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植根生活,发展个性,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植根生活,发展个性,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家长们的功利性愿望,迫使教师舍弃孩子个性发展的真实需求,以整齐划一的表现形式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应试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追求标准答案的不良习惯。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要,模式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养成个性表达的习惯。帮助学生积累创作素材,遵循儿童在美术能力方面的发展规律,从孩子的角度感悟其中的童趣,与孩子交流感受,鼓励他们表现童真,敢于创造。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有侧重地培养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等。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摒弃旧的评价方法,从想象大胆、情感丰富、标新立异等方面评价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个性发展 观察力 表现能力 真情实感

1 引言

许多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三、四岁时特别喜欢画画,但是到了小学毕业时,却什么都不敢画、不会画了。是什么扼制了孩子纯真烂漫的天性?怎样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做为一名少儿美术教师,我将谈谈自己的认识及其建议。

2 目前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点:

2,1为满足家长的功利性愿望,而舍弃孩子的个性发展需要

儿童在三岁左右,会满纸涂鸦,并兴奋地编着故事。依成人习惯上的价值判断,会觉得画得不太好,而愿意把孩子送到美术班学习。如果孩子每次能带回一幅像样的作品,家长就会认为这个老师教得好,否则反之。过于功利的目的,使教师舍弃孩子的个性表达,以整齐划一的表现形式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2,2传统的教育思想带来的心理压抑感,妨碍了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

“传道、授业、解惑”充分体现了传统教育思想以“教”为主的特征。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被动地追求各种“标准答案”。陈旧的美术教学模式扼制了儿童创造的天性,在校的行为和性格也受到一定压抑,缺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意和胆量。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儿童的心理需要。久而久之,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搁置一旁,创造、想象的天性蒙上尘埃。

3 怎样才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发现生活之美,养成个性表达的习惯。

3,1,1

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活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所有感官。

春回大地时,带同学们观察油亮的新叶、娇嫩的小花;彩霞满天时,让学生惊叹于云霞的绚烂。让孩子们寻找苹果中的“小花”(将苹果横切开,子房呈花形),欣赏一蓖麻籽上的美丽花纹。让孩子们讲讲自己与家人相亲相爱的故事,感受人性之美;观看汶川大地震的相关视频,感悟生命之可贵。小到雪花的形状,大到锦绣河山;小到妈妈的一声叮咛,大到保家卫国……无论是微观或宏观的事物,还是生活小事闪现出的人性火花,都鼓励学生探索其中的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体会。

3,1,2感悟生活,丰富情感。

让学生伸开双臂享受阳光的洗礼、指着天上的云彩浮想连篇,让孩子画一画酸甜苦辣的感觉、打针吃药情景,用最平常的生活小事培养学生表达丰富感受的能力,使孩子习惯于“我笔画我心”。

3,2遵循儿童在美术能力方面的发展规律,积累创作素材,培养创新意识、表现能力。

3,2,1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捕捉感兴趣的场景,画生活速写,如飞舞的蝴蝶、香喷喷的佳肴、淘气的小猫、可爱的玩具等,积累创作素材。

3,2。2处理好“童真”与“象不象”的关系。

西方发展心理学家Piaget认为:儿童在4―8岁时,只描绘原形的理性属性,而不考虑视觉透视问题,即“画所知而不是画所见”。8、9岁时儿童逐渐摆脱心理表象的影响,开始以透视原理表现事物。对孩子随心所欲的表现形式,先要从孩子的角度感悟其中的童趣,与孩子交流感受,使他们乐于表现自己稚拙的童真,敢于创造。其次再引导孩子观察,让他从自己的观察中解决“象不象”的问题。对8岁以下儿童,注重体现童趣,培养创造新意识;对8岁以上的孩子,逐步渗透空间意识,培养观察能力、表现能力。

3,3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3,1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激发创作热情。

儿童作画多是受兴趣和情绪的支配,选择学生喜欢的、熟悉的题材做为创作主题,如:过家家、水果王国、我的玩具等,以激发创作热情,使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新。

3,3,2创设多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马蒂斯曾经说过:“我们的作品是从认真而又尊重地观察自然中产生的,同样也是从自然在我身上激起的感情中产生的而不是从某种熟练的技巧中产生的。”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该创设多种情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谈话等,唤起学生的丰富体验,激发创作灵感,提高创造能力。如以“关怀汶川珍爱生命”为题,我播放了相关的视频,在强烈的感官震撼下,学生的情绪元比激动,稍加引导,便促生出一幅幅饱含真情的作品。又如在“快乐的舞蹈”教学中,我先和同学们伴着音乐快活地舞蹈,然后再作画,以此激发学生快乐地创造。

3,4改变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师应从想象大胆、情感丰富、标新立异等方面评价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结论;儿童的创造力随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美术素养的提高、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变化提高。因此,少儿美术教师应该摒弃一切妨碍学生发展创造能力的想法做法,扎根现实,吸取生活养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科学的教育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