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政府与高校视角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政府与高校视角谈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各国所拥有的资源决定了各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资源分为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显然已成为各国相互竞争的核心,归根到底各国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农村人力资源的好坏关系到我国整体人力资源的水平,成为我国是否能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谐社会的关键。如何利用农村人口的数量优势合理有效的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将成为我国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我国农村人力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总量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构成了我国人口的主体,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成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重大优势;又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化农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也为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农村人口素质不高

我国农村人口总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首先,文化素质作为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受到的关注最多,呈现的问题也最多,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初中以下学历占大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有很大的比重,受教育年限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其次,身体素质较差也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下,因此家庭主要劳动力绝大部分外出打工,留守的多为儿童老人,缺乏劳动力。除此之外,农村医疗设施落后,根本难以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流行病、地方病时有发生。最后,农村人口素质不高还表现在思想观念落后。传统的思想观念束缚了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他们认为不需要有更高的发展,只求安于现状,自给自足,传统的生活理念很难适应现代农村的发展。

3.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缺少技术型人员

由于缺少职业的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农民仅仅掌握粗放型的种植技术,缺少必要的技术支持,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然而,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中不难看出,技术型人力资源相比于普通的人力资源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在农村,技术型人力资源承担着农村科技推广的任务,但由于农村技术型人力资源数量少,素质偏低,很难为农村农业的发展做出努力,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减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二、 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对策

1.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

首先,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发展农村教育放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首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包括提高农村教育经费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人均占有水平,减免行政人员不必要的开支。为农村教育多渠道多方面筹措经费,同时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扩大教学规模,增加与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手段。其次,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的工资、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全面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一步推进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

2.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的法律保障和管理机制

首先,人力资源开发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一套完善法律法规的保障,但由于目前中国并没有一套专门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存在诸多缺陷。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世界发达国家都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从而保证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顺利有效的实施。因此,我国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农村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效实施。其次,政府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总体规划,统一指导,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来支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格局。政府理应转变职能,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鼓励市场发挥作用,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转变刚性的管理为柔性的管理,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民主与服务,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行政行为,实现公开透明的行政决策过程,更好地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服务。

3.健全农村人力资源的保障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首先,人力资源的身体健康是人力资源使用的基本保证,政府必须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医疗保障体系和卫生保障体系,保证农村劳动力基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必须加快农村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工作,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农村不同形式的保障需求,满足农民的需求,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其次,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农村人才创新,对有特殊贡献的农村人才,授予荣誉称号并给予适当的奖金奖励。同时以优厚的待遇和保障制度吸引毕业生投入农村的建设工作中,增加农村人才的储备力量,为农村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 高校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办好职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

鼓励广大农村青年进入各类职业学校深造学习,是提高其职业能力的最佳方式。但由于我国职业学校发展不完善,培养出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需求。近年来,农村青年受到社会上重学历轻技术风气的影响,多数报考了普通高校,导致原本为数不多的职业学校数量进一步萎缩。然而,国家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都急需技能型的人才,因此造成了农村技术型人才供不应求状况的出现。面对当前形势,政府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壮大职业学校的数量,扩大职业学校的规模,鼓励广大农村青年进入职业技术学校学习,让其成为建设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道路的生力军。同时,将职业学校的教育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满足农村中不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注重对农村青年技能的培训,针对不同的需求,培养出不同层次的技术型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贡献。

2.大力发展高校成人教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似乎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因此,针对这一情况,我国高校必须在发展成人教育方面做出努力。首先,将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重新定位,使其面向巨大的农村市场。面对农村成人教育资金短缺,管理体制不健全,师资队伍落后等局面,要求将高效成人教育重新定位,提出合理的调整目标,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农村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相应地转变办学方向,将为农村的发展培育技能型人才放在高校成人教育的重点,提高农民的实际技能,积极投入农村的生产建设之中。其次,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由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对象,在受教育水平以及知识技能水平方面的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开发对象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方式,充分挖掘不同层次农村从业人员的潜力,发挥其创造性,从而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注重引入实践环节,调整专业设置。鼓励有志于深入农村工作的学生通过与农民的广泛接触和交流,使其与农民得到双向沟通,通过实践的锻炼,培养与农民有深厚感情的基层干部储备人才。除此之外,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跟时代脚步,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特点展开,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重实践轻理论,开设特色课程完善教学内容,适应市场需要,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收入低下,生活环境相对恶劣,因此,往往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参加农村的建设。为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条件,让高校毕业生充分了解农村的民风民情和农村的优势所在,转变对农村传统的认识,调动建设农村的积极性。高校在鼓励毕业生投入农村工作的同时,可以邀请农村优秀领导干部来校为毕业生办讲座,在高校举办人才招聘会,让毕业生充分感受到农村人民的诚意,树立积极为农村发展做贡献的信心。除此之外,高校应积极鼓励来自农村的高校毕业生回农村工作,在清楚了解本村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在高校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发挥自身优势,投入新农村的建设之中。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