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抢占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制高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抢占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制高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凡优秀作文,皆在“发展等级”中大显了身手。何谓“发展”?即在通篇“明白”“通顺”“完整”的前提下,平添几处“精彩”之笔,怎样才能在“发展等级”的空间里大有作为呢?通过对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和各地模拟考试优秀习作的透视,我认为以下八个方面还是可望可及的。

一、多一点情节的张力

1.悬念

“电影悬念大师”梅里美对“悬念”有一句经典的诠释:“我在影片中放置定时炸弹,他一刻不爆炸,观众的心就一刻放不下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如果作者能够在记叙类的作文中巧妙地设计出扣人心弦的悬念,就可以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神奇效果。

2.突转

记叙文类作文叙事的常规模式是“起因——经过——结果”,受其负面影响,学生作文的构思常常会落入平铺直叙的窠臼,使读者产生“看不到头,就知道结尾”的消极阅读心理。如果作者在构思过程中,能跳出程式化的框框,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出人意料的突变式情节,就可以使文章显示出腾挪跌宕、一波三折的情节魅力,从而激发起读者“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阅读。

二、多一点细节的抓拍

人们常说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而细节是人物的血肉。可见,细节在记叙类作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有首歌唱道:“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抓住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现实生活中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我想,它不是豪言壮语,而是生活中那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电影中对它的处理是“特写”和“推镜头”,在我们的文章中就必须进行精雕细刻的渲染,以凸现人物的神韵和文章的旨趣。

《感受母爱》中有这样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

我慢慢地把馒头拿起来。

忽然我在上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指纹印。以它的大小,我甚至能辨认出它是母亲中指的指印。从纹路上看,它是个“螺”,而不是“箕”。一圈一圈的,里面小,向外渐渐地扩大,如同春日湖塘上小鱼激起的波纹。波纹又渐渐荡漾开去,荡漾开去 ……

啊!我一颗清亮的泪水滴在手中的馒头上了。

印在馒头上的指纹印,这是一般人常常不会注意到的一个细节,作者注意到了,而且注意到了是“螺”而不是“箕”,并且用一个比喻把它细致地描写出来。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对“母爱”的深切感受,都在这细节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多一点画面的剪辑

描述性语音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地借鉴音乐影视的创意技巧和描述语音,“抓拍”几个特写式“镜头”,灵活地加以组接和张扬,就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以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四幕剧》中一个精彩片段为例:

第一幕中捕捉的镜头是“暴雨、小路、溪流、石头”。可谓平淡无奇,然而,作者视角一变,运用全新的描述性语言,化平淡为神奇,创设出全新的亮丽画面:小路边长着青草,溪流里藏着歌谣,石头边花朵在欢笑,暴雨后彩虹在飞飘……

四、多一点生活的感悟

当前,高中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存在着“低龄化”“幼稚化”的弊端,其立意高度还停滞在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层面上,文章中缺少生活的体味、青春的思辨和时代的激情。为此,我们有必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基础上,缘事生理,升华出思想感情的火花、生活哲理的闪光、人生意义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尽显我们当代高中生的精神风采和思想品位。

罗丹有一句名言:“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就借我们一双慧眼吧,让我们去开掘大千世界、多彩生活的深层底蕴,相信它会带给我们一种“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惊喜。写话题作文“感受快乐”,有一位考生的观点令阅卷者拍案惊奇:

如果一个人能够被美好的事物感动时,当然是快乐的;但我们可曾思考过快乐来自何方?我们是不是就只应该感受快乐?

这位考生的观点启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快乐之源”,连接起来,就是一条“快乐之链”,再把一条条“快乐之链”连接起来,就是一张“快乐之网”。这样一来,我们的世界岂不是一个“快乐的世界”,多么动人心魄,多么发人深省。

五、多一点诗意的美感

有些同学深感自己的文章内涵不足,缺少文化底蕴。对此,不妨把自己在“名句名篇”识记中的积淀巧妙的嫁接到自己的文章中,使自己的文章搭上提升文化品味的“直通车”。请看下面一位高考骄子的成功范例:

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那滔天白浪里的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风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的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经验;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2000年《冷香飞上语文》)

这位考生沿着时间的隧道,在诗歌的长廊中徜徉,将飞动的文思寄寓在跳跃性的描述上,把融贯古今的诗句镶嵌在清丽脱俗的辞采中,剪辑出一幅幅经典画面来表达自己对语文的思辨,一句一幅画,一句一境界,纵横捭阖,挥洒自如,显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浸透着浓郁的书卷气息。

六、多一点整句的锤炼

整句结构匀称,语脉贯通,言辞畅达,气势恢宏。激昂处似飞瀑出涧,急流之下;舒缓处似乳燕归巢,俊逸洒脱。不仅增强了文章的层次美和韵律美,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

①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

十年寒窗,九章算术,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德,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德育英才泽神州。(2001年《山村的故事》)

② 择一颗博大的心,可受天下之善;择一颗赤诚的心,可结天下之友;择一颗专一的心,可治天下之学;择一颗宁静的心,可悟天下之理;择一颗恒久的心,可善天下之事。(2002年《心灵绝唱》)

从①中,你是否感受到乡村教师那颗“把爱全给了你,把世界全给了你”的赤诚之心?从②中,你是否能感受到人生的价值和亮度就是在这“心灵的选择”中得到了升华?

七、多一点化实的机变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言之无物,无病,故作高深之状,强扮深沉之态。农人说:“一花一世界。”佛家说:“一叶一菩提。”我们何不化虚为实,就在这一花一叶中折射出深邃的哲理。它既可以避免空洞说教的苍白,又可显示深入浅出的机智。满分作文《曼德拉的铅笔》成功地演绎了这一技法的独特魅力。文章对曼德拉的铅笔介绍、生发之后,并没有大声疾呼人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而是将这一深邃主旨熔铸在浓郁的生活化场景之中,从而激起了阅卷老师的共鸣。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逃脱世俗这张尘网,但是当你从世人鄙夷的目光中捡走那一张废纸,拾起那一只易拉罐的时候,你就已经向另一个境界迈近了一步。

八、多一点经典的化用

名著既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考生可以通过对名著的化用直接进入语言艺术的制高点,既暗合文章的内在旨趣,又浸透文化人浓郁的书卷气息。

正因为有了一诺千金的豪情,才奏出易水送别之歌,诚信——中国侠客永恒的旋律;正因为有了海誓山盟的执着,才唱出了化蝶共舞之歌,诚信——中国情人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民族谋福的诺言,才弹出了清正廉洁之歌。诚信——中国清官恪守的定律。(2001年《以生命践约》)

高考作文难求通篇大妙,但时有还是可望亦可及的,希望本文能带给你一点触动,一点启发,一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