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黔东南州企业、产业聚集人才刍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黔东南州企业、产业聚集人才刍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人才聚集是企业做大和产业做强的基础保障,以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为例,从人才聚集对企业做大和产业做强的支持岀发,分析我州现阶段企业、产业人才聚集情况,探索我州企业、产业聚集人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企业;产业;聚集人才;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A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16-03

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西侧丹寨县境内原国营金钟农场一带,321国道和国家高速G75厦蓉高速过境,在建余庆经凯里至丹寨羊甲省高速横穿开发区境内。随着两条高速的建成和相继通车,将实现丹寨链接省内外的高速交通网络,实现开发区到凯里和都匀半小时经济圈,至省会贵阳1小时经济圈,至珠三角6小时交通圈,区位条件优越。开发区于2010年12月中下旬开始筹建,连龙泉镇、兴仁镇、金钟农场、扬武乡、长青乡共5个行政区。2011年1月1日,丹寨县金钟工业区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7月23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金钟工业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式定名为“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实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规划面积10.8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起步期面积2平方公里。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依托面向珠三角,背靠大西南的交通优势和地理优势,借助现代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把金钟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积极融入凯里、都匀“半小时经济圈”,贵阳“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现代工业区。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积极引进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人才、资金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以发展一、二类工业为核心,把金钟工业区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绿色食品加工厂、民族医药、轻工产品生产基地;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品转移,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设备、环保材料制作等新兴产业的聚集区,是我州面向粤广和我国西南地区的物流中心。

一 从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急需人才现状分析我州企业产业聚集人才存在的问题

1.我州聚集人才的主要问题。

贵州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在推动企业、产业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高两个方面,以其区位优势在人才聚集与的产业聚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产业聚集区域的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表明,人才聚集是人才在人才流动和产业聚集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产业聚集的基本条件,并对产业聚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产业聚集也是人才聚集的结果,是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区域边际收益差异、区域自然地理优劣等因素的引致下所产生的人才流动达到一定规模后的产物,具有空间性、聚类性、规模性等特征。产业聚集是人才聚集的基础,产业聚集和人才聚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

从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对人才需求的现状看,目前急需如下七类人才:大量熟悉项目策划、规划、经济管理运行分析方面的人才;大量熟悉工业管理、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管理运作、招商引资方面的人才;大量熟悉资本运作、金融工作方面的人才;大量熟悉城镇规划建设及管理方面的人才;大量熟悉非物质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方面的人才;大量熟悉文化旅游创意、策划以及文化旅游产业产品研发、包装、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大量熟悉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方面的人才。这种现状也是我州各类企业、产业对人才聚集需求的一种真实反映。

由于我州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多年来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教育发展滞后,培养能力较弱等方面的原因,在企业、产业聚集与人才聚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聚集总量严重不足。全州人才密度、专业技术人才密度,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人才整体素质偏低。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偏少,特别是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严重匮乏。三是对人才的承载能力不强。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全州各类新经济组织、大中型企业、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少,能提供给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十分有限,由于缺乏发挥作用的平台,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四是人才产业和行业分布不够合理。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而生产和科研一线领域很少。五是人才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在全州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师范、卫生和党政管理专业毕业的约占83%,其它如城镇规划、旅游、环境监理、策划、经济类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六是 一些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加大人才聚集经费投入方面还存在困难等等。可以说,人才聚集是我州发展之基、转型之要、跨越之本,是实现我州产业聚集的重要推手。改革开放以来,全州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就,但是,人才总量不足、增长不快、部分领域流失严重、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缺、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环境建设滞后、人才聚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等问题,仍然是影响和制约我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的瓶颈。

2.我州人才聚集的主要目标。

我州计划从今年起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17年,力争实现“三提高、三集聚、两优化、一达到”目标。即:人才的总量、素质和效能“三提高”,推动人才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管理领域、向重点发展产业、向各产业园区“三集聚”,人才的结构和发展环境“两优化”,人才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五年后全州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总量要达到32万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产业集聚人才能力增强。到2017年,全州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林业产业、特色生态农业产业、民族医药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集聚人才达到一定规模,培育引进一批特色人才团队,开创引金、引资、引智、引才的良好局面;产业园区集聚研发型、经营型、技能型等各类人才6万人,全州四分之一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向民营经济集聚。

(2)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领域人才队伍加快扩大。到2017年,全州科技人才总量达到3万人,研发人员达到6000人年,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到28人年;各级和各类专任教师达到5万人;文化方面的人才达1.2万人;全州医疗卫生集聚人才2万人以上,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病床数分别增加到4.5人、1.5人、1.4人和4张;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达到1000人以上。

(3)基层基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大力充实乡镇基层基础人才,加大乡镇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强农技人才、乡土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的培养扶持和表彰力度,到2017年,培训农村实用人才8万人以上。

(4)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企事业单位用人自进一步扩大,人才在州内得到合理流动,全社会尊重和用好人才的氛围进一步形成。特别是围绕引进、留住、培养、用好人才等环节,在创新人才选拔、评价、引进、培养、流动、激励和投入机制上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5)大力推进产业和园区建设聚集人才。推进人才进园区、进企业,是我州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围绕主战略、“三化”同步发展和重点产业,以企业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型科研成果产业化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招才、项目招才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产业人才向园区、企业集聚。实施“四百”行动计划,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全州加快发展,即引进院士专家来我州开展“百名专家授百课、百名专家献百策、百名专家助百企、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引进和培养一批产业人才或创新创业团队到园区、企业创业和工作,对带科研成果项目的人才(团队)进入园区、企业创业,经评审认定,给予政策扶持。

二 我州规模以上企业、产业聚集人才的对策措施

如何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批与企业发展、产业特色相适应的企业、产业人才队伍,加快我州规模以上企业、产业的人才聚集力度,不仅事关企业自身发展,而且事关我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参与,合力推进。根据目前状况看,我州规模以上企业、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特别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其间难免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新的措施:

1.完善我州人才投入机制,加快构筑企业、产业人才高地。

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当前,我州规模以上企业高层次人才引进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人才的投入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步伐。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实现人才开发投入主体的多元化和经常化。在保证政府对人才开发必要投入的同时,突出企业在人才投入上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加强人才培养,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落实科技人才继续教育经费,为人才开发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2.完善我州人才引进机制,加快推进企业人才集聚。

人才作为特殊资源,具有较强的环境选择性。我州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因此,要坚持多措并举,积极拓宽招才引智渠道。要实行柔性招才引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姻合作,在共建共享中引进适用人才。支持学者、专家、教授带技术、项目、专利等向企业流动,向创新一线集聚。要借助项目招才引智,充分发挥项目对人才的吸附效应,推行“项目+人才”模式,面向人才组织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推介活动,深化项目对人才的吸引。要搭建平台招才引智。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实践实训基地和硕士、博士工作站,鼓励企业以项目为纽带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合作,共建研究机构。

3.完善我州人才培育机制,全面提升企业人才能力

(1)人才使用要立足于现实和发展需要,根据需求培养人才,真正把“才”和“用”在市场中统一起来,在实践中统筹起来。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家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分期分批对现有企业家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家自身素质和科学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抓好企业管理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提升现代管理能力,抓好技能提升培训,提高企业员工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基础性人才、紧缺性技工人才的培训培养,提高实践技能水平。

(2)完善培养机制要鼓励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健全我州企业行业为主体的培养培训体系,制定中长期培养规划和计划,并定期进行追踪考核;进一步完善我州固有培训基地的软硬件设施,加大对主体工种培训基地的必要投入,同时扩增其他工种培训基地作为补充力量。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针对性、规范性、经常性,以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巩固、扩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即得成果。同时,鼓励相关业务部门积极参加到培训授课、标准制定、教材编写等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中来,共同打造一支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3)人才培养形式要多样化。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单位,要采取相应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坚持培养方式因人而异,支持培养形式多样化。

4.完善我州人才使用机制,积极营造良好成才环境。

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企业要千方百计、积极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大力改善人才的生活、工作条件,解决好待遇问题和后顾之忧。在人才激励措施方面,既要量力而行、兼顾一般,也要适当拉开人才尤其是有专长、有绝招的特殊人才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体现能者多劳、能者多得。要创造事业留人的环境,包括给人才提供足够的用武之地,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给人才以坚定的信念支撑等。企业领导甘做引路人,勇当铺路石,支持人才干事创业。此外,企业要把稳定人才队伍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强情感沟通,架起情感桥梁,凝结情感纽带,做好人才的贴心人。

5.完善我州人才流动机制,积极优化人才工作服务

(1)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主体作用,促进通过市场自主择人和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努力形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通过政策指导、信息、引导各类人才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州人社局要继续做好企业人才派遣、人事工作,为企业人才提供档案保管、转正定级、职称评定、工龄计算等各项服务。要实行引进人才“绿卡”制度,摆脱地域、身份、户籍、人事编制等限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公办及民企之间的人才合理流动。

(2)加强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打破以往有学历、有职称才是人才的观念,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为方针,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选拔和树立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有创新的高技能人才加强宣传,更新观念,使“劳动光荣、技能成长” 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州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旦这种氛围形成,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新入企业的毕业生安心从事技能操作工作。在经济待遇上,也应参照同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政策执行,比如技师、高级技师应对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制定有关待遇政策。对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高级技师,应建立专项奖励制度。

三 结语

通过上述对策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要想促使企业人才聚集,就必须得以产业为依托,实现物质资源和人才资本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的聚集。产业聚集的壮大和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建设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为人才聚集创造条件势在必行。总之,产业聚集的发展,需要人才聚集的支撑;人才聚集的经济效应的最大发挥有助于推动产业聚集的发展。因此,政府、企业要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政府和企业采取各种措施都旨在加速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发挥才能的企业内部环境、最终目的是留住高技能人才,推动企业的稳步健康发展。我们相信有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措施得力,我州企业、产业高技能人才的聚集一定会向着一个良好、健康的方向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胥丽娜.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人才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7

[2] 胡晓东.产学研结合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创新人才的模式探究[J]. 科技创业,2010,03

[3] 周运兰.产业集群、生态位约束与民族地区企业融资探讨[J]. 统计与决策,2011,02

[4] 祁晓玲.民族地区人才竞争机制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

作者简介: 何选高,男,贵州凯里人,黔东南州行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