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户外健身设旋为啥“很受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断了“脚”的漫步机、锈了轴的器……记者近日走访北京的多个社区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管少户外健身设施受损未能得到及时修护,不仅影响使用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全民健身路径,这项旨在方便在家门口锻炼身体的民生工程,却遭遇“建而不管、一场”的尴尬。
断了“脚”的漫步机、锈了轴的扭腰器……笔者近日走访北京的多个社区发现,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不少户外健身设施受损未能得到及时修护,不仅影响使用,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全民健身路径,这项旨在方便百姓在家门口锻炼身体的民生工程,却遭遇“建而不管、白忙一场”的尴尬。
健身器械,很受伤
2011年12月26日下午,东城区安化北里小区的健身广场上,4、5个老人一边聊天,一边活动着四肢。几米开外的地方,就是上肢牵引器、转腰器等健身器械,无人问津。
“有现成的健身器械,干吗不用?”记者好奇地问道。
“好些器械都有毛病了,稍微一动,就‘嘎吱、嘎吱’响,影响别人休息。另外,也怕用着不安全。”64岁的王大爷对记者说。
在王大爷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一台钟摆器的轴承部件开裂,摆动起来有些吃力;而8张腹肌板中,有2张的靠背木板已不知去向,只剩下光秃秃的铁架子。
“平时没有人维护吗?”
“没见有人管。”
在西城区长椿街东里社区一健身园地,扭腰器的底盘与地面已完全脱离,根本无法使用,牵引器则锈迹斑斑。在朝阳区小庄社区的健身广场上,几件健身器械自身虽无大恙,但周围停放着好几辆小汽车,俨然成了一堆摆设。而西城区广内街道的一处健身路径命运最为悲惨一健身器械已踪影全无。“坏了之后一直没人修,先是有人用来晒被子,后来收废品的人就给拆走了。”附近一位居民说。
在其他一些小区,记者也看到不少有不同“残疾”的健身器械。
有人用,少人营
2003年出台的国家标准规定,有活动部件的户外健身器材安全使用年限不得少于4年,固定部件式户外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年限不得少于6年。那么,为何在现实中户外健身器材多“短命”?
“有些是器材本身质量不过关。除此之外,日常管理不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总经理助理李爽表示,从整个行业的调查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户外健身器材受损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与不按相关说明使用有关。
安化北里小区的王大爷也反映说,由于没有专人看管,有些人胡乱摆弄健身器械,一些调皮的孩子更是把健身路径当作游乐场,又踢又打。
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短命”,或许有器材本身的质量原因,也可能有市民使用不当的因素,
但说到底,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才是根源。
事实上,关于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的维护、管理早有规定。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的《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提出,全民健身路径实行“谁受赠谁负责、谁受赠谁管理、谁受赠谁维修”的原则,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作为捐赠方与受赠单位签订捐赠协议和责任书,由受赠单位负责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维护和管理。也就是说,全民健身路径由所属地管理,即街道和社区负责。
不过,在笔者所采访的社区、街道中,由于经费有限,几乎没有一个受赠单位能保证设专人管理、维护健身路径。“基层活儿多,就那么几个人,怎么可能忙得过来?’’某社区居委会一位工作人员抱怨道。
民生工程需齐抓共管
我国第一条全民健身路径于1996年在广州诞生。截至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累计投入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6亿多元,资助全国各地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万多条,带动、引导各地建设全民健身路径16万多条。这些建在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大大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健身条件。
如何才能保证全民健身路径有人建、亦有人管,让这项民生工程持久地惠民、利民?
“关键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特别是区、县一级的政府。”北京市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朱宏表示,将努力推动区、县一级政府把全民健身路径的维护管理开支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这样一来,社区和街道才能建立起“随坏随修”的健身路径维护、管理机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认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既然属于公共体育服务范畴,体育行政部门就有监督管理的义务。因此,他建议,体育彩票公益金除用于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外,还应划拨一部分配套资金专门用于管理维护。
鲍明晓还表示,相关部门在户外健身设施的采购招标过程中,不仅要比较企业的产品价格,更要比较维护、保养等售后服务质量。他说,企业在全民健身路径的维修、养护多承担一些,既可体现其社会责任感,同时对其市场营销也大为有益。
岂能只建不管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国已建成逾16万条全民健身路径。散落在公园、社区的体育设施,大大方便了老百姓在家门口锻炼身体。然而,不少地方存在全民健身路径“重建轻管”现象,一些户外健身设施建成后“一年新、两年旧、三年残”,不仅公共服务效益打了折扣,也影响了全民健身工作的整体形象。
一些地方的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短命”,或许有器材本身的质量原因,也可能有市民使用不当的因素,但说到底,相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才是根源。
依据《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全民健身路径实行“谁受赠谁负责、谁受赠谁管理、谁受赠谁维修”的原则,即全民健身路径应由所在社区和街道负责维护与查验,并指导居民妥善使用。然而,现实情形却是,社区和街道受人力、经费所限,无法保证专人专职管理,健身路径往往是用的多、管的少。缺乏日常维护和保养,使用寿命自然大为缩短。
确保全民健身路径持续健康运转,除了呼吁广大市民共同爱护和监督,加强管理更重要。如何管,相关部门似乎都有自己的“难处”。其实,问题还是出在管理者的思路和方法上,只要是从群众利益出发,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全国现已有超过70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主管部门何妨在他们身上多做些“文章”。
健身路径进社区,是造福老百姓的民生工程。只有管理好、维护好健身路径,才能真正做到惠民、利民、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