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云制造:概念热 应用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云制造:概念热 应用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8月15日,在北京举办的全国离散制造业信息技术应用服务联盟筹备大会暨信息技术应用交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发表演讲就云制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李伯虎院士已经不止在一个场合就这个话题发表演讲。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科研层面,云制造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云制造真正在实际应用中落地恐怕还有待时日。

制造即服务

李伯虎介绍,云制造是基于网络的面向服务的智慧化制造新模式,它融合与发展了现有信息化制造技术及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服务化,进行优化管理和经营,用户通过终端和网络就能随时按需获取制造资源和能力服务。

对于云制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海成的解读是,云制造是希望将“软件即服务”的概念扩展为“制造即服务”,支持我国制造业在广泛的网络资源环境下,为产品提供高附加值、低成本和全球化制造的服务。

难以获取高附加值正是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痛点。李伯虎指出,目前我国许多制造企业在产品开发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力弱,产品制造能耗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云制造可以盘活存量制造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社会整体的资源使用成本,走绿色制造之路,在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西门子PLM软件大中华区售前技术总监方志刚认为,云制造将给制造业带来范式变化,要基于云制造平台对制造系统、供应链、排程、产品进行智能化改造,这必然在工业领域产生全新的商业模式。

大企业做协同 小企业获应用

在用友PLM事业部总经理李光锐看来,当前云制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大中型企业通过私有云来实现产业链协同,中小企业通过公有云获取信息化应用。

由云制造支持的产业链协同,最终将支撑制造企业实现研发制造一体化。李光锐说,在用友软件的客户中,有些走在前面的企业已经在这么做。比如,爱仕达就借助私有云的应用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异地研发、生产的协同。而建设摩托的云平台已经向零部件厂商开放,这样它在进行产品研发设计时,可以由多个专业厂商在一个平台上同时参与。

李光锐认为,从长远来看,制造企业可以将一些信息通过互联网开放,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可以承接不同部分的设计业务。也就是说,产品的研发设计是由社会上的多个组织共同完成的,这类似软件开发的众包模式。

“我们的下一代产品将支持这一模式。”李光锐说,云制造在研发设计领域拥有广阔天地。

事实上,当前业界更关注的云制造模式,是借助公有云让广大中小企业也享受到制造业信息化带来的价值。李光锐透露,用友公司已经在积极规划公有云上的PLM服务。

一些供应商则已经行动起来了。西门子工业软件平台的核心软件之一Teamcenter在3年前已经可以通过微软Azure、亚马逊和IBM提供云质量管理方案,现已完全实现云交付。北京数码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XA)则已在2010年推出了工业云,制造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悉,CAXA已经建成中国首个工业软件云服务平台。

现实很近 理想很远

那么,用户对云制造怎么看呢?

记者在采访一些制造行业的CIO时,他们普遍反映云制造对他们来说概念太虚,离他们太遥远,因而不愿多加评价。不仅如此,一些制造业信息化领域的软件供应商也不愿意参与到云制造的讨论中来。

作为“863”云制造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小企业云制造服务平台已基本具备了制造服务生命周期所需的全部功能。但是记者打开网站后发现,该网站自2012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在网站上注册的供应商并不踊跃,大部分服务的注册供应商寥寥无几。

李光锐认为,公有云的模式很好,用户的接受度并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企业对信息公开存在顾虑。他透露,用友正在研究构建应用在云端、数据在本地的公有云模式,以打消用户的这种顾虑。

李光锐指出,在私有云方面,像用友PLM小家电行业和摩托车行业客户那样积极采用云制造的用户也算是特例,大部分用户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业界的技术进步和用户的认知之间有时间差,很多企业确实还不了解云制造。”李光锐说,“云制造是大方向,但是在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方志刚则给出建议说,考虑到投资回报和技术成熟度的约束,云制造可从个性化要求比较高、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开始应用,然后逐步深化。比如说,从比较容易入手的玩具礼品行业开始,接下来可以是耐用消费品行业,然后再到汽车、航空航天、造船、工业装备等技术密集行业,最终其影响力将是革命性的。

标准建立不容忽视

谈到当前云制造建设的重点,方志刚认为,当前云制造的重点应该是打造企业信息平台,是一套涵盖ERP、PLM、MES和自动化设备,实现纵向数据集成、横向全价值链集成的平台。“只有工业企业生态群的核心企业都建设好企业信息平台,并且遵守服务网的通用标准架构,产业链一起努力才能实现。”方志刚说。

航天二院副院长、航天长峰股份公司董事长全春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云制造推进的过程中,涉及制造企业的不同需求、不同的产品标准、信息服务和支付平台的安全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多重难题。

在这方面,德国工业4.0值得一提。西门子公司是德国工业4.0的领导企业之一,了解德国工业4.0的方志刚就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德国政府推行工业4.0的经验。他介绍,德国教育和科研部为工业4.0投入2亿欧元,德国有20家领军工业企业、软件公司和科研机构成立的联盟,对标准框架、信息安全、劳工组织等8个课题进行研究。

方志刚建议,政府、用户企业、供应商应该进行多层面的沟通和合作,这将对中国制造业升级改造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李光锐也表示,用友希望更多地参与到科研院校的相关研究中去。

李伯虎认为,云制造的发展将是长期、阶段性的渐进过程,需要依靠政府、产业界、学界多方面的联合和共同努力。各方的心声都是一样的,就看怎么将他们协调、调动起来。我们对全国离散制造业信息技术应用服务联盟是否会深入研究云制造还不得而知,但期望联盟的成立是一个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