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静、体松、气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静、体松、气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华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疾病和衰老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养生保健经验,并推出了众多的强身健体方法。传统健身法源远流长,流派甚多,每一流派又衍生出许多功法,综合历代文献,结合群众性锻炼实践,我们体会到,虽然不同的传统健身法流派和功法各具特色和独到之处(个性),但若从锻炼原理和锻炼要领剖析,属于传统锻炼法范畴的一类锻炼方法具有共同的基本点(共性),即在意念主导下,通过调身(体态调整和动作锻炼)、调心(心理调适和意念锻炼)、调息(气息调控和呼吸锻炼)协同锻炼,发挥增强体质、改善体能、祛病养生的有益作用。

传统健身法锻炼基本要素是调身、调心、调息,基本要领是三调合一,即心静、体松、气和。意、气、形三者合一。

调 身

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资料告诉我们,内外环境刺激因素,往往引起交感神经活动过亢,人体会发生一系列应答反应。比如夜间行走在灯光暗淡、行人稀少的偏僻小路上,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定会使人大吃一惊,并出现相应反应: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拳头握紧、眼睛瞪大,如果测量一下血压可能会发现升高,这叫“警戒反应”,又称搏斗—逃跑反应。如果只是一场虚惊,刺激强度不大,刺激时间不长,依靠人体自身调控力量,固有健全的松弛反应,一系列警戒反应会逐渐缓解,恢复常态。但是如果刺激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加上人体固有的松弛反应又减弱,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病态,甚至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加重。对策是采用某些举措和方法,减少内外界环境刺激,调整心理情绪活动、缓解精神紧张状态,引出和增强松弛效应,传统健身法就是属于这类独特的自我身心锻炼法。

【做法】 调身的中心内容不外乎基本体态和形体运动两方面的调控和锻炼,基本要求形正体松,形正则气顺,体松则气活。操作应按功法量度规范和练习程序进行,关键是将躯体各部位调整到符合生理的自然状态,比如,传统健身法锻炼时要求含胸拔背,人们在生活中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徒步登上高楼,常会感到有些劳累和气喘,当努力攀登上最后一级楼梯时,往往会做出一个习惯性动作,紧握扶手,深深地吸入一口气,再慢慢地呼出(叹口气),这时你一定会感到一阵轻松,很舒坦。请注意,此时你正处在含胸拔背的体态,这一体态正好符合人体脊柱“S”形生理弯曲的自然状态,因而有利于整体放松,活泼协调,保证人体最佳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建议体态调整不要采用搭积木方式,拘泥于每一部位的量度和安排,而应当在“叹口气”的动态过程中一气呵成。

调 心

“心主神明”,祖国传统医学讲的“心神”似可理解为人的思维意念活动,“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就是说,若心神安宁,心态平和,五脏六腑才能各司其职,身心健康才能得以维持。现代医学认为,大脑是主宰人体机能活动的“司令部”,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接受内外环境众多信息,通过大脑分析处理并作出相应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机体与环境间协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的意念能够间接地支配自主神经系统管理的内脏功能活动,人的心理状态能够显著地影响躯体的功能状态,负面情绪、应激适应不良常会引起高血压等心身疾病,传统健身法通过调心,排除杂念,简化思维,意念归一,宁心安神,具有改善大脑功能,促进身心和谐的积极作用。

【做法】 调心的中心内容不外乎思维活动的简化,意念的集中、调控和应用,此乃传统健身法有别于药物治疗和医疗体操的重要特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丰富多彩的思维活动,调心入静是一个化杂念为正念,化万念为一念的实践过程,功夫在于积累,操作切忌刻意追求(着意),而应顺势而为。

人们常以“心猿意马”比喻人的思维活动像匹马一样奔跑不停,如何才能使狂奔的马安定下来呢?可以采取两套方案:一是强制性地立刻将狂奔的马栓到栓马桩上(强行意守),但马儿绝不会听话,会又蹦又跳(躁动不安),甚至踢人(思维出现偏差),这一方案肯定不可取。另一套方案是诱导性地先牵着马儿在田野大路上遛几圈(顺序放松法、默念词句法等),待马儿初步安定下来再将马儿栓到栓马桩上(意守丹田),这样马儿就会安然进入休息状态。建议调心入静,不能压服而应说服,应当采用“遛遛马”的方式,因势利导。

调 息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呼吸是体内真气运行的主要动力,通过调息锻炼起到吐故纳新、行气活血、强健脏腑等有益作用。现代医学认为,呼吸运动是一种在神经系统支配下多组肌群共同参与的生理活动,呼吸具有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双重特性,一方面呼吸像众多内脏器官一样具有自主节律性,属于不随意运动。另一方面呼吸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调控,改变其节律、频率、幅度及类型,属于随意运动。实验研究显示,呼吸运动中枢的兴奋性可以扩散到交感神经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主动的呼吸调整锻炼,能动地影响和改变自律神经支配的内脏功能活动。因此,传统健身法中的调息,不仅是呼吸体操,而且是自觉地借用呼吸运动双重特性,以此为中介,调控内脏功能活动,从而架起躯体和内脏的桥梁,有强身健体、祛病养生功效。

【做法】 调息不外乎气息的调控和呼吸的锻炼。呼吸锻炼的方法甚多,基本要求是细、匀、深、长、自然舒畅,不论采用何种呼吸锻炼方法,操作时都必须在心静、体松的基础上进行,心平才能气和,若情绪不稳、心神不宁、强行追求呼吸深长,往往会出现心慌憋气现象。体松才能气活,若躯体特别是胸腹部紧而不松,则气就不易下沉,勉强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往往出现呼吸不畅现象。传统健身法初练者常会关心一个“难题”,即锻炼中呼吸调整如何与形体运动(导引动作)协调配合?其实两者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在做上升和外展动作时吸气,在做下降和内收动作时呼气。锻炼时升降开合调控要恰到好处,则气机和顺有益健康。建议呼吸锻炼要顺乎自然,呼吸调整应分“两步走”,第一步细匀舒畅(和),第二步深长顺畅(沉),初学者应从自然调息法入手。

(下期将刊发第三讲《健身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