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追询德国 第8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追询德国 第8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追询德国》是一个开始,既是余秋雨《行者无疆》一书中所有关于德国的游记的第一篇,也是一个读者思考的开始。于是,我跟随着他回味起我在柏林的点点滴滴。

余秋雨说:“只有柏林,隐隐然回荡着一种让人不敢过于靠近的奇特气势。我之所指,非街道,非建筑,而是一种躲在一切背后的缥缈浮运或寂然不动;看不见,摸不着,却是一种足以包围感官的四处弥漫或四处聚合;说不清,道不明,却引起了各国政治家的千言万语或冷然不语……”

在我去过许多德国城市后,我的接待家庭的妈妈问我最喜欢哪座城市,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哥廷根。”不仅仅因为出生在那儿的高斯、四座世界顶尖的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培养过的4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是因为贪恋那里的空气,仿佛弥漫着油墨香、书卷气,街头艺人的演奏,令你有一种想要舞动起来,踏着节拍穿过大街小巷的欲望。但我又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柏林。用外语向一个外国人我无法解释太多,我只能说是因为“气氛”。这个“气氛”也就大概类似于余秋雨所谓的“奇特气势”。

初到德国,没什么地方是特别想去的,唯有柏林,是我始终的坚持。中国人心中总有一份对“首都”的特殊情感,走到哪儿都会说我的家乡是“X朝古都”。德国人则不然,也许是因为德国统一的时间太短,各个联邦州的高度自由,导致德国人似乎对自己的首都并不特别重视。也就是说,柏林的气势并不来源于国人对它的追捧。走在柏林,我一直想问:柏林的地下究竟藏着什么?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却不张扬,内敛、深沉、含蓄,一如德国人给我的感觉。

“成为德意志帝国首都还只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但仅仅几十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几乎夷为平地。”人们常说“盛极而衰”,但柏林却如“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雄,还没来得及一显身手就被无情地扼杀,且片甲不留。也许刚成为时,柏林人自豪过、骄傲过,但还没过多久,一切美好就如般消散,才升到云端的心情跌落谷里。为了避免脆弱的心摔碎,柏林人才学会了隐藏吧!柏林的辉煌、美好注定不能被大张旗鼓地赞美,于是便隐匿了起来,但只要你是有心人,就一定能从斯伯雷河的水波里读到历史的无奈,从街边卖咖喱肉肠的小摊飘来的香味中嗅到生活的美好,从大大小小主题各异的博物馆中体会到文化的积淀。

余秋雨问:“在策动世界大战前艺术文化已经光芒万丈,遭到惨败后经济恢复又突飞猛进,是一种什么力量,能使它在喧嚣野蛮的背后,保存起沉静而强大的高贵?”

我觉得是专注,专注导致纯粹。柏林电影节的金熊是多少人的渴望,柏林爱乐乐团的水平又是多少人的梦想,柏林的博物馆勾走了多少人的心魄,柏林街头的小吃又抓住了多少人的胃口,所有的一切都有柏林人堪称完美的诠释,任何的修改都显得多余。每一件事都是独立的存在,纯粹的美好。就像中国的八卦图,纯粹的白,纯粹的黑,看似简单却又包罗万象,总也看不透。正如柏林,它有成千上万种颜色构成,每一种都是那样纯洁干净,不掺任何杂质。它们交汇却不交融,相辅相承却绝不相互干扰。也许并不存在什么“背后”、“保存”,只有一直存在,只是我们刻意地忽略了,为什么野蛮与高贵不能并存?

一切问题都关于精神,关于德意志精神。有些问题会有具体的确定的答案,但“世上真正的大问题都鸿蒙难解”。真的说不清道不明,到底什么是德意志精神。最后也只能借用余秋雨的话,我宁肯接受像赵鑫珊先生那样诗意的说法:“在德意志民族的性格里头,好像有种大森林的气质:深沉、内向、稳重和静穆”。

评语:将书与自己的经历乃至人生的感悟融于一体——读书至此,已渐入佳境。

(指导老师:密冠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