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团体辅导对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症状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团体辅导对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症状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症状的影响

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市十个社区年龄在60~80岁、社区居住5年以上、SAS标准分在50~70分之间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共36例,实验组、对照组各18例。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实验处理。三个月后,再次进行SAS分数评定,分析团体干预前后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症状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实验组,团体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干预前,并且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改善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症状;②对照组,后测SAS评分高于前测,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症状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减轻,相反,有继续加重的趋势。

关键词:团体辅导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症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01-02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家庭结构不断改变,并且随着新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我国空巢家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我国有空巢老人2340多万人,占老年人家庭的25%,预计到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1]研究证实,空巢老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症状。但是,由于相关精神卫生知识的普遍缺乏,绝大多数具有焦虑症状的空巢老人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心理疏导。为此,本研究对河南省南阳市十个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症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团体辅导,讨论其干预前后焦虑症状的变化情况,以期为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症状的防治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河南省南阳市十个社区,以常住人口中60~80岁的老人为研究对象(考虑安全问题,没有选取80岁以上的老人做被试)。入选标准:①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②有参与团体活动的意愿;③社区居住≥5年;④SAS标准分在50~70分之间的、有轻中度焦虑症状的空巢老人;⑤排除有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或严重器质性精神疾病者。

1.2研究工具。

1.2.1社区空巢老年人一般情况调查表。一般情况调查表由课题组参考相关资料设计而成,内容主要分两部分,分别是人口学资料和一般健康状况。

1.2.2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是一个含有20个项目、分为四级评分的自评量表。SAS适用于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有广泛的适用性和较高的信效度。测评时将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再乘以1.25取整数,即得标准分。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3研究方法。

1.3.1实验设计。按照入选标准,随机抽取36名被试作为实验对象,分别进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的焦虑症状进行团体干预,对照组被试不进行任何实验处理),每组18人。为了减少实验中来自老年被试的偏差,本实验设计成单盲实验。同时为了保证团体辅导的顺利进行,在保证同质性分组的前提下,对两组人员进行微调,确保其年龄、婚姻、文化程度及慢性疾病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3.2团体辅导方案。团体辅导为期三个月,时间自2012年7月至2012年9月,地点在南阳市梅溪居委会老年活动中心,时间安排每月2次,每次2h,共6次。团体辅导为模块式单元设计,具体分为三个模块六个单元。

第一模块是形成阶段:包括第一单元“初次相见”和第二单元“相互熟知”,主要任务是督促初次相见的老人消除陌生感,营造温暖和谐的活动氛围。

第二模块是成长阶段:包括第三单元“彼此了解”和第四单元“重回过去”,本阶段的目的在于引导和培养老人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以前重要生活节点的回顾,帮助老年朋友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过去,充分感受现在生活的幸福美好,从而提高自信,降低由老化带来的焦虑体验。

第三模块是结束阶段:包括第五单元“快乐属于我”和第六单元“不说再见”,帮助老人进一步提升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团体辅导结束后加强联系交往,因为朋辈间的心理支持可以减轻焦虑感,满足空巢老人爱与归属的需要。

团体辅导期间,干预组和对照组不给予针对焦虑症状的任何药物及其他治疗方法,3个月后评定干预效果。整个干预过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2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完成,对每个项目的实施时间、先后顺序、完成质量都有严格规定,每完成一项均有记录,确保2名咨询师干预的一致性。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实验结果

2.1空巢老人SAS评分的比较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①实验组,团体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干预前,并且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后期追踪访谈情况。在活动结束后一个月,课题组随机选取了实验组的部分成员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成员对团体辅导非常满意,并将团体活动中学到的一些东西运用到了生活中,体现出了活动的延续性。

下面是对访谈情况的总结整理:

(1)团体气氛的感受情况,所有接受访谈的成员都认为“团体气氛让我感到愉快,温暖,有趣”。

(2)收获最大的主题内容,39.3%的成员喜欢“相互熟知”,30%的喜欢“重回过去”,还有31.8%的成员觉得结束时的“快乐属于我”最温暖。

(3)团体活动中,89.7%的成员认为学习到了一些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现实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人交流。

(4)参加团体后的改变,第一类“能够扩大交往的圈子,感觉很好”;“,第二类“觉得自己没有以前沉闷了,活跃了不少”;第三类“以前组织的老年活动都是大范围的,而这次是小范围的活动,觉得更轻松更愿意与大家交流”。

3空巢老人焦虑感团体干预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3.1团体干预本身的优势。团体干预是在团体的情境下,由咨询师根据求助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小组,通过领导者引导、训练,小组成员间互动、互助,最后达到共同发展提高的一种咨询方式。与个别心理辅导相比,团体干预具有自身优势:①按照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团体情境中,团体成员可以很容易观察到榜样的行为,进而自觉模仿,增强了成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团体辅导是个多向沟通过程,对每一个成员来说,都存在多个影响源,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③团体辅导的效果比较容易巩固。团体活动中的很多环节为被试提供了真实的场景,成员可以尝试改变一些行为,并将这种改变延续到现实生活中,最终获得心灵的成长。

3.2团体辅导对缓解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症状的适切性。焦虑是一种害怕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情绪状态。在空巢老人中,有不少人因为担心长期不在身边的子女学习、生活、工作情况,担心自己健康及患病情况等,很容易引发焦虑症状。周荣山等[2]研究发现,7.8%的空巢老人存在焦虑情绪,非空巢老人仅2.7%;贾守梅等[3]调查发现,27.5%的空巢老人存在焦虑症状;本研究也发现,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发生率为28.3%。老年人的焦虑往往又会发展为抑郁或二者混合状态,从而进一步损害老人的身心健康。

本研究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焦虑症状的社区空巢老人进行干预,发现干预后老人们的焦虑程度较前明显改善,究其原因:①参加团体活动能够促进老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协作,进行心理的自我调适,降低发病的危险性;②团体干预帮助他们培养多种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丰富业余生活,排解空虚、无聊,孤独、寂寞之感;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生活等相关问题的健康知识讲座能有效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焦虑的发病率。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对缓解社区空巢老人的焦虑症状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陶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2012-03-02]

[2]周荣山,潘忠德,谢斌.上海市黄浦区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比较.上海精神医学,2009,21(6):336-339

[3]贾守梅,时玉洁,周浩等.上海市社区空巢老人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护理研究,2007,2l(12B):3224-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