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法今用谈赏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诗歌鉴赏是中考的必考题型,对于鉴赏本身来说,并没有固定的权威的方法,各人可以有自己的习惯。下面列举几种古人已有所总结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诗词鉴赏;鉴赏方法
第一,知人论世的方法。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鉴赏古诗,首先要准确地理解它,所以知人论世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欣赏屈原的作品当然要明白屈原的家世、经历特别是他不幸的遭遇,了解当时楚国内外的情况,然后才能懂得他为什么会忠而见疑,为什么一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他仍然那样热爱楚国,宁可死在这里也不肯出国。如果我们不了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的痛苦经历,对于他在《春望》那首七律中所表达的忧国思家的心情便无从有深刻的体认。
许多诗歌的产生都有其具体的背景,诗人的写作意图可能会通过相当曲折的手段来表现,背景不明对此将不容易有深切的把握。晚唐诗人杜牧的《泊秦淮》写诗人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时流行的歌曲,触景生情。尤其是最后一句使用曲笔,表面指责商女,实质上是指责那些点歌的人。《玉树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反映了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因为晚唐时代,已经不复盛唐的辉煌,国运衰微,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这种亡国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
第二,前挂后连的方法。诗歌和所有的文学作品一样,源于生活,发自感情;而所有的诗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学传统之中,他不是也不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凡是优秀的诗篇往往既受到先前作品的滋养,同时也会影响及于后代。因此,我们在读作品的时候不妨推源溯流,关注我们面对的作品与前后诗作之间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的联系,通过比较更深刻地体会这一首诗、这一位诗人的妙处。钟嵘《诗品》在评品诗人时常常提出他的诗源于前代何诗何人,虽然未必都讲得很准确,但仍然给予人们很多的启示。用这种方法读杜甫那些反映现实的诗,就能深刻地体认到他对汉魏乐府诗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不难看出他对白居易等新乐府诗人的启迪,进一步认清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送别诗中的经典《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理性的议论展现了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王诗之前,三国魏曹植有“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王诗之后,唐张九龄有“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送韦城李少府》)。三位诗人的构思大体相似,气象各异,王勃在这中间承前启后。
运用典故在古代诗歌中极为常见,这是诗人们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办法之一,一个意思不是直接地说出来,而是通过用典曲折地来表达,这样不仅可以使作品含蓄有味,也能增加作品的历史文化含量,引发读者更多的联想和思考。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个典故说的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第三,单刀直入的方法。我们可以将目光专注于待赏析的作品本身,即不去管它的作者和有关背景,也不与其他作品发生联系,专门玩赏该诗,充分调动自己的想像力和领悟力来玩味艺术之美,领悟人生之趣。我们不妨直接与文本对话,神游其中,浮想联翩,获得审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我在讲授《春望》时,首先就直接让学生从字面上翻译这首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翻译为“国都被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京城,满眼是茂密的杂草”,学生翻译结束后,立刻就理解了战乱发生后草木荒芜,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苦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翻译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作者的忧国思家之情溢于言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翻译为“战火连续很长时间,一封家书抵上万两黄金”,作者急切期盼得到家人音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翻译为“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作者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头无法排解只好以手搔头,再次表达了他的忧国思家之情。等我们翻译完全诗后,这首诗我们的学生也充分理解了。
以上略举了三种具有中国传统的鉴赏古诗的方法。用西方传入的各种新旧文艺理论来观照古诗,有时也可以得到若干帮助,得到许多新的认识。不过西方文艺理论是从西方的文学创作中总结而来的,还有些是从西方哲学或者其他主导理论中引申而来的,用以分析中国古代作品,很可能格格不入,勉强套用尤其容易吃力不讨好。鉴赏古诗最好的方法是上述种种与古诗配套的中国传统的方法;中国古代诗学理论和诗歌评论方面的遗产极其丰富,亟宜取用。
基金项目:一直致力于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研究,本文是江苏省扬州市立项课题“古诗词诵读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刘伟(1977—)年,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语文教师,学历:研究生,职称: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