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加快旅游农业开发 推进美丽乡村创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快旅游农业开发 推进美丽乡村创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美丽乡村创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通过对江宁湖熟发展旅游农业的现状条件分析,针对湖熟旅游农业的开发优势、开发障碍,提出加快湖熟旅游农业开发的重点及加快当地旅游农业开发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旅游农业;开发;美丽乡村创建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12

美丽乡村创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美丽乡村创建各地有各地的标准,但综合起来至少要达到“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环境生态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等“四个美”[1]。这也是发展农业旅游的基础,而农业旅游又是推进美丽乡村创建的有效途径。笔者以江宁湖熟为例,积极思考如何发展农业旅游,推进美丽乡村创建。

1 湖熟发展旅游农业的条件分析

1.1 湖熟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湖熟位于南京市的最东南部,辖区内水网密布,良田万顷,农业资源丰富,是南京著名的“板鸭之乡”。2012年,湖熟被定位为“现代农业主导型街道”,其现代农业园区也成功跻身18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列。该街道已建成以5 000 m2玻璃温室和30 000 m2连栋大棚为代表的连片设施农业基地;由“南京周岗圩稻米专业合作社”牵头,以“稻鸭萍”技术为特色的200 hm2高标准粮田;以2 000余棵名贵树木、林果为特征的10 hm2经济林果基地;以 GPRS远程水质在线监测的40 hm2繁育场和53.33 hm2高标准青虾养殖基地。在此基础上,该街道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现代农业建设成果,大力建设旅游农业,尚桥生态园等一批旅游农业点已初具影响。

1.2 湖熟旅游农业的开发优势

1.2.1 区位优势明显 湖熟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中心仅12 km。处于国家、省、南京市构筑的大交通网络枢纽中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

1.2.2 自然条件适宜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土壤肥沃、水源丰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1.2.3 文化底蕴深厚 发轫于近4 000多年前商周时期的“湖熟文化”,使湖熟成为长江中下游文明的典型代表、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熟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街道,地产的“湖熟板鸭”曾是皇室贡品,在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过金奖。

1.3 湖熟旅游农业的开发障碍

1.3.1 开发资金不足 当地农业的发展除申请财政支持外,还计划运用市场化的方法,争取多方投资开发旅游农业,但收效甚微。

1.3.2 农民参与度较低 当地村民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积极创业的意识缺乏,只愿从事普通农活。

1.3.3 农业发展不均衡 当地农业有些区域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局部区域或有些村落总体生产方式较为粗放。

1.3.4 内部交通不畅 虽然大交通格局形成,但镇域内部没有形成完善便捷的交通体系,且路面较窄,到达主要农业区域还相对困难。

2 加快湖熟旅游农业开发的重点

湖熟具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多方面内在优势,但是这些优势条件目前尚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障碍。总的来说,加快当地的旅游农业开发,就要充分发挥它区位优、环境好、客源广、资源特、科技强等优势,扬长避短,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抓手,积极与当地人文资源挖掘有效对接,逐步积聚人气、名气,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惠及群众,促进美丽乡村建设[2]。

2.1 建设富有特色的农业基地

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水面等资源,梳理湖熟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及景观资源,以咸周公路和北干沟为纽带和骨架,规划建设特色现代农业基地。

2.1.1 设施蔬菜生产基地 建设设施蔬菜及标准化叶菜基地面积66.67 hm2。主要以标准八米钢架大棚为主,以玻璃温室为核心,配套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高标准生产各类蔬菜的同时,展示现代农业设施及精品蔬菜生产,让市民体验现代农业的别样乐趣。

2.1.2 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建设优质稻米基地466.67 hm2,配套建设一个稻米文化体验中心。在已有稻米基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生产配套设施,推广物质良性循环的“有机稻-绿肥/萍、有机鸭/鹅”生态种养模式,打造高标准稻米基地。汇集优新水稻品种,组织进行绿色生产,部分区域开展有机转换认证。

2.1.3 现代渔业生产基地 建设水产标准养殖区、优质虾苗繁育中心约366.67 hm2,配套建设一个水产文化体验区。立足现有水产养殖基础,进一步与科研单位合作,建设规模优质虾苗繁育中心。以青虾养殖为主,通过良种选育,采取异地青虾交换,引进使用秦淮河、长江、太湖等野生良种青虾,繁育良种虾苗,提高虾苗质量,普及良种虾苗放养,实现青虾的生态养殖。

2.1.4 经济林果生产基地 建设特色苗圃区、特色盆景园、果趣乐园等约66.67 hm2。选择樱桃、猕猴桃、梨、桃、葡萄等不同季节的种类,使四季皆可观花、都有果尝。丰收时节举办观花摘果嘉年华,游客也可进入果园采摘、品尝、购买,产生一定规模的经济效益同时,优化整个园区生态环境和视觉景观。

2.2 挖掘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

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 km2,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为秦淮平原的圩田区。“湖熟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遗物,有石器、陶器、青铜器。遗物的发现表明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湖熟这个地方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从出土器物特征及演变,考古学者认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铜器的部落,他们在新石器时代村庄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

“湖熟文化”遗址需要大力进行挖掘,与当地现代农业产业有机对接[3],可打造更具影响的独特的湖熟农耕文化。

2.3 打造主题突出的农业景点

以农业为基底,以文化为骨架,将生态、村落、文化等与高效水产、特色禽畜、有机稻米、优质蔬菜、应时鲜果等产业相融合,打造主题突出的农业景点。

2.3.1 咸周公路沿途陆地游 沿着咸周公路这条主轴线序列展开,设置开心农场、农家乐一条街、愚人码头、稻田迷宫、主题公园等。咸周公路两侧的绿化带上层以疏朗乔木林带为主,下层采用自衍能力强的宿根花卉形成流动的花带,游人行驶在咸周公路上,可以透过不影响景观视线的乔木林干,欣赏两侧动人的农业风光。

2.3.2 北干沟沿线水路游 以北干沟为纽带,统筹田林水网布局,打造陡门桥九村沟至北干沟3 000 m水上湿地景观,结合高效水产产业基础,重点建设水生植物培育、水产新品种养殖等基地,打造集生态园林、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一条水上风光带。

2.3.3 特色菊园花卉文化游 以南京农业大学花卉基地和南京友邦有限公司的落户为契机,重点引进花卉种植及花卉下游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模式,扩大切花菊、盆栽菊、食用菊、药用菊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在园区内进行种植产业化推广,发展“”下游产业。特色园和主题公园交相辉映,成为休闲农业示范带上的一大亮点。

2.3.4 地域特色文化游 以古村落、前人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为展示亮点,将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景点相串联,打造“湖熟文化”标志性地域文化。围绕历史文化名镇建设,以杨柳古韵核心风貌展示体验区、农家特色餐饮区、梁台古遗址公园和集镇段句容河滨水商业区建设,形成“湖熟文化”展示和休闲旅游核心区。

3 加快旅游农业开发的保障措施

3.1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以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湖熟旅游农业建设工作指挥部,制定下发《湖熟旅游农业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建设内容、时间节点和工程要求,为旅游农业建设提供强大的组织机制保障。

3.2 强化舆论引导

编写印发《致村民一封信》,积极营造旅游农业开发的良好氛围。定期编发工作简报,交流工作进展,有针对性指导村(社区)开展连片环境整治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设立湖熟旅游农业开发专栏、专题,大力宣传开发旅游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重大意义,深入挖掘建设中的鲜活事例和典型,积极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增强群众对旅游农业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认同感、参与度,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建设的浓厚氛围[4]。

3.3 强化整体协调

解决人与资源各要素在场地规划中的空间关系与时间进度,协调基地面临的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矛盾,促进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的良性互动,形成环境互补、产业互动的共同发展格局[5]。优先保护园区的农田、鱼塘等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敏感区域,维护和强化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物种多样性。

3.4 强化集约高效

始终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突出集约高效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引导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形成旅游农业开发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陈荣高.围绕“四美”目标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新农村建设,2011(10):60-61.

[2] 蒋国强,毛根法,余坚. 以“四级联创”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政策瞭望,2013(4):42-44.

[3] 沈启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芜湖县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13,15(1):123-125.

[4] 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5-9.

[5] 李剑飞.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响生态旅游战役[J].农村工作通讯,2012(1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