坚韧、敬业自强等;较高的层次主要指人才的政治品德,包括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应。

1.2 科技创新能力是人才标准的核心要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在竞争激烈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有所作为,就必须拥有一批能够跟踪甚至超越国际学术发展前沿的创新型人才。

1.3 专业技能是人才标准的基本要求。才,是立身强国之本。它并不直接表现为掌握知识以及经验积累的多少,而是指直接运用知识和经验,根据不同情况运筹谋划、创造发明,正确适时地解决问题,达到既定目标的本领,是掌握一种活动的方法及过程的速度、深度和熟练程度。换言之,就是人才个体的“才、学、识”和基本技能。

总之,从思想上辩证地认识人才标准阶梯,把握人才标准的实效性,才能真正做到以能力为本位,明确不同类型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方向。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按照此标准健全完善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并在广大员工中逐步树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观念、明确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标准。

2. 实施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以战略思维、发展观念和全局意识,抓好人才培养工作,把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文明素质作为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着眼点,提高核心竞争力。我们以提升工作绩效为核心,以提升素质能力为重点,明确培养目标,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并在培训过程中,探讨人才培养梯级循进制的管理模式,构筑人才阶梯队伍。对人才的培养主要立足于以下五个方面:

2.1 能力培养。员工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立足岗位,创造高绩效。以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出发点,以统一思想、把握要点、提升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分层次、分类别对“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涉及的各类人员开展适应性培训,以理论培训为先导,以工作标准为依据,突出岗位适应能力,坚持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2.2 兴趣培育。企业以提高职工全面健康为宗旨,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为出发点,以统一优秀企业文化建设为指导,通过有计划的开展活动,精心组织职工普及性文体健康活动,不断提升职工队伍文明素质,营造了企业和谐氛围。

2.3 思想教育。结合构建“三集五大”体系和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新变化,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员工队伍政治素质建设。

2.4专项攻关。中心将实践作为最好的培养方式之一,将人才培养与具体的科研工作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以科技项目、青年创新创效项目、群众性创新创效项目为核心,“三位一体”的适合人才快速成长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广大专业人员在创新工作中,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提升科研水平,锻炼人才队伍,为中心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2.5 能力建设。员工只要有一技之长,在本职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发展实实在在作出贡献,都是经研院的人才。我们花大力气在经研院上上下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使各类人才真正得到尊重,得到重用;要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铺设通道,创造条件;要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

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要根据天津市电力公司要求,研究管理人员培训管理办法,在加强管理理论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加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相关能力的培训力度,通过情景演练、案例分析、角色转化等“实战型”培训,着力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组织协调和开拓创新能力。要通过岗位交流、挂职锻炼、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锻炼人才,培养出一批忠诚敬业、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

加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要根据专业需求,实施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积极提供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和参与重点项目、技术攻关和科研项目的机会,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有效利用社会资源,通过项目合作、培训进修等多种形式,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

3. 开展以业绩为导向的人才管理

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十二五”人才规划为统领,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和全员绩效管理要求,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奖惩、待遇一体化机制,大力营造尊重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浓厚氛围,以业绩为导向,不断加强人才管理。

3.1 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动态分类管理人才。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逐步规范机构的标准化配置,科学配置人力资源。

3.2 鼓励专业岗位成才。结合企业实际,探索“人才培养规划”和“职业规划设计”机制建设;探索有利于员工成长成才的激励机制;开展青年员工职业导师制,促进组织绩效与员工个人绩效双提高,力争培养一支推动经研院科学发展的员工队伍和中坚力量,为形成一批具有经研院特色的专业领军人物提供专业支撑。围绕企业业务升级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加以落实,满足企业资质需要的专业领军人才,并形成梯次人才队伍。

3.3 完善人才管理体系,开展全员绩效管理。为全面支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按照重点岗位设置管理的要求,结合现有岗位设置和多通道发展体系,建立按层级管理和按岗位管理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按照公司统一部署,开展全员绩效管理,建立目标明确、组织顺畅、评价科学、激励约束力有力的管理体系,不断推进量化考核,制定考核标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4. 以培训为手段,助推人才队伍成长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实施人才战略,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多渠道的教育培训机会。员工教育培训做到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岗位培训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培养敬业爱岗、技术精湛、勇于实践、作风过硬的优秀人才队伍。

4.1 制度创新激励人才成长。对“大规划”和“大建设”体系建设急需的注册咨询师、注册电气师、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注册造价师、注册监理师等执业资格,要加大力度在员工中进行培养,要研究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促进人才成长责任落实。

4.2 加大培训交流力度。建立定期培训、轮训工作制度,采取多种形式,邀请系统内外部专家进行专业培训。要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组织员工中业务突出、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进行专题交流,营造全院浓厚的学术氛围。

4.3 完善“一体化”培训模式。充分发挥专业部室在培训中的主导作用,明确管理部门与专业部室之间关系及职责,形成人力资源部、专业部室双方培训责任共同体的培训体系,突出培训过程与专业管理的紧密结合,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整合经研院培训网络,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兼职培训师队伍中来,承担经研院内训工作,传承经研院核心文化、技术和技能,为经研院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4 探索创新培训管理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将员工培训工作紧紧围绕部门和专业重点工作开展,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培训,为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培训保障,形成合理人才梯队;组织开展短板培训,提升专业水平,积极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实现理论和实际结合,快速提升电网规划水平、技术决策能力;具备条件的,应妥善安排到对口单位进行实践学习;积极利用课题研究、现场建设项目等契机,有针对性开展现场实践培训,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解决生产和重大技术难题的能力,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快速成长,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4.5 加强培训评估。坚持“服务发展、 能力导向、协同高效”原则,建立培训评估机制,规范培训评估管理的流程。并将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考核,以评促培,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英国一位管理咨询师曾经说,“管理人才是复杂的事情,不存在确保成功的手段。”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我们持续的审视所处的状况,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始终将业绩作为人才管理导向,努力造就出一支真正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快速发展的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