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台湾吃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台湾吃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台湾面食的蓬勃发展要感谢日本人、1949年以后入台的各省移民以及朝鲜战争时美国支援的小麦,缺一不可。

闽、粤地区居民均以米食为主,17世纪以后,外省移民来到台湾,也将原乡饮食习惯带入,但传统台湾食物也并未发展出面点。

日本人喜欢吃面,日据时期,日本饮食渐渐传入,拉面一味自然少不了。此后,台湾开始有了“大面”,除了熬汤的手法不同外,大致与日式拉面接近,还切了肉片点缀。小时候到外公家,总要弄碗大面,齿颊留香。

1949年以后,许多新移民入台,来自北方的乡亲也不少,他们想念家乡味,可是台湾不产麦子,外汇又短缺,实在没有太多余钱可以进口小麦,着实过了一段食不甘味的日子。

朝鲜战爆发以后,美国开始援助台湾,除了提供贷款外,也提供粮食,小麦是主要项目。从此以后,台湾的面粉供应增加,政府甚至鼓励吃面,将节余的大米外销。所以台湾除了原有的大面以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品种面食,从葱油饼到水饺,无一不全。当时,台北火车站人来人往,但凡能开个馆子,无不生意兴隆,还真有几家馆子卖面、卖水饺,店门前照例有一口大汤锅,炖的是牛骨头高汤,架子上有牛杂、牛肉,令人垂涎。还有些刀削面馆,师傅胸前抱着面团,飞也似的快刀,面条一根根地落入锅中,吸引许多人围观。

40年前,台北火车站就已经是人文荟萃之地,重庆南路书店街远近驰名,往东的南阳街则是补习班林立,要考大学、考公务员、留学语言考试都得到这,卖吃食的小馆子应运而生,就像《东京梦华录》中的相国寺。有位川籍老兵摆摊卖面,有酸辣面,有阳春汤面,食客多为学生,丰俭由人。酸辣面就是燃面,把辣椒、麻油、花椒、芝麻等香料用猪油炼成酱料,面条起锅后,淋上红澄澄的红油酱料,称为红油燃面。为了让客人好懂,特别改了个台湾名,但口味相当重,不是所有人都能消受得了的。

前两年走访重庆,还特别在街头吃了些小吃,挺对我嗜辣的味觉,就是大热天吃辣,不免狼狈。其实吃川味面点也不需要大老远跑到重庆,新店市中心就有。

新店位于台北市的正南面,原本是通往山区的入口,早年移民开垦,以此地为补给与交易中心,故称为新店,1949年以后,大批新移民涌入,军方在此购买农地,建造房舍供军眷居住,发展出小市镇,以后逐渐发达,热闹非凡。南川(四川省一地名)面馆分上下两层,几位老太太服务,点餐、算账、下面、上菜,手脚十分利索。

名为南川,自然卖的是川味面点,除了红油面、素椒炸酱面之外,也兼卖卤味,海带、豆腐干、熏鸡、酱牛肉。只是众家食客既不知道南川意义为何?也不清楚素椒面的来龙去脉,反正只要能吃,透过网络,口耳相传,生意着实不坏,每回去都得避开中午时分,以免人声吵杂,影响食欲。南川面馆味道虽然不错,但为了向本地的食客交心,味道已经改变许多,不够麻、不够辣,反倒多了点南国风味。但不知道这家南川面馆是否与南阳街那家川味面摊有关?

车站附近另有一家老金牛肉面,也是一绝。老金是来自山东的回民,胖胖的身材,童山濯濯,颇符合饭庄老板的刻板印象。他家的牛肉烧得好,将回民特有香料与火侯发挥到极致,还提供酸菜、大蒜。入得店来,点一碗便宜点的红烧牛杂面,弄几瓣大蒜,一口蒜、一口面,也颇能怡然自得。这几年,牛肉面成了台湾特色,讲究清淡,既不辣也不油,更没有人就大蒜吃面,乡味渐渐淡薄。许多人还以为就该是这样的味道,就好像走味的眷村菜。

眷村是比较特殊的小区,居民来自大江南北,不同眷村也都各自有其饮食特色,老辈的家乡味随着老成凋零,逐渐掺入本地风情,成了南北合一,好事者还特别称之为“眷村菜”。这些菜色,随着食客改变而不断变换气味,于是宫保鸡丁不够辣,无锡排骨不够甜腻,川味面点竟然也带点本地口味。

这种情形,也不只出现在台湾,伦敦华埠位于伦敦市中心,从19世纪起就有来自中国的工人聚居,历经两百年,广东移民换成了福建移民,又换成香港移民。不同的厨子贩卖不同的乡味,抚慰不同人的乡思,自然也没有啥可靠的标准,怎能说谁家贩卖的才是真正的中国味?