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良人与音乐背后的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良人与音乐背后的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良人”是一支世界音乐、融合音乐与电子为主要风格的音乐团体。其中《梦中的额吉》在新浪微博音乐人平台上仅一周的时间,点击次数便达到了23000多次。

“良人”主创张志伟除了是名专业的音乐人外,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幕后制作的授课老师。本文希望通过记者与张志伟的对话,了解中国原创音乐、小众音乐,以及除了大众了解的歌手之外的音乐背后的艺术

中西结合:古典的名字,现代的模式

音乐周刊:“良人”是什么意思,为何取这样的队名?

良人:“良人”在古语中是“夫妻”的意思,也是“两人”的谐音,寓意两个人的声音。我和我妻子有着共同的音乐理念和音乐理想,所以便组成乐队一起去在追逐音乐的道路上探索,“良人”则是能表达我们再好不过的名字。

音乐周刊:音乐团队的模式以及在音乐作品、演出里是怎样的分工?

良人:乐队中只有两个人,我妻子负责录音作品和演出现场时的演唱部分,我负责所有音乐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中的现场演奏。

演出的表演模式现在国内虽然还比较少,但是在国外已经普及,尤其在欧洲是非常流行的一种现场形式,一个人演唱,另一个人进行所有音乐的演奏,除了现场乐器的使用外,其他大乐队所需要的乐器,以及乐队现场做不到的音效音色等,全部都可以由电脑操作音乐软件及音源来完成。这种表演形式是在很多年前我和外国音乐人的交流中接触到的。

这种演出模式的好处就在于,在人数少、阵容小的时候也能完成完整的音乐,可以避免团队人数太多时,在音乐或其他方面产生过多的分歧。现在国内也开始有这样表演形式的演出团队出现,比方说“安与骑兵”。而被中国听众所熟知的new-age新世纪音乐代表“恩雅”这位歌手,十几年前她的制作团队就是这种只有两人的团队。当然,两个人的音乐作品也分为录音棚作品和现场作品,现场如果需要其他乐器来进行演奏时也是可以加入其他乐手的,而录音作品的创作大部分就是两个人来完成。

音乐周刊:你前面说到,电脑可以代替大乐队中其他大部分的乐器,具体在演出中,电脑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良人:除了现场演出中不可被替代的歌手的演唱外,电脑基本上做了所有其他音乐部分的铺底,而我需要做的就是在现场演出时,通过演奏合成器在适当的时机里加入SOLO和炫技的部分,来更好地点燃现场气氛。

融合音乐 探索风格新道路

音乐周刊:良人的音乐定位是什么风格,为何会选择大部分以少数民族语言或者仅仅是哼唱形式的这种风格来进行创作?

良人:我们的音乐属于“世界音乐”这个大范畴中,在古典音乐、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探索的第三条道路。既不是传统古典,又不是普遍的流行,有文化背景,也有相对严肃的题材,还有新音乐元素的探索。

我有一种个人的认识,人声在一首音乐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你唱人们能听懂的、所熟知的歌词,好处在于能很好地将你想表达的音乐内容让听众产生共鸣,被听众所理解。但是也有坏处,音乐内容就容易拘泥于字面,仅限于字词句所能表达的意思。而选择人们听不大懂的语言,如佤族语、彝族语、蒙族语等来进行人声演唱的时候,听众就会更加去留意人声作为音色的使用,不被文字所干扰,就更会去在意作品中想表达的音乐情绪,这样音乐就到位了。其实任何音乐的形式都不是很重要,什么音乐都可以深刻,只是很多常见的风格、音乐语汇已经被使用太频繁,什么风格必须有什么样的音色、什么样的唱法,所以我们要不拘泥于形式,包括常规的声学乐器、民乐等,不完全遵循各自的经典演奏方法,一切为我们自己的音乐语汇服务。

音乐周刊:你经历了怎样的音乐历程才拥有这种“融合理念”去创作音乐?音乐主要的创作方式是什么,想表达什么?

良人:我们最开始正式学习音乐是从古典音乐开始的,之后痴迷摇滚乐。两者的结合让自己对于音乐的包容度变得很大,同时不满足那些经典的声音和风格,寻找很久觉得真正适合的东西就在从小生长的土地以及熟悉的风土人情中。所以,用西方的音乐制作技术以及理念重新看待传统,便有了所谓的“融合理念”。不需要去给音乐做出系统的归类,良人的音乐在首次聆听时,你会发现找不到任何一首歌曲相像。我们的很多音乐都是因为类似“行者”的经历才有的。去旅行、去远方,在那些我们不熟悉的地方看到很多知名的建筑、不知名的美景,陌生的部族、新鲜的歌谣,这些都成为了音乐创作的动力和素材,在心中慢慢发酵,之后便有了新的音乐。比如《神之舞》是在描述泸沽湖边摩梭人的转山转海带给我们的意境。《阿依几几》起先是由一对彝族小姐妹哼唱的歌谣而来。《乌衣巷鸣》是我们走到南京乌衣巷时,脑中瞬间涌现刘禹锡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彼时彼景感触颇多,之后歌词和旋律很快便写了出来。创作音乐这么多年我们依旧保持每年有一定量的创作,并从中找出精品去做细做好,保证到最后呈现到听众耳朵里的音乐,都能经久不衰。但是这非常难,比方说曾经听到的藏经的吟诵,从有了创作理念到成品出来,花了6年时间才让自己消化完、理解透,才以自己的理解编制成音乐作品。聆听良人的音乐,需要沉下心来,安静地聆听,会得到不一样的领悟。

音乐周刊:在音乐作品中具体是如何体现融合理念的?

良人:例如《梦中的额吉》这首歌的旋律就是古老的民谣,是蒙古族的基调。在唱法也运用了原生态唱法的技巧,这些就是中国古典音乐部分。而再次创作改编中的其他部分就运用了流行音乐里编曲和配器的手法,并加入了电子音乐的元素。古典和现代包括电子音乐的融合,最后就再现了歌曲想表达的静静的思念。因为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回头看的时候总是会有不足和遗憾。

音乐背后的艺术与技术

音乐周刊:良人音乐幕后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良人:音乐大部分是独立制作完成的,除了一部分改编的民谣,作曲部分都是自己完成。我的好朋友江又禾担任了一部分歌曲的作词工作。音乐整体来说并不是常见的风格,所以在编曲上花费了很多时间。尤其是那些古老的旋律,不想在重新创作时失去其特有的神韵。有些音乐的编曲最长花了1年多时间,反复地修改。从乐器以及音色角度来说,我们比较喜欢电子音色以及非常传统的民族乐器,它们可以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当然,这需要一些创作技巧,比如把古老乐器重新采录然后制作新的声音。

编曲完成后是录音与混音的过程。在这其中我们不太会去遵循常规制作手法,因为在良人的音乐中,人声也是一件乐器,所以对于人声的录制以及混音需要根据整首音乐的感觉去创作。这也是独立制作的优势,在音乐的制作部分也区别常规唱片工业中的制作手法,让音乐可以更好地表达我们的理念。

音乐周刊:你提到的编曲和配器,大众要怎么去理解?

良人:配器是作曲里面必学的一门学科,在配器的学习里,可以了解每个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给乐器分配声部在音乐作品中合理的使用方法、搭配原则,及如何使用乐器去创作。编曲最通俗的说法就是伴奏。除去人声以外、其他所需要的乐器的制作搭配,最后形成各个乐器的和谐,完成完整的音乐。简单的说,编曲决定了一首歌最基本想表达的精神、风格、特点,决定音乐作品中使用什么乐器。当然在编曲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人声,人声本身也是一件乐器。

音乐周刊:录音和混音的概念有什么不同?

良人:现在作曲和从前不一样了,乐手演奏后,用录音技术把原始声音通过话筒采样变成数字音轨,这就是录音。而现在的音乐作品中出现了多音轨录音,就是把所有乐器分别录制成音轨后再合到一起,合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音轨之间在频率、空间、音量上会出现打架、相互干扰等现象。混音就是通过对每个乐器音轨、包括人声在内的所有轨道的频率、空间、音量从新调整,让所有音轨通过从新混合后变得融洽、更加好听,现在大家经常能看到的一个词语REMIX就是混音的英文。现在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混音,已经能达到混音前后变成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就好比是二次创作。混音能让原本干瘪的作品充满空间感。

音乐周刊:如果把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比作一个人,你觉得是怎样的构成?

良人:歌词和旋律是这个人的灵魂和内在;配器编曲是这个人的骨架和肉体;录音和混音是这个人的衣服。衣服穿的好不好看很重要,但是内心不美、身材不好,也没有太多用处。

音乐周刊:你音乐人之外的身份是老师,两个角色是怎么定位的?

良人:老师是事业,音乐是理想。在学校主要是教两部分课程,一是音乐制作,简单地说就是把音乐实现唱片化,如何把有了灵感的旋律变成一首完整的歌。传统中大家说的作曲是古典派的,写出的都是室内乐和交响乐,而音乐制作更多的用处是创作现代音乐。二是声音设计,我们在电影、游戏、电视剧、广告中除了音乐之外,所有听到的声音,比如烘托气氛的音效,对白后铺底的音响都是声音设计的范畴,它需要音乐制作以及录音混音等结合。音乐制作中所需要的音源,也是运用声音设计的技术去采样制作完成。这是近两年来国内新兴的音乐行业。

选秀的现在,原创的未来

音乐周刊:如何看待现在中国的原创音乐?会让自己的学生去参加音乐选秀吗?

良人:现在中国原创音乐生存空间已经好了很多,小众音乐也已经不像以前被统称为地下音乐了,并且喜欢各类小众风格的听众也随着品位的提高增加了很多,形成了喜欢各种风格的音乐群体。口水歌已经不再是唯一的生存音乐,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音乐的品质,未来发展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有感而发,都可以去写自己的原创歌曲,但写歌和音乐制作完全是两码事。所以写出的歌曲还是要交给专业的音乐人士去制作,才会在音乐质量上达到标准、精细。

其实我和现在许多音乐人的观点不一样,我觉得选秀节目多并不是件坏事。节目一多,大众看的多了,眼光和口味就刁了,节目之间也会互相攀比、竞争,像《我是歌手》就比之前的其他节目在音乐质量上有所提升,优秀的节目才会生存,选秀的发展会是良性的。

我提倡学生去参加选秀比赛,那会增加很多经验,得到很多的磨练。至于是否能得到名次,有些事情也不光是实力说了算的。

音乐周刊:对于未来的音乐,你认为会到达什么样的音乐高度?

良人:身为音乐人,肯定希望自己的音乐成功,我们所做的音乐在现在来看是比较小众的,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广度,还是有一个比较艰辛漫长的过程。但是我希望良人的音乐是耐听的,就像某听众给我们留言说:“你们的音乐就算十年后,也不会过时。”不管10年、20年,我们会坚持把音乐做下去,让更多人可以知道这种新音乐、新声音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