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恩施州主要林业工程以及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恩施州主要林业工程以及对林业发展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森林资源是联系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重要纽带。研究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森林资源变化的机理和原因,在调控森林资源趋于合理结构、保障林业发展和当地经济发展规划及环境保护策略的制定等方面有重要指导意义。林业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探讨了恩施州近20年来主要林业工程以及对林业发展影响

【关键词】恩施州 林业工程 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DF4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1-0167-02

1、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原则,因地制宜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科学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稳步实施、确保实效”。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全州退耕还林总体规模为21.5333×104hm2,其中坡耕地还林15.2×104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3333×104hm2,建设规划期10年。

1998年,省林业局在恩施市屯堡乡试办退耕还林试点,试点面积100hm2。

2000年,咸丰县被国家列为全国174个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之一,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完成坡耕地还林4000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333.33hm2。

2001年,咸丰县、恩施市被列入湖北省14个试点县(市区)之一。湖北省下达恩施州计划任务9800hm2,其中坡耕地还林2333.33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466.67hm2;实际完成9984.866hm2,其中坡耕地还林2044.533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580.333hm2。

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州正式全面启动,涉及87个乡镇、办事处、国有林场、774个行政村、1.5703×104个村名小组、14.176×104农户。湖北省下达全州8县市计划任务3.3333×104hm2,其中坡耕地还林1.4667×104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8667×104hm2,均全面完成。

2003年,湖北省下达恩施州退耕还林计划4×104hm2,其中坡耕地造林2.3×104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104hm2,均完成计划的100%。

到“十一”期末,恩施州退耕还林工程完成12.32×104hm2,其中坡耕地造林5.76×104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56×104hm2,累计获中央钱粮补助4.3亿元,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

2、天保工程

“天保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0年10月开始至2010年止,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东北重点林区17个省区、872个县市实施的天然林停伐、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管护以及森工企业转产分流安置等综合措施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国家重点工程。天然林在恩施州占绝对优势,是全州森林资源的主体。建州至天保工程实施以前,因国家政策允许,是开发利用的主要资源,但从采伐限额、木材运输、防止盗伐滥伐、打击破坏天然林资源犯罪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取得显著成效。真正具体提出对天然林实施保护并作为工程建设,是从国家实施天保工程时开始的。

2000年10月,天保工程在全州正式启动,2010年结束,工程期限10年,工程内容包括管护森林115×104hm2,建设公益林24.3733×104hm2,其中封山育林17.76×104hm2、飞播造林及补植管理6.0667×104hm2、人工造林5466.67hm2,工程总投资8.69924亿元,工程覆盖全州6县2市和州直共9个区域。实施天保工程后,全州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采伐。除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保留—部分农民自用林、薪炭林及经过核准的速生丰产人工林等森林资源消耗外,禁止其他人为的森林资源消耗。

2001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省林业局《关于转发的通知》要求,全州8县市结合各自实际,编制实施方案。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有封山育林、飞播补植造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森林保护、分流安置富余人员。

从2002年起,州政府与各县市政府签订了《恩施自治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目标责任状》。

2003年,湖北省下达全州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面积为115×104hm2,实际完成115.33×104hm2,占计划的100.3%;封山育林计划面积2.3467×104hm2,完成2.3467×104hm2,占计划的100%;人工造林计划面积1000hm2,完成1000hm2,占计划的100%;完成森工富余人员一次性安置3822人,占省核实4483人的85%,发放安置补助金9029.76×10。元。同时落实政策性社会性支出人员352人,支出经费642×104元,缴纳养老统筹1038×104元。全州天保工程通过了省财政厅、省林业局组织的财政资金专项检查和省林业局组织的天保工程富余人员一次性安置验收。

3、长防工程

“长防工程”即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继“三北”防护林之后中国又一举世瞩目的巨大生态建设工程。涉及云、贵、川、湘、鄂、赣、陕、青、甘等9省500余个县。州境全部属于长江防护林建设的治理范围,被列入全国川鄂山地长江上千流域治理区。

1989年,巴东县被列为全国39个试点县之一,纳入长防工程第一期建设在州境率先启动。采取边摸索、边建设的办法、当年完成2666.67hm2,超计划66.67hm2。

1990年,恩施、建始、咸丰、宣恩、鹤峰亦被列入第一期工程开始启动。各县市的的完成情况分别为:恩施2.64×104hm2,建始1.6133X104hm,,巴东2.36×104hm2,咸丰9800hm2,宣恩8466.67hm2,鹤峰9133.33hm2,共计10.6867×104hm2。

1991年,是长防工程从启动进入全面实施的第二年。恩施、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6县市分别完成1.3067×104hm2、1.28×104hm2、1.38×104hm2、1.08×104hm2、7400hm2、1.4333×104hm2,共计7.22×104hm2。

1992年,咸丰县被评为全国长防林建设一类县。利川市被纳入长防林工程辐射县。1993年,来凤县被列为工程的辐射县。至此,全州8县市全部被列入长防林工程范围。

到1994年,全州共完成长防林体系建设任务37.9×104hm2,占计划20.0467×104hm2的198%。其中完成重点工程15.5867×104hm2,占计划12.54×104公顷的129%;一般工程完成22.3133×104hm2,占计划7.9733×104公顷279.8%。总投资2391.2×104元,其中国家投入1489.5×104元(含湖北省配套380.5×104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16×104元,财政拨款10×104元,林业部预算内资金483×104元)。

“八五”期间,全州长防工程体系建设44.3×104hm2,其中完成重点工程19.4673×104hm2。完成人工造林17.6667×104hm2,封LIJ育林26.6667×104hm2。

1996年,全州完成长防工程造林1.2559×104hm2。

1997年,全州完成长防工程造林1.2133×104hm2。到1997年,全州共完成长防林建设51.6267×104hm2,占计划的176.5%。

1998年,全州完成长防重点工程人工造林1.0132×104hm2。

1999年,全州完成长防工程造林6706.666hm2。到1999年,全州共完成长防林体系建设53.1667×104hm2。

2000年,长防工程涉及8个县市,全州造林7000hm2。“九五”期间,长防工程累计造林3.1713×104hm2,占计划的108%。

在长防工程建设中,各级加强领导,采取全面规划和科学治理;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走投工投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路子;采取以造为主,造、封、管结合,多层次、多形式办林场,巩固造林成果;狠抓种苗基础,大力发展经济林等措施,使其成为建州后全州林业建设史上的“龙头工程”,工程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4、粮援项目

“粮援项目”即武陵山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又称WFPCHA3779项目),是恩施州也是湖北省在农业上利用无偿援助外资额度最大的项目,属世界粮食计划署利用无偿投资额度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之一。项目采用“以工代贩”的形式,无偿提供粮食及食品折合小麦计算。恩施州水土保持林工程是其中的一个子项目。申报始于1989年10月,由州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高级工程师李新富编写的《WFP3779水土保持林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湖北省有关专家评审通过。1990年5月,联合国派专家来恩施州考察,对林业印象很好;1990年12月14日正式批准立项。1991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建设工期6年。利用外资兴办林业事业,州内尚属首次。

第一年度(1991年11月15日1992年11月15日);州林业局根据州粮援办公室第一施工年度的任务安排,分解落实到县市,并制定第一年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目标,选择工程地区,对用工投粮及投资进行概算,确定项目措施、项目的后续管理等。

按照作业设计,截止1992年11月15日,全州实际完成育苗15.3hm2,占任务的114.2%;完成造林596.97hm2,占计划的99.5%;完成抚育596.97hm2,占应抚育面积的100%;完成种植黄连3.3hm2,占计划的22%;完成技术培训1314人次。第一年度用工量全部按计划完成。国内资金配套实际到位6.16×104元,其中省配套1.75×104元,州林业局配套到位1.75×104元,3个县市林业局配套到位2.49×104元。

第二年度(1992年11月15日一1993年冬):按照总体设计要求,全州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提前于1992年7月完成第二年度的规划设计,通过州、县二级评审。

并开始进行第二年度的清山炼山工作。到1992年12月,完成挖窝整地和部分植苗任务。1993年初,州项目组下达第二年度林业实施任务,是年底,经全面检查验收,共完成造林833.33hm2;共育苗17.17hm2;苗木均做到自给有余;抚育完成1460hm2。

第三年度(1993年冬-1994年冬):完成剩余造林任务。至1994年冬,全州共完成粮援水保林2700hm2。

第四年度(1994年冬-1995年冬):进行造林抚育和后期管理。

5、德援项目

“德援项目”是德国政府复兴(KWF)银行援助中国的一个林业生态项目。其目的在于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灌草结合,修建谷坊、砂、护坡墙、护岸墙、节柴灶、沼气等综合治理措施,增加森林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1994年3月9日,德国专家穆尔德(Mr.Molder)、拉杜纳(Mr.Alderman)林业部外事司、省林业局领导陪同下,到巴东就德国政府援建中国“湖北省长江三峡地段防护林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考察。12月2日,国家外经部、林业部与德国政府就德国政府援建长江三峡地段生态防护林工程正式签订协议。

该项目于1995年底正式实施,2000年结束。项目布局在巴东县域长江以北的东壤河、沿渡河绦流域,涉及东壤口、溪丘湾、沿渡河、官渡口、坪阳坝5个乡镇,共区划3个治理区、19个治理小区、754个治理班。完成人工造林8638.6公顷,其中防护林4906.2hm2,用材林188.5hm2,经济林405.2hm2,封山育林3183.733hm2,灌草种植363.8hm2,修建谷坊102座、砂850座、护坡墙255m、护岸墙2765m,

修建沼气池900口,节柴灶1000个,修建林区公N20km、森林防火线30km,修建中心苗圃1+8hm2、塑料大棚360m2、培训中心楼400m2、瞭望塔1座、德援纪念碑1座、大型永久性固定宣传牌4块。德国政府累计援建拨款1002.64×104元人民币。

1998年,该项目经湖北省林业厅检查验收通过。

经过项目建设,使项目区新增林地8.4903×104hm2,森林覆盖率提高7个百分点,水土流失面积下降8854hm2,年水土流失量减少19.66×104t,年节省薪柴1697×104kg左右,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6、世行贷款项目

“世行贷款项目”即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1994年7月,世界银行贷款造林二期项目在恩施州正式启动。项目涉及巴东、建始、恩施、利川、宣恩、来凤6个县市,总规模2.0695×104hm2;建设内容为营造集约经营人工林和多功能防护林;建设期为1994年7月-2000年7月。

1995年-1997年,全州完成世行项目造林1.6087×104hm2。其中1995年、1996年、1997年分别完成3186.67hm2、5666.67hm2、7233.33hm2。

1998年,全州世行二期造林完成5363公顷,其中恩施920hm2、建始1240hm2、巴东367hm2、利川895hm2、宣恩1141hm2、来凤800hm2。

1999年,省林业厅只给来凤下达世行二期计划200公顷,全面完成任务。至此,世行二期全面截止。1999年,世行三期启动,涉及恩施、利川、鹤峰3县市,完成年度造林计划1533.33hm=。到1999年,全州世行贷款共营造林2.28×104hm2,其中多功能防护林造林5066.67hm2,集约人工林1.6667×104hm2。

“九五”期间,世行二期完成人工造林.26×104hm2,中幼林抚育4.532×104hm2。2000年,世行三期工程涉及恩施、利川、鹤峰3县市,完成造林1742.666hm2。

2001年,世行三期通过省林业局组织的检查验收。

到2003年,恩施、利川、鹤峰3县市的21个乡镇、164个村完成世行三期造林1.0098×104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