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表象训练在篮球教学传球技术中的运用及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表象训练在篮球教学传球技术中的运用及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篮球比赛中篮球的传球技术是篮球的核心技术之一。在篮球传球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指学生在学习传球技术动作的过程中,通过使身体运动与大脑思维活动有机结合以迭到强化动作要领,促进对技术动作掌握的目的。表象训练不仅作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训练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篮球教学中,而且在其它一些心理训练和心理干预的方法中也常以表象训练为主要内容。

关键词:表象训练;传球;运用

传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篮球比赛中争取胜利的重要手段。传球是一支球队在比赛中进行攻防转换衔接的桥梁和纽带,它的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全队的战术配合和攻防质量。在篮球运动中,传球队员特别是组织后卫作为全队的核心其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其传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进攻的质量。因此,篮球的传球技术训练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传球质量的好坏往往会决定整场比赛的结果。

在训练方法的选择上,我们选择了表象训练法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篮球教学时一般是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这一模式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未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且教法比较简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象训练指学生对完整示范动作在大脑中产生的印痕以表象来呈现出动作全过程而唤起临场感觉的训练方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正确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运动技能的前提。我们将表象训练运用在篮球传球教学过程中,利用大脑对刚建立的动作记忆和反复描述,使正确、完整、清晰的动作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学生对传球动作的掌握,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表象训练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表现在对运动技能掌握有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树立自信心和降低焦虑等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成功的表象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情绪 的能力集中注意力,增强自信心。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及运动员比赛的具体情况,通过表象训练对运动员的唤醒水平进行涮整,适当提高或降低运动员的兴奋水平至适宜的范围,有利于运动员在最佳的竞技状态下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研究对象

河南科技学院2009级篮球选项班两个(均为男生)

(二)研究方法

⒈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得到相关的理论,进行归纳整理、设计实验方法。

⒉实验方法:实验以两个教学班分开进行比较实验,一班对照班级、另一班为实验班级,各班人数均为25人。

⒊对照班采用传统常规教学法,实验班则在传统常规教学的条件下运用表象训练法进行教学,将身体素质、技术水平、理论水平等部分指标相近的学生,采用配对实验设计的方法分成二组,即实验组25人,对照组25人,作为对等的实验对象。

二表象训练法的主要教学设计

(一)建立正确的篮球动作表象

在教学实验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讲解、示范,并以挂图、幻灯、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篮球动作表象。例如在进行原地胸前传球教学时,要让学生头脑中形成原地传球正确的动作表象。首先,要建立准确的视觉表象,通过教师正确示范,让学生看到传球准确动作的外部形象。其次,教师把传球动作的要领简单精要的教会同学们,附加语言刺激,给学生建立听觉表象。再次,要有正确的传球动作表象,在模仿练习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头脑中"展现"这个传球动作,并且对该动作顺序、结构各环节的联系及完整传球动作过程形成一个基本正确的概念。

(二)建立表象――动作――思维程序

在初步建立了正确的动作表象后,每次进行模拟和练习前要求学生“过电影”,即让他们闭目思维,默念想象所要练习的正确动作的表象。以原地双手胸前传球为例持球时,两手五指自然分开,拇指相对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侧后方,手心空出,两肘自然弯屈于体侧,将球置于胸前。肩、臂、腕肌肉放松,两眼注视传球目标,身体成基本姿势。传球时后脚蹬地,身体重心前移,同时两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转,同时拇指用力下压,食、中指用力弹拨,将球传出。这种接受技能的过程带有主观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实验组示范讲解时,会有学生主动提出请老师就某一技术动作多做几遍示范,她们思维后再进行练习,这在对照组是不会发生的。这说明实验组在学习过程中是从大脑思维到肢体练习的,这种已渗入到想象过程的学习方法已经形成了视觉、听觉的联系,形成了中枢网络,这种感觉理解中枢的活动与肢体的外在活动的结合,自然比没有理解的单纯照猫画虎要主动而有效。

(三)建立表象――动作――想练结合训练程序

在对动作表现进行模拟和练习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所理解的篮球动作加以描述,使学生在运动中枢对该动作的形成能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运动概念。同时指出技术中的重点、难点和容易出现错误的技术环节,让学生结合讲解进行想象,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进行思维开发,在头脑中反复描绘正确的动作过程。在教学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在新的一节课时淡忘了前面学过的内容,因此在每次技术教学前,抓住想象训练这一时机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对前次课学习的技术进行追忆。

总之,把视觉、听觉、动觉表象三者联系起来。以此建立清晰的动作表象,使学生在练习中就会对动作的形态、方向、速度、节奏产生深刻的印象,以利于更快地掌握动作技能。表象训练时间的长短要合适,如时间过短效果不明显,过长又会引起学生疲劳和影响实际身体练习时间,所以表象练习一般最好不要超过8分钟。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建立一套适应自身特点的练习程序,更好地调整心理、技术去提高和加快运动技能的形成。教学实践证明,“想练结合的方式对建立运动技能效果最好”。在对照组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法模式,以练习为主,忽视了表象训练和实际技术练习相结合的作用。实验组运用表象训练,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体视觉、动觉及大脑思维都参与活动,这样更能发挥表象训练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效果的对比和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

实验前实验组、对照组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在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以往的学习挫折及某些体育学习内容具有难度和危险性,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常常表现出不安、忧虑、焦急、紧张、恐惧的情绪。在蓝球传球技术实际练习中,由于技能尚未掌握,导致学生焦虑水平较高,使许多学生产生畏惧感、失落感,在心理上缺乏自信,从而影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速度和质量。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水平进行测试,其测量结果见表一。

由表一可以看出实验班的焦虑平均值为74.56,对照班的焦虑平均值74.34,平均数差别较小,对两组测量数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t值为-0.075,P>0.05,这说明在进行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习焦虑水平的差异不显著。由于进行表象训练实验时,身体素质及运动知觉能力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所以在实验结束后没有对其进行测试,仅对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水平进行了测量。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其结果见表二。

由表二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的练习前期和后期焦虑平均值分别是79.56和58.78经检验二者差异显著(t=-2.065,P0.05)。这说明对照组学生在练习传球技术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动作不够熟练,多次重复、成功甚少,致使学生自信心下降,导致焦虑水平升高。因而在测量过程中表现为对照组学生在练习后期的焦虑水平高于练习前期。

四对学生行进间传球技术学习效果的对比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由4名有多年篮球教学训练经验的老师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按照统一标准,考核重点放在传球的成功率、传球落点的控制两个方面,每方面各10分。结果如图三。

由表三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传球成功率差距不是太大,应用表象训练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都能够提高学生的传球成功率,在提高传球成功率的程度上二者无显著差异。但是对传球落点的控制方面的平均成绩二者具有显著差异,其中t=6.045,p

五结束语

(一)在篮球传球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能使学生对技术动作形成正确、清晰的技术动作表象和完整的技术概念。可加速传球技术动作的形成与巩固。

(二)在传球技术动作中,运用表象训练,符合学生想、练结合和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的规律,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投入到学习动作技术中去,激发学生参加动作练习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在篮球传球技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可进一步强化传球的技术动作节奏,使传球者能心情舒畅地、注意力集中地进行传球练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传球准确率。

(四)表象动作要十分准确、规范,讲解应形象、生动、言简意赅,且和实际技术练习相结合。表象训练时,应尽量放松、排除干扰和集中注意力。表象训练时应多采用回忆最理想的篮球传球技术环节和肌肉用力感觉,这对尽快掌握其技术动作和提高传球准确率是至关重要的。

(五)表象训练要和动作技能训练交叉进行。表象训练在一堂课中应有一定时间的保证,但应将实际练习放在首位,表象训练放在第二位。因为它是外表象向内表象转化的必要条件,是掌握技能的基础,而表象训练达到了实际练习中所不能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伟业.表象训练在篮球罚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新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

[3]王天生.体育运动心理学[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

[4]漆昌柱,徐培.表象训练的概念及主要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1,(3).

[5]罗玲红.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6]张洪志.运用表象训练提高篮球课教学效果[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