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免费音乐时代结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免费音乐时代结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白云飞

这个问题属于大问题,小问法。不妨把题中的媒介,理解成产品或渠道。若唱片公司与音乐人泛

>> 免费音乐时代结束? 别再期待免费音乐午餐 网络音乐免费时代即将结束? 数字音乐免费时代结束? 免费音乐会走进居民小区 AOL看重免费音乐与视频内容 最“荒唐”的免费音乐节 纽约爱乐举办夏季免费音乐会 谷歌对抗百度首次切入免费音乐下载 数字音乐“免费午餐时代”或将终结 “邵时代”的结束 “乔时代”结束 灯具“暴利”时代结束? 产品时代已结束 企业时代结束 结束时代 邓时代的结束 “美帝”时代的结束? 单点安全时代结束 大唐结束周寰时代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免费音乐时代结束? 免费音乐时代结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知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白云飞

这个问题属于大问题,小问法。不妨把题中的媒介,理解成产品或渠道。若唱片公司与音乐人泛等同于CP,移动渠道和互联网产品泛等同于SP,消费者为最终用户(end-uesr)。过去的方式是,最终用户付费给SP,由SP代结算给CP。用户认为:我是给音乐家付了费。SP认为:我是靠产品渠道挣了钱,只不过内容媒质是区区音乐而已。故,SP起初只给CP20%分成。然则,按照问题的回答是:以听众而言,貌似是以内容付费,实际上大部分付给了媒介。以CP而言,貌似是向听众收费,实际上只是“被结算”。(两者差异很大)对SP而言,以产品向听众收费,然后再向CP结算分成。现在的说法,依我理解,其实对传统的模式而言差别并不大。不管SP是以电台产品、播放器产品,还是移动增值的方式出现。只不过CP从被结算的地位,站到了卖家的地位。翻身农奴把歌唱了。不过唱片行业经历了太多次这种口头承诺和被代表,信心已经丧失。而且现在唱片行业已经被催毁,没有新艺人,没有好歌曲,没有有价值的内容。这种末代皇帝似的掌权,几乎没有价值。内容的买家是最终消费者,还是产品或渠道,显然不言自明。惟一要确立的应该是内容的卖家,在此产业链中的地位。iTunes music store,依第三方数据销售音乐内容以逾250亿首,日销2160万首,这样大的销售渠道和完美体验的产品,给CP的分成是多少?70%。即使这样的分成比例,仍引起音乐巨头的报怨。我相信,未来对于中国数字音乐而言长久的问题仍是:如何正视版权价值,如何促进音乐产业的恢复和建立。?我觉得“向谁收费”和“如何付费”,来得都没有“钱分给谁和怎么分”重要或棘手。 陈寰中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传出一个消息,说今年开始,中国的音乐下载要收费了。然后果然豆瓣就开始收费了。现在再看到这个“今年下半年开始音乐产业进入全面正版化时代”的消息,有点想笑,不会到了下半年又传出一个“中国音乐明年开始收费”的新闻吧?理论上,为音乐付费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现实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乐迷被免费互联网惯坏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为正版化提供了健康孵化的机遇,我觉得是好事。作为资深乐迷,我个人是能够接受为音乐产品付费的,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为音乐付费,我相信移动互联网上也会有可以让我付费的音乐产品或服务。关键是支付体验。还有产品体验。目前彩铃的支付方式是挺方便的,直接扣话费,可是产品体验太差,彩铃那玩艺简直不能算是音乐。整曲下载也还没有看到特别好的产业闭环。包月服务有一些亮点,比如刚才说豆瓣的那个,以及QQ音乐的绿钻,但还没见规模。支付宝、财富通、NFC的发展有可能改善支付体验,我相信在支付环境上只要国家政策层面不干扰,会越来越优化。但是产品体验就会变得更重要,有没有支付意愿,很大一部分因素要取决于产品本身。什么样的产品用户愿意付费?这才是真正需要音乐产业从业人员需要考虑的事。捞快钱最好不要从事这个行业。做这行业还是需要一点傻根式的理想主义色彩。我拍档古日明先生说,傻公司最后都会发达的。做音乐就是这样的傻行当。只要有刚需在,音乐产业就会有希望。说到付费应该由谁来付的问题,我觉得让用户付和让第三方付,代表了两种商业模式。都有可取之处,跟做报刊媒体一样,有些人靠发行挣钱,有些人靠广告挣钱,有些人两头都要挣。数字音乐产品也具备媒介的特点,它既可当产品直接销售,也可当社交元素做成媒体模式,我觉得都可去尝试。当纯产品销售的时候,还是要优化支付与产品的体验,还要保证到公平性(不容易被盗版、品质上有优越性和稀缺性)。当媒介吸引第三方埋单的模式,音乐素材的调取与使用要便捷,用户管理系统要科学。我觉得就是这样,欢迎补充。这个话题我们在微信群和QQ群里也讨论得很热烈。 袁莉

有没有人想过一个问题,这个问题高晓松本人也提过――人愿意花钱看电影不愿意花钱在音乐上。其实是人们愿意花钱看音乐会、看电影,不愿意买CD不愿意花钱网上下载音乐。中国的现场音乐不发达,才给人一种人们不愿意花钱在音乐上的感觉。我觉得CD、网络下载音乐除非成为现场音乐的衍生品,否则是不可能独立赚钱的。音乐直接向用户收费,不听就不听呗,或者免费共享盛行。没有人愿意花钱看网上的微电影哪怕是名导拍的,但人们愿意走进电影院看电影,有时甚至是烂片。看电影、看音乐会演唱会,是一种仪式;而在家听音乐不需要任何仪式,卖方不提供任何专业的仪式感服务,容易得来的东西不珍惜,而不是便宜的东西不珍惜。结婚需要婚礼,跟亲人遗体告别需要葬礼,信教需要洗礼,人内心深处充斥着对仪式感的需求。补充一下,个人认为,国外卖歌卖得动其实也是因为他们的现场音乐比我们发达多了,在网络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经养成了花钱欣赏音乐的习惯,再加上有完善的版权法律。音乐圈人士指望民众道德提升良心发现,拒绝盗版音乐制品是不可能的。这个东西有点像税收,一开始就收税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等所有的人都习惯了免费使用再加税难度可就大了去。在市场还没做大的情况下就严格执行版权法律,这个行业死得更快。过去没人进电影院看电影影市不红火的时候,谁愿意在优酷上花5元钱看一部电影呢,优酷敢做这个生意吗?等到一个人习惯每年花上千元进电影院时,对他来说,花5元在电脑上再看一遍看过的影片或者看没兴趣进电影院的电影,就不算事儿了。法律保障得在市场已经达到一定容量,大家已经有花钱惯性的情况下,才能助一臂之力。 此专栏所载问答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2.5版本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本刊经知乎()获得作者独家授权 本文内容选用知乎原问答: 高晓松声称音乐免费时代结束,收费音乐是向听众收还是向媒介收? http:///question/20559823 关于音乐产业的更多精彩讨论请见知乎问题: 为什么国内听独立流行的听众很多,做独立流行的乐队很少? http:///question/1967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