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与权力决定职业声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与权力决定职业声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01年全国社会阶层调查课题组设计者之一。该调查包括了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职业声望调查,其调查结果公布于2004年,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职业声望,实际上就是公众对客观存在的职业等级在主观层而的反应和评定。社会学家很早就在寻找这样一种度量职业层级的指标。20世纪初,美国的学者就开始做这方面的研究。在1960年代,美国学者布劳和邓肯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职业等级高低的评分,很大程度上可以用从事这项职业的人的教育程度和职业收入来推断。也就是说,在公众的头脑中,对一个职业的评价主要看这个职业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其次看这个职业有钱没钱。

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排行和职业声望的研究是不同的范畴。前者更多的是来自劳动力市场上不同职业的平均价格,后者则是根据一定的职业评价指标来完成的。因此,仅从工资水平不能完全判定职业声望。虽然从人格和法律的地位上来说,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从事的职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实际上从事每种职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是不同的,所需要支配的资源也不同。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间的不同位置,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是有等级区别的。

那到底是什么影响着职业的等级呢?直观地看,有两个层而。首先是技能。所需技能比较高的职,它的重要程度就高,相对的职业声望也比较高。因此,一般来说,脑力劳动者的职业声望就比体力劳动者的要高。其次是劳动中的支配关系。老板支配着生产资料,因此他职业声望肯定比员工高:管理者支配着普通员工,因此有职权的职业声望一般也比被管理者的高,即便上级在技能上不一定比下级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化出了十大阶层。这些阶层是一个什么样的序列?以前很少有人去做,或不敢去面对阶层的等级划分。我们的阶层研究,就是要测量社会资源在各大阶层的占有量,职业声望也作为其中的一个指标。职业是阶层划分的基础,所以职业声望与阶层地位也是挂钩的。当我们看到一个职业的声望时,我们也就看到了社会的资源在这个职业中占据的情况。

我们2001年做的全国社会阶层状况调查中,列举了80种职业让公众打分评价。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教育和收入两个因素对中国职业声望的解释力只有60%多,这和国外比有相当差距。

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除了教育和收入外,权力和单位性质这两个因素对中国的职业声望有着重要的影响。你在单位中是不是处于管理职位,你所处的单位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都对职业声望都很有影响。加进了这些因素,对职业声望的解释力一下就上升了,高达80%。这就是中国的职业声望分层与西方社会不同之处。

之所以出现这种中外比较的反差,一方面是因为欧美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对他们的社会成员来说,享受到什么层次的教育,基本上会找那个层次的工作,这个层次的工作收入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不管你在哪个地区还是哪个部门。但在国内,职业环境还不是很规范,还不是一个充分化的竞争市场。不同单位、行业的权利和资源差距很大。

前几年,私营企业主的经济收入与其社会地位很不匹配。也有很多企业家挣了钱不敢投资,一个是怕政策变,还有一个是怕仇富的情绪。他们对所处的社会地位不满意,他们对自我地位的评价也明显高于社会对他们的地位评价。另外一个特殊的阶层是工人阶层,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这个阶层的职业声望出现了很大的跌落。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调查表明科学家的职业声望是最高的。我一看其实这个调查只在白领内部作评比,有科学家、官员、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教师,但是没有工人,隐含着说明工人群体和他们“不可比”。可是不要忘了,在20多年前,我们的干部、知识分子,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中国的工人阶级在改革的过程中是作出了最大的奉献和牺牲的。

在社会转型期,职业声望会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很多时候会导致一些职业声望的失衡现象。有的群体可能教育地位很高,但经济地位不高:有的人也许有钱,但不被社会认可:很多群体都会想,我的辛苦程度是最高的,我对社会的贡献也不少,但我所得到的劳动报酬和社会地位要差很远很远。这个时候,一个人会觉得自己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声望、权力不对称。在转型社会当中,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我们称之为“群体的相对剥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