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的特点,并对进一步推进“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大学生就业;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88-03

[作者简介]李玲(1987―),女,重庆人,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助教。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这引发了学校对大学生就业的极度重视。现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属于“90后”,“90后”大学生如何通过加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实现顺利就业,获得职业长足发展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可使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的理念,充分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探索现有与潜在资源优势,主动探索职业世界,匹配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可能面临职业的横向转换和纵向发展过程中实现合理的生涯决策。笔者自制问卷,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上海市三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研,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41份,回收率97.43%,有效率98.02%。其中,男生42%,女生58%;大学一年级学生51%,二年级32%,三年级10%,四年级7%。

一、“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调查分析

(一)进校专业选择更加自主,对就业时专业对口要求相对宽松

调查显示,当前55%的“90后”大学生进校时是自己决定现在所学专业的,有22%是综合各方面意见决定的,而仅有12%的人是父母决定的,11%的人目前专业是调剂的。相对于邓洪宝在2006年进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显示的仅有20%的学生是自主决定学校和专业这一结果,自主选择比例明显提升。而对于找工作时是否强调与专业相关,有36%的学生表示专业并不重要,只要适合工作就行,30%的人认为找工作尽量专业对口,但不必强求,还有2%的人就业时选择可以放弃本专业,而要求就业时专业对口的只占14%。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时,专业自主选择程度较高,且对专业对口要求程度相对较低。究其原因,“90后”大学生自身自主意识较强,且大多父母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文化素养相对较高,教育理念也较为开放。而大学生的专业自主选择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对所学专业和学校的满意度,调查显示,有43%的“90后”大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和学校表示满意。而造成对专业对口度要求降低的,更多是因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

(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缺少明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规划

调查显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与方法,仅有22%的受访学生表示知道,45%的受访学生知道得很少,15%表示完全不知道,还有5%表示从未听过职业生涯规划。在所有调查对象中,非常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学习和工作计划的只占11%,清楚的占35%,不太清楚的占了38%,从来没想过的占16%。关于是否清楚自己的能力、性格方面的优势和劣势,11%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清楚,37%的受访学生表示清楚,而41%表示不太清楚,11%的受访学生表示没怎么想过。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的现象。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而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对自身缺乏系统的梳理和认识,较少掌握认识自我的基本方法,缺少清晰的自我认识和职业规划。

(三)获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途径较为单一

“90后”大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规划有哪些途径?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占81.4%,组织的生涯类讲座、比赛等活动占65.9%,自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占41.1%,另外,通过辅导员或专业教师、同辈咨询学习的占38.4%, 通过学校相关专业咨询人员的占9.2%,也有3%的人选择通过社会专业机构获得指导。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学校组织的职业生涯类基础课程、讲座等活动占了很大一部分,学校专业咨询人员或者社会专业机构的介入相对较少。调查发现,少数高校的职业咨询人员由就业指导中心的人员兼职,专业性不强,相比较而言,学生遇到职业生涯困惑更倾向于找大学辅导员或专业任课教师沟通。究其原因,目前虽然上海大部分高校都已配备专业职业咨询人员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辅导,但这部分人员大都不是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与学生较为疏远,导致学生有问题时不会第一时间想到专业咨询人员,而更多地求助于专业课教师或辅导员。因此,现在大力提倡更多一线学生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咨询培训,提高其职业咨询的专业能力。但如何让高校专业的咨询者走进学生,如何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在日常的学生教育工作中,如何让社会专业的咨询机构走进校园提供专业性更强的职业生涯辅导是今后要重点突破的。

(四)职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

本文以高登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和黄希庭对学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为基础,从物质保障、工作环境、职业兴趣、职业发展、成就价值、工作创新6个维度设置问题对“90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调查。研究发现,“90后”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看重的因素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薪资待遇占47%,成就价值占41%,职业兴趣38%,其次是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分别占28%和23%,排在最后的是工作创新占15.4%。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除考虑基本的物质保障外,也很看重包括职位的晋升、培训等职业发展,以及职业发展所带来的成就价值。同时“90后”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重视与自身职业兴趣相吻合也是其凸显的一大特点。除此,有21%的学生也很看重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的环境和上下班的便捷程度等。由此可见,从过去的看重“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和“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到既看重物质保障又兼顾自身的职业兴趣,看重职业发展所带来的个人价值,生活在信息大爆炸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更加多元化。

二、加强“9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90后”大学生应重视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层思考

在进入大学前,学生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获得更高的分数而较少深层思考职业规划的问题。而进入大学之后,突然放松下来的他们不少陷入迷茫状态,不知道该如何为未来做准备,即使部分学生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也不了解哪些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分依赖职业测评工具,缺少自我探索和职业探索的“90后”大学生进入职场,部分会出现频繁跳槽、归属感不高、责任心不强的不良症状,不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这职业探索的关键时候,应树立职业生涯的理念,充分挖掘和认识自身的兴趣爱好,通过生涯人物访谈、生涯家族树、参加企业实习等重要途径探究职场,合理制订计划,形成符合自身的合理的生涯决策,并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贯穿一生的、不断探索自身与外界的互动过程。

(二)学校应提供多元化、全程化和专业化的职业指导

目前上海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的以公共基础课的形式进行,有的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从调查也可发现,学生获得的生涯教育主要源于此,但生涯教育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要想取得良好的实效性,须根据“90后”大学生具有的自信活跃但协作意识较差,理性务实但功利性较强,理想信念薄弱但不乏爱国热情的特征,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课堂教学、小组辅导、专题讲座、心理咨询、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一系列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职业生涯辅导,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适应性评价、未来职务设计、角色转换,从而实现自我成长。且目前高校的生涯教育多偏重一头一尾,注重大一进校时的“适应性”教育,注重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技巧性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过程性。而在日本等发达地区,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全程性,从新生入学就为每个学生建立生涯档案,提供生涯咨询与辅导服务甚至对刚踏上就业岗位的毕业生通过信函、面谈等方式进行跟踪指导,打破了国内大学毕业了学校生涯教育就此中断的局限。

其次,在诸多发达国家高校职业生涯教育师资配比都控制在1∶200左右,而国内这一比例远远低于这一比值,且国内职业生涯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如何使这一从业队伍朝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质量尤为重要。

(三)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合力

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需要从工作机制、辅导内容、教育环境、实施平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建构。在德国,职业生涯教育形成了高效、合理、规范、有序的社会化教育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体,学校、私人介绍所、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机制。全国范围开通了职业指导和生涯辅导电话咨询服务热线和全国职业辅导服务网站,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方式进行宣传、职业辅导和生涯咨询,最大限度普及职业生涯教育理念。而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主要由学校承担,企业和社会专业机构介入较少,而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工作是一项具有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拓展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工作的渠道,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设学校、家庭、企业、社会联动的工作机制,不断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指导,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形成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的合力。

参考文献:

[1]邓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7(6).

[2]赵文莉.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研究――以上海S大学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3]马云鹏.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10).

[4]王云霞,戚朝霞.职业生涯规划与实务指导[M].西安:西北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