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產業結構轉型 突破在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產業結構轉型 突破在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從2012年1月到2013年 7月這1 9個月間,中國大陸製造業P M 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採購經理指數 50為枯榮分水線。當PMI大於50時,說明經濟在發展;當PMI小於50時,說明經濟在衰退)除了2012年2、3兩個月分別是53.1和53.3以外,其他月份基本在榮枯線50左右徘徊。而同時期的中國大陸非製造業PMI,除了2012年1、2兩月低於53以外,其他月份均超過53.7。

平均地看,中國大陸非製造業PMI要高於製造業PMI,觀察匯豐製造業PMI和匯豐服務業PMI也會發現同樣的現象。無論官方的PMI,還是非官方的匯豐PMI,都敘說著同樣的故事,服務業的發展態勢要好於製造業的發展。這是否意味著結構轉型出現了突破性進展?還是先來看看下面的一組數據。

發展不均衡銀行業一家獨大

在《2013中國企業500強分析報告》中,三組數據十分醒目——中國大陸服務業企業500強實現營業收入總額同比增長15.13% ,首次超過製造業500強的營收增速,而且是以高出近一倍增速大幅領先。

中國大陸製造業企業5 0 0強淨利潤總額比2012年減少了17.47%,連續兩年下降;而服務業500強實現的淨利潤總體增幅略有提高。

中國大陸服務業企業500強中,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的比重首次超過50%,達到50.22%。

表面看,這組數字顯示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實現了重大突破,但如果仔細剖析,不難發現,銀行業大唱獨角戲,掩蓋了服務業結構性失衡的發展軌跡——剔除掉銀行業的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仍不到30%。銀行業占服務業500強的企業數量比重為7.8%,但其創造的利潤卻占服務業500強利潤總量的67.5%。換言之,中國服務業500強中,銀行業用僅有的3 9家企業,即不足一成的企業數量,貢獻了近七成利潤。

「銀行業一家獨大,無論是在中國企業500強中,還是在服務業500強中,銀行利潤占比都非常高,這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發展,亟須調整!中國企業聯合會副理事長李建明說。

據李建明分析,儘管銀行獨大的特徵十年前就已呈現,卻在近幾年愈加明顯。近3年來,中國銀行業增速獨占鰲頭,除銀行業外的其他行業,營收、利潤、資產、納稅和從業人數等指標在服務業中的占比在逐漸下降,其中利潤和納稅總額的下降速度表現得更為明顯,特別是利潤總額上,銀行業占服務業總利潤的比重,已經從2009年的58%升到了2013年的近68%。

另一方面,銀行業雖然一家獨大,也並不意味著中國金融業十分發達。同屬於金融業的保險業、證券業,分別只有8家和3家企業入圍2013中國服務業500強,而且這11家企業的利潤總和只有324億元,占所有服務業500強企業淨利潤的2.09%,僅相當於500 強中銀行業利潤10445億元的3.10%。

268家製造企業創造利潤還不及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利潤總和的57%。

在銀行業一家獨大的同時,作為銀行業發展基礎的實體經濟卻並沒有獲得相應的效益。從利潤總和看,2013中國大陸企業500強中,268家製造企業創造利潤4382.4億元,還不及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利潤總和的57%。

從規模占比看,五大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僅占5 0 0強企業的6.2%,利潤卻占到35.6%;268家製造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占500強企業的41.1%,利潤卻僅占20.2%。

從發展趨勢看,近兩年中國大陸企業500強中,製造業的利潤占比大幅下降,以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業的利潤占比大幅上升。而且五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利潤占比,已經連續兩年大幅超過260多家製造業企業的利潤占比。

「銀行和實體經濟背離的趨勢從2007年開始不斷擴大,使製造業部門的上榜企業越來越少。李建明說。

看規模,2013中國大陸製造業500強在規模上仍然延續增長勢頭,但增幅已大幅下降14.31個百分點,增速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第二低點。

比效益,2013中國大陸企業500強中,15家銀行的收入淨利率為23.9%。而剔除15家銀行後,剩餘的485家非銀行企業的收入淨利率僅為2.5%。

服務業的發展不能背離製造業

服務業首超製造業占比,相信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服務業的良好發展態勢,不但帶動了這個經濟的發展,而且解決了勞動力就業,增加了居民收入,也反過來服務了農業和工業的發展,從另一個角度體現了中國經濟轉型的成果。但是在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製造業形勢低迷,服務業卻領先發展,也有值得憂慮之處。

過去我們因為重視發展製造業的發展,而在很長時間內忽視了服務業的發展,因此大陸經濟結構長期處於不健康的狀態。現在開始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同樣製造業的發展也不能忽略。

服務業發展的基礎是工業的發展。無論生產性服務業還是生活性服務業,其健康良好的發展都必須有製造業支撐。生產性服務業為生產服務,沒有生產,就沒有服務對象,其發展缺乏堅實的基礎。生活性服務業,需要居民收入的支撐,儘管服務業本身也能提供一部分居民收入,但如果沒有製造業所提供的居民收入,服務業內部的收入循环是無法支撐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因為只有製造業才是財富的最終創造者。失去了製造業所創造的收入,服務業的發展無疑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服務業的健康繁榮只能建立在製造業的健康繁榮之上。

目前,中國大陸的製造業轉型升級還沒有完成,製造業仍然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產品附加值仍然不高,受金融危機影響,產能過剩仍然比較嚴重。在這樣的背景下,服務業不應該出現和製造業發展相背離的繁榮,但這種繁榮竟然出現了!

是什麼創造了這種繁榮?是房地產的非理性繁榮所創造的虛假財富,是扭曲的消費觀念所造就的畸形消費,是行業壟斷的強勢行為所製造的虛肥假壯。繁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繁榮對人所形成的誤導——在製造業式微,服務業興起的背景下,認為服務業可以脫離製造業單方面繁榮,為服務業的發展而陶醉,有意忽視製造業的發展,忽視製造業的轉型。這種可怕的誤導所帶來的錯誤意識,可能造就的是不應該有的「產業空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